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楷圣钟繇临终前(终于用一句话向儿子吐露了笔法的秘密)

句子大全 2023-06-30 04:27:01
相关推荐

古人对所得笔法往往视为珍宝,不肯轻易外传。据说楷圣钟繇因朋友得到的蔡邕笔法不肯传授自己,在朋友死后,掘了他的墓终于得到了蔡邕的书法秘诀。但是书法家们对自己的儿子还是比较大方的。书圣王羲之在晚年传在反复叮嘱“不可未之诸友”后,终于将笔法传给儿子!楷圣钟繇也是这样,临终前他用一句话向儿子交代了笔法的秘密!

那么,钟繇临终前对儿子钟会说的笔法秘诀是什么呢?据载,钟繇临终时授子会曰:“吾精思学,学其用笔,每见万类,皆画像之,其专挚如此”。钟繇说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书法创作要“取万类之象”,向大自然学习书法。

钟繇是三国时最著名的书法家。他工书法,宗曹熹、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后人评其隶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锺瘦”。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

钟繇对儿子交代的话,应该是来自于蔡邕的笔法。在蔡邕的书法名作《九势》中,开篇就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

纵观书法史,从自然万象中悟出笔法的书法名家举不胜举。明代徐渭说:“ 余玩古人书旨,云有自蛇斗、若舞剑器、若担夫争道而得者,初不甚解,及观雷大简云,听江声而笔法进,然后知向所云蛇斗等,非点画字形,乃是运笔。知此则孤蓬自振,惊沙坐飞,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可一以贯之而无疑矣。惟壁拆路、屋漏痕、折钗股、印印泥、锥画沙,乃是点画形象,然非妙于手运,亦无从臻此。”

这些东西听着很玄,其实并不是特别难以理解。宋代苏辙在描述山水对文学创作的促进作用时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书法家模山范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则可以促进自身精神气质的升华,二则可以促进笔力的进步。蔡邕说“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无论是王羲之学习“鹅划水”,还是张旭学习“孤蓬自振,惊沙坐飞”,抑或是黄庭坚学习“船摇橹”,都涉及笔力的使用。

从自然万物中学习用笔,实则是学习万物力量运转之方法。这就像武术拳法中有“螳螂拳”“猴拳”之类仿生拳种,非徒然学习各种动物的招式,更要学习其发力运劲之方法,此即武侠小说中常谓之“内功”。书法家沈尹默说:“写字和打太极拳有相通的地方,打拳时要松肩垂肘,运笔时也要抬肘松肩,若不松肩,臂就会受到牵制,不能灵活往来。提笔过高,全臂一定也要抬高,臂肘抬高,耸起,关节紧接,运用起来,自然就不够灵活了。”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反复讲笔力对书法的重要性,她说“多力丰筋者圣”。对于学书者来说,也是要从自然万象中找到适合自己运笔发力的方法,这样才容易取得成功。如颜真卿所创之“屋漏痕”笔法,实则源自蔡邕所传之“涩笔”。蔡邕说:“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颜真卿取象于物,以“屋漏痕”形象悟之涩笔的发力之法,所以笔法大进,所创书风雄浑顿挫,不同于王羲之的飘逸潇洒,在书坛的魏晋风度之外另添盛唐气象的风采。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所谓“屋漏痕”的发力方法不过是“蛇行”之法,亦类似于小孩子骑“摇摆车”时的发力方法。如果不从发力使力的方法作法,徒仿其形,虽用力甚勤,终形似而神非,终身在“屋漏痕”之外矣,岂能得卫夫人“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之妙乎?故学书者不可不察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