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如何处置国民党战犯 毛主席一句话完美安排(战犯们打心底佩服)

句子大全 2023-07-04 07:45:01
相关推荐

1952年,关押国民党战犯的功德林发生了一场“闹剧”。当管理人员匆匆赶到之时,只看到两个人扭打在一起,止不住地晃来晃去,一旁观战的人本想劝架,但好像又有什么顾虑,久久未能上前。

原来,这两个打架的人,身份都不简单。

其中一个精干壮实的,叫做董益三,搞过特务工作,还曾做到了国民党少将,在来到功德林后,混得倒也不错,还当上了学习小组的组长;而另一个略显书生气的,来头更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黄维,曾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12兵团司令长官,是功德林里最有“范儿”的一位“大腕”。

黄维

同属国民党高级将领,现在都沦为了改造犯,这两个人,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了。按理来说,他们应该互相帮扶才对,怎么就忽然打起来了呢?

一、国民党元老惨遭打耳光,共产党却为他撑腰

但凡是个“腕儿”,总有几分自己的脾气。在整个功德林里,黄维是出了名的“大刺头”。他感念于蒋介石对他的知遇之恩,即便自己被共产党俘虏了,也坚决不肯低下头来认错,他甚至还对着记者大声喊道:“只有战死的烈士,没有苟活的将军!”

而董益三,则与黄维相反。在接受改造的日子里,他主动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彻底成了共产主义的“粉丝”。组织见他很有觉悟,便让他做个一个小组长。

黄维,就是董益三的组员。因为性格、理念的不同,二人的矛盾就产生了。这一天,两人就一篇《四大家族》产生了不同的观点,董益三大怒,口口声声称黄维是个“反动分子”,还让他写一份检讨出来。

到了下午,黄维坚持不写检讨书,反而在报纸上写了十四个大字:“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见到这话,董益三如何不生气,只见他快步上前便打了黄维两耳光,后者不甘示弱,亦凌厉反击,两人就此扭打了起来。

直到管理人员过来,两人这才停止了纠纷,被旁人劝走。正当董益三以为共产党会为他做主时,却被批评了一顿。当然,黄维的不配合态度,也同样让他遭受了一顿教育。

其实这件事,黄维本就要负主要责任,可共产党却将两人都批评了。而他们这么做,显然在为黄维撑腰。可后者一个战犯,又有什么资格,让共产党这么厚待他呢?

说到这,便不得不提到我党对于国民党战犯的微妙态度了。

二、改造,是对国民党战犯的最佳处理方式

解放战争以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蒋介石无路可走,只好带着残兵败将撤离了内地。于是,便有相当一批国民党将领,成为了阶下之囚,其中不乏黄维、文强、杜聿明这样的著名将领。

面对这批国民党战犯,党内的领导人也犯了难,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有的人觉得该杀,也有人觉得该放,还有人认为:干脆不抓也不放,就这样关着他们。

这些选择,虽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有一定的隐患,绝非是最佳的方式。

首先,国民党战犯不能送出去,也不能就这么放掉。能混到将军的,都有几分本事,其中不乏一些抗日名将,只是他们跟错了人,这才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显然,这些人一旦被放出去,必然是一个个的隐患。

想到这,曾有人提议:既然担心他们留在内地作乱,我们干脆给送到蒋介石那里去吧!

对此,周恩来总理当即表示反对,他知道蒋介石的多疑性格,这批战犯就算能回到台湾,也会有一批人被“清理”掉。想到这,周恩来郑重道:送过去等于送他们去死,所以这个方案目前是行不通的。

既然没法送出去,那留在手里又该如何处理呢?有激进的人立马就说道:自古以来都是成王败寇,俘虏杀了也就杀了,有啥可顾虑的!

这话虽有几分道理,却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人齐齐皱起了眉头,他们是反对这种不人道行为的。正如周恩来所说:“哪里有一个国家在战争还未结束时就处理战犯的?”

毛主席、周总理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因为他们考虑得更长久。

一方面,我们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如果滥杀俘虏,势必会引起国内外的谴责和公愤;而另一方面,这些国民党战犯中,不乏有一些抗日名将,他们也曾保家卫国,获得了老百姓的尊敬,我们也不应该这么对他们。

当然,如果对国民党战犯不作任何处理,也是不行的。因为他们要接受人民的审判,接受人民的监督,要为自己犯下的过错赎罪。

杀也杀不得,放又放不了,大家伙顿时沉默了下来。这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互相看了看,似乎是做出了某个决定。

1956年3月14日,党内召开政协二届常委会第十九次(扩大) 会议,对如何处置国民党战犯做了最后的拍板。周恩来总理在会议中提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转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毛泽东、罗瑞卿等人早在之前便提出了“一个不杀”又“不能无条件地一概予以宽赦”的主张。面对国民党战犯中的一部分人,可以对其进行改造,让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将其转变为心向新中国的红色份子。由此,对国民党战犯的改造目的正式成型,并被付诸实践。

经过筛选以后,一批国民党高级将领被分批送到了功德林。在这里,他们不仅被细心照顾起来,还每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很快,便有人认识到了自己过去的错误。这么一来,改造过程取得了初步性的进展。

过程中,有一些战犯开始反思自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就是在这种恩情感动下,这颗冻僵已久的心才复活起来的。”

有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也逐渐被我党折服,他惭愧道: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但革命真理比人的生命还宝贵。我这个过去长期与人民为敌的战争罪犯,今天能改造成为新人,完全是毛泽东思想对我教育的结果,真是‘顽石点头’,真理服人。”

至于前面说的董益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最早被共产党改造成功的几个人之一。短短几个月,他就成了我党和毛泽东主席的拥趸者之一。

因此,当黄维不思悔改时,董益三便狠狠批评了他,从而为两人下午的打架事件埋下了伏笔。

只是董益三的偏激行为,并没有让共产党拉偏架。说到底,的确是董益三先动起手的。因此,管理人员在处理这件问题时,依然采取了宽大政策,不仅没有包庇董益三,也没有故意苛待黄维。

这无疑体现了共产党的大气和容人之量。以致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黄维、杜聿明等“硬骨头”将军,纷纷都转向了共产主义的阵营。

杜聿明

三、黄维、杜聿明的“改头换面”

在打架事件之后,黄维认识到了共产党的包容与公正,这让他走出了自己的小圈子,开始正视起这次改造行为。

要知道,黄维刚进功德林之时,是完全不妥协的。那段时间,黄维因为自己内心的抵触情绪,坚决不参与任何改造活动,还处处和管教人员作对。每次学习的时候,他也经常大放厥词,并对已经悔过的战犯发出各种挖苦、讥讽之语。

对于名声显赫的黄维,管教人员也没法采用过激手段,只能循循善诱,希望黄维自己有一天能明白过来。不曾想到,黄维很快便遭受了“社会的毒打”,在见识到我党的公允之后,他开始尝试接触共产主义思想。

只是,一个人的思想很难一下子就转变过来。为了转移自己的压力,解轻身上的罪恶,黄维竟异想天开想要研究出“永动机”。在这种魔怔的状态下,黄维的身体也承受了不少负担,他身上的结核病开始发作,好几次差点要了他的命。

好在,共产党在了解到黄维的病情后,连忙将他送到医院治疗,还派出了专人守护。在病情稳定下来后,组织上不仅为其特意请来了北京的医学专家,还专门进口了链霉素,这显然比一般的干部待遇还要好。

期间,周恩来多次询问黄维病情,并特别做出指示:一定要尽全力抢救其生命!

黄维经过了四年多的修养,不仅把身体养好了,还扭正了自己的思想。在生命垂危的关头,他不止一次想要放弃,可共产党对他却始终不曾放弃。就这样,黄维彻底被我党的作风所感动,还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出院之后,黄维真心实意地感谢共产党,他还发自内心的说道:“是共产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样重的病,又病得这样久,若在过去,虽然我是国民党的高级将官,也得一命归西。”

功德林中的国民党战犯,清一色都是高级将领,其中不乏桀骜不驯的人。除了黄维之外,杜聿明也是一个。

这位将军,名声不比黄维小,他是黄埔一期毕业生,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徐州“剿总”副司令等职,是个名副其实的“大人物”。

蒋介石与杜聿明

就连毛泽东,也曾专门写过一封《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希望他能放下抵抗。

淮海战役后,杜聿明被我党俘虏,陈毅大将曾亲自找他谈话,想要给他做思想工作,但后者始终不发一言,拒绝谈论任何问题。

在山东接受改造的过程中,杜聿明还时常发作,脾气大得众人皆知。1950年11月,杜聿明被转移到了功德林。他心中一片哀愁,自知难逃一命,所以偷偷在棉裤里藏了60多片安眠药,寻找时机准备自绝。

很快,杜聿明的打算就落空了。功德林的管理人员在获悉了其动向之后,苦口婆心对他进行教育,并列举了傅作义将军的例子,希望杜聿明能及时回头。

在管教人员的劝说下,杜聿明动摇了自己的内心。接下来的一件事,彻底让他幡然醒悟。

这一天,杜聿明发起了高烧,情况十分危急。为了挽救他的性命,医护人员守在一旁,随时待命,就连管教处的姚处长,也彻夜照看着他,为他忙前忙后。

醒来的杜聿明十分感激,他拉着姚处长的手热泪盈眶道:“没有你们为我治病,我早完了,共产党是我的再生父母。”

之后的杜聿明,果然积极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并配合管教人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多有感悟。有一次,他看到了来功德林视察的陈赓大将,无不感慨道:“我和陈赓大将是黄埔一期同学,当年我俩是同窗好友,而我和他却走了截然相反的两条路。他走对了,而今他是千古名将,而我却走错了路,成为千秋罪人。”

可以看出,尽管杜聿明对曾经的老同学无比艳羡,但言语中并没有一丝嫉妒的语气,还充满了自我反省的悔过态度。

这就说明,我党在功德林的改造过程,是有极其突出作用的。连黄维、杜聿明这样的“老顽固”,也被我党的真诚、公正所打动,成了共产主义的坚实拥护者。

四、毛泽东:都放了,每人发100元零用!

国民党战犯的悔悟,让我党颇为欣慰。党内几个领导人在商量许久之后,最终做出决定:分批特赦这些国民党战犯!

1959年9月17日,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发布了首批特赦战犯的命令。如此有魄力的决定,也让海内外的目光聚焦到了新中国,让他们见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气、包容与开明。

当然,这道命令的背后,也少不了党内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正如中央后来作出的批示:“新的形势到来,我们对反革命的处理也要有新的估计,要把杀的减少而使改造的增加。”

为何党中央要在此时此刻释放出一批国民党战犯?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内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人民民主也实现了专政。

在此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国民党战犯经过管教人员的劝导,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悔过之心,许多人已经表现出重新做人的打算。

与此同时,曾饱受国民党荼毒的人民群众,也冷静了下来,对待国民党战犯的态度也不再如以往那般愤恨。在接受了共产主义的熏陶之后,当家作主的人民群众也变得大气、包容,在考虑到他们也曾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于是他们也开始重新接受起了这些国民党战犯。

眼光卓绝的毛泽东,其实早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政治眼嗅觉敏锐的他立刻意识到,特赦国民党战犯的时机已经到来。

1959年8月24日,毛泽东曾致信给刘少奇:“今年国庆十年纪念,是否可以赦免一批确实改恶从善的战犯及一般正在服刑的刑事罪犯。此事是否可行,亦请召集有关同志商议一下。”

同年9月15日,毛泽东召集了各党派的负责人开会。他在会议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人民群众站起来了,有神气了,不怕他们了。这不仅是他们的问题,还要人民能接受。现在是改好了的就赦,是特赦(局部赦免),不是大赦。”

就这样,在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坚持下,中央开始分批特赦国民党战犯,如杜聿明这样表现好的,不仅给提前释放,还为其安排了不错的后路。

直到1974年12月,毛泽东在长沙公干时,还不忘提醒其他人:“还有一批战犯,放下武器已关押二十多年了,还关着干什么。把他们释放了,可以来去自由。”

接到毛泽东的指示,周恩来连忙找到华国锋,向他了解情况,并和几个同事一起商量最后一批特赦人员的名单。

能被拖到最后一批释放的,不是有重大过错的,就是态度坚决的,或是情况非常复杂的。

华国锋在收集到战犯名单后,一个一个地看下去,并与其他人商量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发现有什么问题,也要及时改正,以免造成错漏。在搞清楚每个战犯的现状后,华国锋主持起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么复杂的情况,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为了详细弄清楚战犯的个人情况,参加会议的人往往要彻夜讨论。

没过几天,华国锋便见到会议中少了罗青长,他便向代替后者而来的调查部副部长熊向晖询问了一番,才知罗青长已经生病住院了。得到消息后,华国锋立即安排人手,将罗青长送到了北京医院调养身体。

在经过多次讨论之后,公安部终于拟定出了第七次特殊战犯的名单。但并非是全部释放,包括周养浩在内的13人,华国锋等人认为应该继续关押。

不久之后,周恩来、毛泽东亲自审阅。后者见到报告后,竟做出了长篇批示:

“气魄太小了。十五元太少,十三人不放,也不开欢送会。”

“都放了算了,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

“放战犯的时候要开欢送会,请他们吃顿饭,多吃点鱼、肉,每人发100 元零用钱,每人都有公民权。不要强迫改造。”

有了毛泽东的支持,事情一下子变得简单许多,大家不用再反复召开会议,决定某些战犯的去留。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大家又为毛泽东的魄力感到佩服。

因为剩下的一批人里,不乏有几个民愤大的。毛泽东心胸宽广,还眼光长远,竟然要用这些人的恶名来衬托我党的大气、包容。其中,“每人都有公民权。不要强迫改造”更是符合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想通问题的关键后,华国锋不敢怠慢,仔细核对战犯名单,还专门询问了公安部的施义之:“所有的名单是不是全了?你口袋里还有没有,要倒光啊,不能再留一个。”后者回他说:“口袋光光的,全部列上了。”

就这样,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被释放出来,其中便包括已经悔过了的黄维。在接到被特赦的消息后,他激动地热泪盈眶,说道:“听到我被特赦,无限鼓舞,无限感激。我决心继续靠拢人民,重新做人,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解放台湾事业贡献力量。”

毛主席的策略,让他们打心底里感激,悔过。

为了让这些国民党战犯安度晚年,组织上还特意为他们安排了工作。有的人还被提拔为各级政协委员、常委;还有一部分人担任了政协里的文史专员、秘书专员等工作。

为了感激新中国的特赦,他们还积极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并以通信、回忆录的方式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与包容。如杜聿明,还曾发挥过自己的国际作用。

1960年,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还带上了自己的得意学生,已经被成功改造后的杜聿明。

蒙哥马利笑着问他:“百万大军到哪里去了?”杜聿明也笑了笑,指着陈毅元帅说道:“都送给他了。”蒙哥马利继续问道:“一个也不剩?”杜聿明摆摆手,说道:“就剩我一个。”一旁的周恩来这会也说道:“你也进入了社会主义!”

蒙哥马利见到周恩来、杜聿明等人的互动,大为赞赏。短短几句话里,他就感受到了新中国的生机和力量。他还有预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必将受到全世界的侧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