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英语听力的提高(适用初级阶段的自我实践经历和具体方法分享)

句子大全 2023-07-02 06:13:01
相关推荐

具体用什么教材因人而异,我以新概念为例说下我自己的详细到每个细节操作层面的经历,提供给有需要的人参考,但是希望你们别全部照搬,每个人毕竟各方面环境、基础、接受能力、自我适应力、学习时间安排都不一样,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调整最好,我会把这个过程中为什么这么做,之前出了什么问题告诉大家。

1初期阶段-第一步 音标学习:任何语言的基础是语音,有的人说不必学音标,直接听和说,孩子学母语时也没有学啊就会说话了,那是因为他是个2、3岁的孩子,他说错了有人纠正,他是纯英语环境长大的,长期有家人纠正的。我们面向的是已经学过多年英语还没有经过听说训练的成人或者没有语言环境想通过自学提高的人,你们没有国外的语言环境,没有人随时纠正你们。

我们为后面听力和口语快速进步的基础,可以先用几天时间学习发音,研究口型,至少在我们理解和认知的范围内要尽量对,当然这个过程如果你不想单独作为一项课程学也可以,就从一本教材的入门开始,听原文朗读,自己模仿,回听你的读音,会发现自己明明觉得一样的,回听的时候就是不一样。对了,这个就是我们的耳朵和嘴不同步的问题,你一定要回放的听,对比,然后这时候找音标读,发现音标原来就读错了的,停下来,单独不上这块音标的知识,反复这边文章50遍打底,上不封顶,这个不夸张,我有的入门时读过100遍以上。

之后,在这个方式中当你度过入门教材,我用新概念举个例子,当然你可以用别的教材,我不是做广告,只是用过,所以说我用过的。我们如果只学音标就算学几个月也未必能学得多么标准,它是要最终融入到语言中去学习、纠正的。我们小的时候都有过经历学会说话时,发音不对,经过一遍一遍的纠正才改正过来。上学学习拼音后发现以前还是有的字发音不准,继续纠正,语言本来就是要在环境中去纠正和学习的。其次,我们听到的英语除了不同国家、不同口音外,有时一个城市的人说话都有不同的口音,我们最终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为了应用。至少在看这个学习方法的人,是那些到了工作后还可能应用的人。发音不够完全标准没关系,只要不是主要靠英语这个技能来养家糊口的,也没必要精准到播音员的水平,何况生活中也没人那么说话。音标发音学到明白、口型发音基本对就可以了,如果说有什么具体方法来学习的话,我觉得只有两个:

一是忘掉中文拼音的发音,不要对应,按照标准音标反复跟读。这个我犯过错误,当时发英语双元音时,老是合起来读成汉语拼音,开始不觉得,可是当你听回放,就是感觉哪里不错,不饱满,不地道,对比听几次就知道了,原来是发音不错,明明两个音,你读的是一个。

二是你要都读完后对那些你觉得很接近或者难以区分的音标进行仔细变音和分类。记住它们发音不同在哪,然后反复练习,如果你能发现不同和区分清楚,说明你基本掌握了音标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学习了。

2 初期阶段 第二步 从听开始,从听结束。

这个阶段我从新概念你第一册开始说,有的人说第一册很简单,一看就会不用学,你没有文字听一遍试试,真的能听懂,常速能听懂吗,听懂意思每个介词、副词、过去分词单词都能听懂和区分吗,把单词放在其他文章中是否也能听懂,达不到说明基础不牢固。老老实实从头开始,真的都会了也不会继续听我讲述这个方法论了。听慢速英语材料,如VOA或新概念1、2册开始,进行听力训练,记得开始一定要听慢速材料。

泛听:选取1到2分钟的音频,差不多新概念的一篇课文,先听2遍录音。了解大概意思,注意力集中,再次强调注意力集中,这个是最后学习进步差别的重要问题。英语方法固然重要,但是真的它只是一个技能,效率更重要。你一天听4个小时,不如集中注意力,听1个小时,说实话已经很累了,其他时间做做阅读,坚持下去就很快看见效果的,做好每一天就是进步。逐句听写或复读:然后每一句听写,听完后,把没听懂的反复听,知道都写出来,实在不会的空着。这里面我说的是听写或复读,以前我试过听写,我觉得它很管用,虽然时间长了些,但是对于抑制力不是很强的人,真的很强坚持,所以我觉得复述确实也是不错的方法。因为英语不想含义这种表意的象形文字,英语的读音和拼写是有规律的,所以会读、能读出来也说明你听懂了,同时还联系了口语,也确实至少在听说阶段节省了时间,当然你最后联系写作还是要把时间不回来的,到那时再说吧,快速成就感是个好事,能给我们信息,所以这个是我和一些坚持听写的专家有区别的地方,真的不是为了自己找个理由,既然推广,复述也可以的。改错:用复述或听写后,和原文比对,找到错误的地方,介词、时态、复数以及生词等没听出来的,再把错误的地方听几遍弄明白,这个时候明白的意思是再听见懂意思,能读出发音,能拼写。改错后对错误的句子再听写一遍。重复朗读:这个部分是很多学习者最容易忽视的,往往找到错误改过来就继续往后学习了,我们进步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这个环节,找到问题,学会它,学透它,解决它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不是为了学习的数量,很多学习者学了几百篇文章每篇再回听时还都要听几遍才能明白,不如学10篇,每篇一遍播放,立刻听懂。英语是一种技能不是一种知识会与不会,技能是熟练和不熟练,这里包括对单词、词组、句型的反应速度,不是会不会。游泳动作不熟练,那就先学蛙泳,学的熟练后再学其他泳姿,如果蛙泳腿的动作不对就集中解决腿的问题,然后集中反复练到肌肉记忆,再往下。永远不要只图快,我们就先熟练了然后再提高速度。

学习钢琴也是一个道理,你乐谱不熟练,不能准确掌握节奏和力度,加快后我们就知道了哪一首歌都弹不好,都是错音,节拍错误,左右手不合,基础打牢再提高速度事半功倍。英语听说的基础就是一个一个单词、短语的发音、句型的熟悉,场景使用时的快速反应。单词听懂才能听懂短语、句子。

复述学过的短文:

看着中文复述,如果能看着视频或图片就更好了。我这里没有使用背诵,而是复述。关键不是这个背诵和复述方法的好坏,是很多人在学习方法的初期时候,并没有了解这个方法设计的初衷,和方法的本质是什么。客观的事实是背诵的很多人往往别下来了,但是不会用,说不出来,反应慢,没有英语思维。因为你背诵的时候,很多是机械的重复,读,背诵,没有思考和想象那个文字背后的画面,这个是英语思维学习的精髓,画面感是核心,如果你学英语学会一句话,说的时候是背诵的,不是每个短语对应一个画面,那你永远快不了,不能正常交流。这个也是整个英语的核心。我们学习汉语的时候,是物体与中文建立连接,然后在海绵体上建立神经回路。

到了这里请不要停下,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才刚刚开始,然后听一遍原文朗读,一定尽量模仿语音语调反复朗读,不管你觉得语调多么夸张,你都要坚决相信这个学习阶段模仿要比你说中式英语的好处多太多。读到一句话你能在发音准确的前提下比原文速度快,然后在这个时候别停重复10遍吧,想说你说更多遍当然更好,但是也要考虑学习效率,反正我差不多用了5到10遍才能模仿语音语调速度差不多接近原音并感觉顺畅多了。这时为了巩固再说了10遍,基础的学习资料,本身句子不长,这10遍读完你要能背下来说这句话,并且把这十遍每次朗读或背诵是脑袋都要想着单词或词组对应的画面,词组或短语一定要整体记忆和画面训练,不要一个一个词听和翻译,所以每个步骤都带有任务的。为了学习效率这里不一定要整篇整篇的文章都背下来,因为这个方式除了耗时外还要记住整个故事情节,超出初学者能力和初学英语时的目的了,不是说不好是我们现阶段先不去管它。学每句话时,一句话是要背下来的,这样我们既能学习这句英文涉及到的语音、语调、语法、书写、画面联想训练的母语思维等各种知识,又不至于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故事情节,当学到后期我们是要训练复述和翻译的这个技能的。

前10遍:学语音、语调、流利度

后10遍:画面想象的母语思维、背诵

不熟悉的,你需要更多遍。

回听文章:最后我们听和读了几十遍后,到你播放一遍能听懂每句话每个词结束,慢速英语每个词听不懂就要重复听不会的词语,包括介词、副词、不同时态的词,不能关键词和核心词听懂了就草草过了,这样会逐渐放宽从冠词到介词、形容词、到最后一句话听懂3单词就过了,因为你这么多变中文意思早就明白了,所以欺骗性的以为明白了,这也是我曾经犯过的错误,看似都懂了,你拿来一听写很多词都没有写出来。此时,我个人经验是你已经听写过了,听了10几遍,又读了10遍,背了10遍,还听不出来的词,一定是之前脑中建立的画面太模糊没有快速调取出来,仔细想象场景画面,然后反复听这句话,基本这个时候每句话都背下来了,应该不存在听不懂了。当能够一遍听懂每个单词后,进行下一篇学习。

总结,当能够一遍听懂每个单词后,进行下一篇学习。一般每天2小时,整个过程学习1、2天一篇吧,当然前期可以放慢速度,因为前期可能要重复学习发音,生词之类的,基础单词还不够熟练,哪怕一个星期都可以,但要学得扎实。这个阶段看似很慢,每个句子30几遍。这个要学完新概念整套教材要什么时候啊,其实真的不用担心,因为我们基础一天比一天扎实,像推土机一样一个一个单词,一句一句过的时候,会越来越熟练,后面同样长度文章所用的时间会越来越短。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大神们学个几百遍的大有人在,真的几十遍不算多。而且1多分钟的短文,2小时一般也够我们学透的了。

然后要说下复习问题,有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曲线,但是道理每个人都懂,但是严格按照曲线时间表执行,未免太过苛刻,大家都是白天工作回到家能专心学习已经不易,我们就不要把门槛定得太高,太严格了。 只要每天到学当前课程的时候,复习把上一课再听一遍,有忘记的赶紧复习下就可以了。然后周末找个时间把这周学的几篇听过一遍,集中对不熟练的复习下。说句打击人的话,几十遍过去了,到过几天再听很多篇文章中还是有我们反应不过来的句子或单词。很正常人记住了也会忘,重复才是学习一个技能最好的方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