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强悍的蒙元帝国为何短命(从一则乱码圣旨就可看出端倪)

句子大全 2023-07-04 06:25:01
相关推荐

嵩山少林寺是一座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刹,寺内碑刻众多,碑文所述内容亦包罗万象,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亲笔御批的唐代圣旨碑,还有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署名的归山朝圣碑。

在大雄宝殿前的一个角落里,立着一块看起来饱经沧桑的蟠龙碑,碑上的刻字已几乎被磨平,仔细辨认才发现这一块蒙元时期的《圣旨碑》。

碑的正面刻着四道白话圣旨,背面是对应的四道蒙文圣旨。其中有一则是这样写的:

秃鲁黑台、不花两个传奉蒙哥皇帝圣旨:道于少林长老,俺予你都僧省名字去也。则不(光)提管汉儿和尚,不拣畏兀儿、西番、河西,但是来底和尚每,都管底上头。唤都僧省,不拣那里来的呵。咱每根底来底,不合来底,都僧省少林长老识者合来底。都僧省少林长老予文书者。和林里有底和尚每,俺每根底提名字唤看啊。教来者不唤啊。休教来者依着释迦牟尼佛法里,和尚每根底管不得可。都僧省小名要做什么。圣旨了也。

说是白话,却连通读都困难,乍一看,简直就是一堆乱码。

这则圣旨的行文风格并非特列,而是蒙元帝国时期朝廷公文的一种通行格式。

蒙元时期以蒙古语为官方语言,但由于帝国疆域过于广阔,考虑到绝大多数臣民不会蒙语,统治者似乎还很贴心地设置专门的翻译官,将以蒙文颁布的诏令翻译成汉文,只是翻译得并不走心,结果就横空出世了这么一种新文体:“元代汉语白话”——简直比课本上的文言文更难懂,有木有?

这种官方文书上的白话并不等同于元朝时民间的汉语白话,朝廷的翻译官只是按照蒙语的发音、句法和词法,强行将蒙文套译为汉文,所以这种问题也被一些学者形象地称呼为“硬译体”。

就像这则圣旨,秃鲁黑台、不花和畏兀儿是直接音译过来的名词,前两个是人名,第三个是西北地区的一个族名,也就是宋朝时的高昌回鹘。频频出现的“每”和“根底”也都是音译,“每”表示一个人或每个人,相当于汉语中的“们”,“根底”则表示所属关系或动作对象,相当于汉语中的“对”。因为音译的太机械,所以很多句子的末尾都有一个语气词,比如“里”、“呵”、“啊”等。

这是元宪宗颁发给少林寺雪庭福裕禅师的任命书,翻译成真正的白话,大意是这样的:

秃鲁黑台和不花二人传达蒙哥皇帝的圣旨给少林福裕长老:我已命你为"都僧省"官,不但要管汉人和尚,全国的和尚都要管。不管是哪儿的和尚,只要是长老认识的,都可以发给度牒,使他们免税赋。你的真名除了京城有些大和尚可以叫,别的和尚是不许叫的。另外,对违背佛法的和尚要严加管理。还有,你要都僧省的小名干什么呢?圣旨完了。

一条简单的委任状被“每根底来底”绕来绕去,绕得人云里雾里,一脸懵圈。

横扫世界的堂堂第一大帝国,难道连个合格的汉语翻译都招不来嘛?

其实,不是招不来,而是不重视。

元朝时期的中国,民族压迫政策极为严苛,统治者依照征服的先后顺序将民众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地位最高,其次是色目人(即西域人),再次是北方汉人(大体是指淮河以北原来金朝统治下的各族人民和早先被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的各族人民),居末的是南宋王朝治下的南方汉人。

汉人群体虽有文化、数量多,但在社会地位上却处在最底层,是被欺凌和歧视的对象,对于汉语和汉文化,蒙古统治者并不屑于吸收和学习。

另外,基于对汉人的忌惮,元朝在汉地的统治也大都依赖蒙古人和色目人,元朝时的官方文字也一直是不同语系、不同结构的汉文、蒙文和古波斯文共存的混乱局面,使得官僚机构的管理效率极为低下。

可见,蒙古骑兵虽然征服了中国大地,但这种征服是浮于表面的。

统治阶层从根本上仍然认为自己是外来人,所以面对更为先进的文明群体,并没有做出融入其中的姿态,却反而实施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以落后统治先进,以少数统治多数,导致了严重的民族分化和阶级对立。

另外,语言和文字的杂乱,使得元朝难以形成统一的国家认同,更难以凝聚民心,民意基础的缺失,使之立朝建国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旦维持强权的力量消弱,其迅速衰落也就不可避免了。

(END)

图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录

关注地球旅客,好文章不错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