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毛主席说“三天不学习 赶不上刘少奇”(刘少奇用一句什么话回应)

句子大全 2023-07-04 06:54:01
相关推荐

「来源: |新明光 ID:xmg0550」

毛主席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刘少奇用一句什么话回应

原创2021-07-03 18:31·史论

众所周知,毛泽东的文学造诣非常高,留下很多文采斐然的古典诗词。其实,毛泽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妙语连珠,用幽默风趣的方式来表达。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有毛泽东独创的英文词语“纸老虎”与“拍拍-太根儿!(paper tiger)”;“三块肉喂你马吃”与“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

在和战友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毛泽东也是金句频出,其中有一句流传甚广: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根据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韩桂馨和刘少奇之子刘源的回忆,这句话确实是毛泽东讲的,大家都口口相传,非常喜欢这句话。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确实对青年们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刘少奇非常热爱学习,百忙之中,也会挤时间读书思考,加上这个生动的口号,更是激发了广大青年向刘少奇学习的热情。

对于毛泽东的盛赞,刘少奇也“回赠”了一句话: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这两句话合在一起,相映成趣,饶有意思,尽管看起来像打油诗,但朗朗上口又平易近人的口号,充分地激起了大家的学习之心呢。

这两句话,并不是两位领导人之间的吹捧,而是相互勉励,一起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只有持续学习,不断思考,开拓自己的视野,才能发现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是很难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位伟人的学习成长之路。

火烧鞋子亦不知的刘九书柜

刘少奇一生中用过非常多的名字,其中有个名字最能代表少年时候的他:刘九书柜。刘少奇的父亲按照族谱,给他取名:绍选,但是族人多叫他“九满”,因为他在各位叔伯兄弟中,年龄最小,又排第九,所以就有了九满这个称呼。

小九满很聪慧,3岁的时候,父亲已经教他读书认字,随着学会的字越多,小九满就能读懂更多的书,花更长的时间去学习,慢慢地做到了手不释卷。

8岁的时候,他进入了当地的私塾,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可是,单调枯燥的课堂学习,还不能填满小九满的好奇心,课下他就想尽办法,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里借阅书籍。

小九满有个姓周的同学,父亲叫周瑞仙。这位周先生可不简单,他曾经到日本留学,又是同盟会的会员,家中的藏书非常丰富,有很多还是当时的进步书籍,外面很难借得到。更难得的是,他们家很喜欢这个聪敏好学的孩子,愿意让小九满进来看书。

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小九满一有空就去周家看书,这里头有太多不一样的知识了,常常让他流连忘返。有天,天气非常寒冷,周家人给读书的孩子送了盆炭来取暖。

于是小九满就一边烤火,一边读书,可是他读得太入神了,居然连棉鞋鞋底被烤糊了,都没发现,直到满屋子都是糊味,才跳起来。久而久之,十里八乡的人知道刘家有这么一个“书痴”,给他起了个雅号:刘九书柜。

除了去周家读书烤糊鞋子之外,小九满还有一个为人称道的故事:借光读书。很久以前,小九满的母亲鲁氏只给了他半盏油灯的看书时间,一来是怕孩子太累了,看坏眼睛,二来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

小九满自是不会被这半盏油灯难倒:他上半夜去粮食加工作坊附近,借着作坊的灯光读书,下半夜再用母亲的半盏油灯,这样一来,又能满足他的读书时光了,颇有古代凿壁偷光的意思。

1912年,闭塞的乡村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成功。而小九满也读了5年的私塾,长大成为一个有志气的小少年。有天,他从军在外的二哥带着一箩筐的礼物回家探亲,二哥也是个进步青年,成为了新军的连副。

堂屋里,二嫂帮二哥分送礼物,轮到小九满的时候,箩筐空了!二嫂看了看二哥,二哥没说话,神秘地从随身的军用包里面拿了一本书,小九满接过书,开心得不行,连忙谢过二哥,马上扎进自己的书房里看书去了。

二哥带来的书叫《辛亥革命始末记》,里面详细地写了辛亥革命的发展,读书的过程中,小九满心情波澜起伏: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清政府无力抗争,中国面临亡国的危机。

小九满悲愤交加,气得牙痒痒;看到孙中山、黄兴等志士仁人历尽艰险,组织领导辛亥革命,建立崭新的中华民国,小九满又看得热血沸腾,连声叫好!

读完,他又求着二哥,希望二哥多讲讲外面的世界。二哥告诉他,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知道更多,必须去县城里上新学,去玉潭学校,宁乡最好的学校。如果说私塾讲的是过去的事情,那新学里学的都是今天的和未来的事情,能完成小九满的理想。

二哥的《辛亥革命始末记》和新学课堂,像一盏路灯,指引了小九满走向未来的道路。

在他的童年时期,书本就是通向外面世界的一扇大门,给他“坐地遥看大千世界”的机会。尽管身处在闭塞的小乡村,但是也阻挡不了他像海绵一样从书本中汲取精神上养分,为以后的革命事业奠定了深厚的知识文化基础。

随着刘九满的读书学习经历,他改过的名字越来越多。最后,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这深深地激起了他的革命决心,他认为:自己作为炎黄子孙,不能虚度时光,碌碌无为,应当少有奇志。于是,1920年正式改名刘少奇。

此后的时光,刘少奇这个名字就与中国历史大洪流紧密结合在一起,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算是把读书的作用发挥出来了。

刘少奇是有一套自己的读书学习方法,后人总结为这样的几点。

蚂蚁啃的骨头的精神,这自是他一直强调的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不断树立学习和进步的观念。刘少奇的亲朋好友回忆道:刘少奇几乎没有个人爱好和娱乐活动,闲静少言,平时不是工作就是读书。

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是一个只会读书,不会运用的书呆子,相反他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的。

刘少奇读书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马列的经典著作,刘少奇通过书中的理论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而是把书中的精华,灵活运用起来。

在1950年秋天的马列学院开学典礼上,刘少奇就强调了这个观点:“仅仅读了几本书,有了一些理论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理论。读了书,增加了一点理论知识,这只是有了运用理论的可能,而处理实际问题不是单靠书本所能解决的。”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算是把读书的作用发挥出来了。

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的毛奇

刘少奇刻苦专研学习的精神实在让人赞叹不已,而同时期的另外一个伟人-毛泽东也是如此。

毛泽东读书的习惯,是从他寄居在外婆家唐家坨养成的。毛泽东的祖父叫文芝仪,文家的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远在三国时期的大将文聘和南宋的名将文天祥都是文氏祖先中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

文氏堂屋里满室书香,正中有神龛和一块“天地君亲师”的牌匾。文人氛围非常浓厚,小孩时代的毛泽东就在这种气氛下,耳濡目染,很早就想跟着家里人学习。

而他学习道路的领路人正是毛泽东的八舅-文正莹。文正莹是毛泽东母亲文七妹的二哥,是位正直而文雅的儒士,在家中开了个私塾,教族中弟子读书习字,他也是毛泽东的启蒙老师。

八舅的书斋,就是毛泽东的小天堂,里面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百家经典、明清小说,就是一座古典文化的宝库。于是,外婆家的旧藏书和表哥文运昌从新学堂带回来的新书,成了毛泽东心灵的慰藉,和外部世界交流的窗户。

继八舅文正莹之后,毛麓钟先生又是毛泽东的另一位领路人。毛麓钟是韶山冲著名私塾面山楼的传人,面山楼的创始人毛兰芳本来就留下了大量的诗书,在加上后人的添置,面山楼的藏书阁渐渐变成了一个图书馆。

后来毛泽东师从毛麓钟先生,有幸来到面山楼的图书馆,在这个文字的海洋里,毛泽东大开眼界,博览群书,还读了一些带有新潮意味的书籍,在少年毛泽东的心中种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

正是有了毛麓钟先生的精心栽培和面山楼书籍的熏陶,毛泽东越发关注中国的前途命运,继而决心冲出韶山冲,前往更广阔的世界。

在毛泽东成为领导以后,既然能坚持好好读书,好好运用,而且读书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了。1958年的一天,毛泽东坐在列车上,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冶金工业的书,当然他不是要做冶金技术工人,而且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1959年某次出行的时候,他也随身带着书,除了马列著作、哲学文史的书本之外,他还带了一些技术科学的书,诸如讲透平、锅炉的书。

当时,新中国正在建设的路上,多读些工业科技的书,有助于一来可以满足他旺盛的求知欲,二来可以帮助他了解科学技术,与新中国同发展。

中国地大物博,物资富饶,建国后,毛泽东也要经常到全国各地区走访。他有个好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先做两个方向的调查。

一个方面是向当地人做调查,关心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的现状;另一方面是向书本做调查,了解当地的历史情况,风土人情,地理沿革等等,尽可能全方位地了解当地情况。

1958年春天,毛泽东第一次来到蜀汉古都-成都,主持中央工作会议。刚到当地,他就请人要到了《四川省志》、《蜀本纪》、《华阳国志》等各式地方志书籍,按照他的读书习惯,在书上批、划、圈、点。

会议期间,他选了些有代表性的关于四川的诗词,和《华阳国志》一起引发给参加会议的人员学习。毛泽东的读书习惯,不仅仅是个人阅读,还积极把好的书本,有价值的知识,分享给身边人,一起学。

毛泽东能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互结合在一起,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在是妙。

结语

毛泽东和刘少奇都来自湖南的乡间田野,孜孜不倦地从书中汲取养分,长大后,都胸怀天下,志在四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冲出自己的小天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善于把胸中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难题的好工具,把读书的功用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111年前,16岁的少年毛泽东决心离家外出求学,他在父亲的账本上留下了他的凌云壮志《七绝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许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无独有偶,刘少奇在少年求学路上也写下了《五绝·玉潭校门前栽树》:“小树两边栽,浓荫一条街。他年成大树,便是栋梁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