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王阳明:人非圣贤 但悟透这句话(却能事半功倍 迟早必成大器)

句子大全 2023-07-02 04:44:01
相关推荐

一个人,想成大事者,谨记王阳明这一天规,事半功倍,迟早出人头地。这条天规的原文为“吾辈今日用功,仅仅要为善之心真实。此心真实,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才是真实工夫。”

王阳明的这条天规,关键在于“见善即迁,有过即改”这八个字。所谓“金无足赤,人非圣贤”,人做错事是一切正常,但悟透“见善即迁,见过即改”这条天规,却能事半功倍,迟早必成大器。

王阳明本人便是“见善即迁,见过即改”的楷模。

王阳明在出任刑部云南主事期内,有一次趁着空闲时间去九华山游玩,顺道访问了许多 得道高人、博学隐士。

那时候,王阳明获知九华山上有个道士叫蔡蓬头,道行极深,能诗善画,便准备前往拜访,和蔡蓬头谈仙论道以充实见识。可当他寻找蔡蓬头的时候,蔡蓬头却对他爱理不理。王阳明并不生气,仍然十分谦虚地求教。殊不知蔡蓬头还是一句话未说,且转身进了后厅。

王阳明瞧见没有气馁,反倒态度更为虔诚,他学会放下自身的官架子,像个小学生一样再次求教。蔡蓬头见他颇有诚意,便点拨了他一下,说:“你虽已隆重的礼节待我,但终究还是一副官相。”王阳明听后恍然大悟,原先自身内心深处仍然没有学会放下当官的架子,自身的心终究不足平静,蔡蓬头居然从脸相上就可以看出来,因此,他当即决策改过自新。

从那以后,王阳明的心态变得更为平静,待人接物更为平易近人,言语诚恳。他自始至终在心里感谢蔡蓬头的直言不讳,让自身了解到了自身的过错,最终,王阳明总算获得了很多高人的指导,他也从这当中受益匪浅。

古人曾说:“改过自新宜勇,迁善宜速。”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可以意识到自身的错误之处,但只停留在自识的阶段而不去纠正和改变,那只能是自我作茧式地品味痛苦。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分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却迟迟不愿戒烟,很多人分明知道赌博害人害己,但却无法戒赌是一样的。而真正静心自省、虚心改过自新的人,却能保证“见善即迁,见过即改”,少走很多弯路,迟早必成大器。

《晋书》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东晋时期,江苏宜兴有一个青年,名叫周处,他向来以蛮横无理著称,是当地的一大祸害。那时候,宜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猛虎。当地百姓便称他们是三大祸害,而其中又以周处最让人们害怕。

那时候,有些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其实是期待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不明就里,马上杀掉了老虎,又下河击杀蛟龙。周处与蛟龙的搏斗持续了几天几夜,而蛟龙随水漂流,周处也伴随着水漂到了河的中下游。

当乡亲们见到河里的水全变成了血水时,都认为周处和蛟龙都去世了,大家欢呼雀跃,心想以后再也不用遭受祸害了。凯旋而归的周处本认为自己为乡亲们除了害,他们会对自己万分感激,当他兴高采烈地回到村里后,却看到了人们由于他的死亡而狂欢庆祝的场面,他这才知道原来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了祸害。

周处见到全部的乡亲们都如此,自知是自己的原因,而不是乡亲的问题。因此,他慕名赶到著名的文人陆云家中,期待能得到一些点拨。他说:“我现在非常悔恨以前干下那么多的坏事,但自己也老大不小了,也许想改也来不及了!”

陆云对他说,“人生最可悲的事情,便是了解不到自己的错误。现如今你年华正茂,若能有心改过,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周处听了以后,回去发奋图强,潜心改过。乡亲们见到品性日益精进的周处,对他刮目相看,并对他的举止赞叹不已。几年后,周处官至御史中丞,变成了一名征战沙场的大将。

浪子回头金不换!周处在获知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观点以后,并没有怨天尤人,只是进行了深刻的自省,在意识到自己的身上存有着过错和不足后,悬崖勒马,及时觉悟并迅速改正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而让自己防止了继续堕落。恰好是凭着这种“有过即改”的人生态度,周处最后成就一番大器。

人生多学习王阳明,便能少走一段弯路,何乐而不为呢?

《传习录》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记载了很多故事,从官场故事,或者是民间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为人处世的智慧。

当内心浮躁的时候,当遇到困境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读一读王阳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层楼!

我买了两套,一套自己闲来时读一读,净化心灵,一套当礼物送给了朋友,对于喜欢历史,喜欢文化的人来讲,王阳明是必读之物!

《传习录》《知行合一》两本书一共加起来78元,一顿饭钱,却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悟。而且还能代代相传,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点击下图购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