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2020广外日语口译MTI——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口译上岸经验贴

句子大全 2023-07-06 04:28:01
相关推荐

原创蓝酱

202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日语口译上岸经验贴

经验贴主要分为以下内容:

一、个人情况

二、关于择校

三、各科考试题型及相关资料

四、备考过程(包括具体时间安排)

五、想说给其他考研人的话

个人情况

本科普通二本,专四良好,专八良好,大三上过N1,全年学分绩点3.19/4.0。考了两次广外:一战总分过线,百科单科没过线差了三分(具体分就不写啦都是眼泪T-T)。二战初试总分400+,本文主要结合这两次考试的经验来写,废话都留到最后说啦!先说重点!

关于择校

这里想说一些对所有人都适用的关于择校的建议。一定一定一定不要光看经验贴带着一股热血去选学校,每个经验贴都是每个人的经历,没有人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一定要结合自身实力、学习态度、对未来的预估等来选择。如果你没有名校情结,心理承受力不是很强,希望一次上岸的话,建议选一个出题题型稳定,给分相对有空间的学校。同样,如果你觉得就想踮起脚去够一够自己梦想的学校,也一定要有打一场苦仗的心理准备。

为什么我会选择广外?1.语言专业真的强,也正是因为强才会吸引一堆神仙报考吧(害)2.北上广深平台相对多些 3.想吃早茶。

总结:宁愿冒险,我也还是想选择一所合自己心意的学校。

各科考试题型及相关资料

政治(一战66 二战71)

(单选/多选/论述)题型可参考往年真题哦!

资料:1000题、精讲精练、肖四肖八、腿姐讲义

选择题:要把重点放在选择题上!!!(大声喊*1000遍)这句话之前看经验贴看见过无数遍,可我在一战的时候非要钻牛角尖研究大题,以为自己是颗什么菜儿呢,最后就拿了个很普通的分数。二战的时候,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做选择题,扣题眼上,最后能70+也是因为选择题分比较高。(很多人说今年选择比较简单,但对于我这个理科生来说简单难都一样不简单)

具体来说,我是听徐涛老师的课看精讲精练,然后看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不要把答案写在书上!!我在网上找了1000题的答题卡,然后打印三份左右,每一遍都是在答题卡上写的。每遍做都有新错误(迷)1000题更像是一种知识点梳理,我是不会的题就直接背下来了,像背知识点一样。到11月肖八出了就没必要做1000题了,可以开始着手做模拟卷了,模拟卷不要做多16套以内就可以了。这里友情建议康康腿姐的技巧班和冲刺班,大概是10月左右开始,专门讲选择题怎么选的,腿姐的很多选择题方法都很好用!!看完选择题40+。今年时政多亏了腿姐最后的点睛讲义,这里不多赘述啦!!看就完事了!

大题:肖四。我是那种大题换个说法就不知道怎么答的人,一战的时候就是怕这一点,所以最后背了好几个老师的押题(dbq我应该相信肖老师),因为背一个人的都背不完所以最后理所当然的我背崩了,完全是哭着去考的。其实背一个老师的就够了,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编答案的逻辑,但得分点是差不多的。二战就只在最后背了肖四,看到啥写啥,最后写的我核心价值观都忘了……

总结:不需要政治上80的朋友背一个肖四就够了^^相信我,没必要磕在大题上,真的不香。

213翻译硕士日语

(一战89 二战78)

1.汉字选读音【一分/题】

2.语法【一分/题】

3.阅读【五分/题】

4.作文【800字】

资料:专八语法书、蓝宝书N1~N5、日语基础语法、演讲比赛大全

具体真题回忆可搜初心公众号,我来说下我是如何复习的。

汉字选读音:我没有特意找书复习,在考N1的时候背过一整本单词书。我平时遇到不会的词就收藏到电子词典的单词本中,定时看看。这部分不用担心挺基础的。

语法部分:基本没考语法(捂脸)考的题更像是词汇题,反正东一榔头西一斧子的,不是传统意义的像专八那样纯考语法,更注重基础and积累。平时上课老师补充的知识点在这里很重要,一战的时候有很多题都是大二大三在课上听老师讲过的。

因为听学姐说广外注重基础,喜欢考辨析。我这部分是把专八语法书、蓝宝书N1~N5、所有能辨析的语法都列出来一个个辨析了,然后大量做题,把市面上能看到的语法题基本都做了。um…结果就是今年没怎么考辨析…但不是说语法可以不看了,谁知道广外老师明年怎么出题啊(哭)除此之外,我记得我一战的时候还考了一个惯用语一个拟声拟态。(一共两分)建议抓大放小,看到就记,没必要特意找本书来记(仅个人建议哈)

阅读:不难,但必须仔细!!分值巨大!!丢两个题基本就要被拉下了。我是拿专八最长的那篇阅读和N1阅读练习的。个人觉得拿阅读者拿天下!!(二战我就是坑在阅读上导致分数太低)

作文:(历年题目:テロと私見て見ぬふり弱者に送る言葉面白いこと)

光看题目就知道广外作文真的不按套路出牌。我之前分析过历年真题是一年偏时政一年偏生活,但今年这个套路给我整迷了,所以封建迷信不能信啊啊啊!!还是要踏实准备。广外老师比较喜欢引用谚语的作文,最好要在作文里加上谚语,超级加分!建议自己动笔写,不要嫌麻烦,现在不写考试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写。而且作文不要想着押题想着背,广外的作文不好往上硬套,平时要积累好词好句,炸鸡老师的作文课有具体讲解。

附上去年我准备的作文题↓

(我背的一些是自己写过的,一些是初心公众号里和作文书中的)

ps:2013年2017年的213题型变化具体是:

【填助词、改错、语法、阅读、作文】

官网有2013年的真题,可以下载下来练练,为了以防万一建议想考广外的朋友,这几个题型也最好练习一下。我做完这套真题的感受就是,说是考助词和改错,其实本质上还是在考语法,基础语法请牢固掌握~

359日语翻译基础

(一战122 二战139)

1.单词互译(日译汉/汉译日各15个)

2.一篇中译日短文

3.一篇日译中短文 ps:文章长度不长,时间充足(答完还有一个小时的那种)

资料:上海中级口译、人民网日文版、政府工作报告、天声人语123、汉日日汉同声传译(宋协毅编著)、汉译日精选汇编、公众号【日语MTI】

这一科我没有什么经验,后期做了很多模拟选择题,但最后多选依然是惨不忍睹。

单词互译:前几年的单词真题和上海中级口译的单词重合率巨高,所以我一直捧着这本书过活。但这两年的热词范围开始扩大,不仅是热词,广外比较喜欢考一些经常能看到,但很多人不注意背的词,比如今年的「金枪鱼」。还有一些是在翻译中常见的词,广外也会放在单词互译中考察。总结:建议是把眼光放宽,词汇量越多越好,不要拘泥于几个热词。

中译日短文:我在二战中这科的分数大幅提升,所以感觉有一些心得想告诉大家。翻译量不在多,在于精。其实我虽然在备考的时候有大量的时间磕在翻译上,但我的翻译量并不是很多。首先讲一下宋协毅老师这本书我是怎么用的?这本书我主要是用于中译日的练习上,第一遍是笔译,不能偷懒,都写下来。然后进行总结,如下图。我一共有两个总结的本子,一个是总结词汇,一个是总结句型,我把类似的词汇句型总结到一起,这样一个中文就可以获得很多种译法。

总结了一遍之后,第二遍就开始每天早上跟读,形成语音记忆。第三遍是视译像复习一样。到最后快考试的时候再把自己总结的东西过几遍就ok了。说起来是很轻松的,但一整本书真正做下来还是有些难度,坚持吧~ 我现在基本快给这本书看了8.9遍了,差不多就是说上句出下句的程度。虽然不会考原文,但翻译是相通的,这两次359题中有很多句型都是我总结过的。无论是哪一科,总结都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你把零散的知识在你的大脑里分类,这样就不会有好像看完一遍什么也没记住的感觉了。

除了这本书以外我每天也会用公众号或用其他资料练习中译日,但我是不会用太长篇幅的原文的,原因一是考试的篇幅不长,二是篇幅太长我这一天啥也不用干了,计划也完不成。另外,今年考的原文是关于工业园区供电供水系统,其中有一些是平时没接触到的,比如「拉闸」,这时候就可以意译,今年的文章我意译的地方挺多的,分数也还可以,所以大家翻译的时候也一定不能拘泥于原文。

日译中短文:前几年都是考的天声人语,今年出处不是天声。应该很多人觉得天声不好译,首先、学校不会选那种难度特别大的天声原文,其次天声很多句子是有规律的,练了就晓得了,是会有些套路的。今年的原文难度不大,但必须要细心!!把每个单词每个句子都仔细斟酌,译通顺很重要,要说中国话!!这里没什么技巧,就是多练。

总结:时间非常够,打草稿再写。日译中说人话,中译日多总结。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一战75 二战118)

1.名词解释【2.5*20】

2.应用文【40分】

3.大作文【60分】

资料:翻译硕士黄皮书、政府工作报告、考点狂背、最后的礼物、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vista看天下】【财经网】【高考作文】【中国日报】【观察者网】【央视新闻】、app【澎湃新闻】【人民日报】【南方日报】

害,没看错一战是75分…其实我二战的分也不咋高,但不拉后腿我就谢谢了。第一年名词解释的范围大变,也是怪我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够,什么薛定谔的猫、太阳风啥的,实在是编我都不知道咋编。所以第二年70%的时间我都在学百科,以下这个方法适合所有准备百科名词解释的同学~

①.紧跟热点:

广外比较喜欢考热点,像去年的碳九是新闻中出现的词,每天早饭时看新闻,查不会解释或没见过的词,记录下来。我是以周为单位进行复习,如图。除此之外,app会推送最新的消息,看到推送不会的词也赶快去查。

具体怎么记如图↓

答题时也同样需要分点作答

②.和朋友交流:

当时一起考研的朋友考的是对外经贸翻硕,我们每天中午一起吃饭的时候,会给对方讲自己前一天学习的词条。如果有没见过的我就会记到备忘录里回去补充上去。

举一部分例子↓

③.背书:

我背的是翻译硕士黄皮书,建议找一本书为主背就行了。市面上所有的书都不分点,众所周知百科是分点给分的,所以书上比较简单的就直接背了,感觉有些绕,或者背不下来的我就分点做思维导图【app:xmind】。同理,按照类别分开。如图↓

④.套话:

这也就是分类的用处,同一大类一定是有套话的,比如【意义】,背了一些套话以后就相当于拿到了万金油,即使考试遇到不会解释的词也用得上。我是自己总结了一些,如图↓

⑤.复习:

从11月下旬我就基本开始复习了,这个时候学校出题也基本结束了,热点也不会再涉及,所以我就不背新的了,把之前背过的反复复习。同样也是分类复习↓

11月末会有一本《最后的礼物》整理的是全年热点。前期跟着新闻每天记录的话,后期用这本书来进行复习即可,不要都等着11月出书才背!!

总结:今年考的一多半都是真题出过的,所以真题无敌重要,近十年的真题拿来背!!另外,不排除百科仍有抽风的可能,不会编以及知识储备量不够的同学还是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涉猎范围,这对以后做翻译也有很大用处。我在一战的时候看到的所有经验贴都是说百科不用担心,考的很基础且重合率高,得分差距不大,于是我就理所当然的没把这科当回事,其实是人家储备量已经够了,所以不用担心(捂脸)。再次强调:看经验贴也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复习啊啊啊!

应用文:我是用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上的文件练习的。还有一些自己总结的模版,广外只考公文,把公文的模块弄明白就没什么问题~

大作文:话不多说,请关注人民日报评论这个公众号,现在就可以看了。大作文分为议论文和时评文。广外考的是时评文,所以什么高考那些作文啥的我感觉没什么用。广外的作文考察的是你针对一个社会热点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害,你可以没有见解,那请你去看一看别人的见解,看着看着就会了。其中不乏一些金句,可以背下来写到自己的作文中。

【复试】

今年的网络复试可能以后也不会出现了,但还是总结一下【考试流程】:

1.自我介绍

2.即兴演讲+交传(无笔记、中译日)

3.问答

以下是我准备复试的大概计划,主要是用上海中口、NHK练习口译,天声人语练视译。(ps:往年有生词快速反应,今年没有这一环节。)

附上我准备的一些问答题目。

ps:【去年的流程】

1.看一段文章

2.进入课室面试,朗读刚刚看的文章

3.词语中日日中互译、快速反应

4.句子中日互译

5.抽题即兴演讲,大概讲几分钟

6.针对个人问题提问

总结:初试过后肯定很久没有张嘴说日语了,长时间不说日语一定会生疏,所以必须把口语捡起来。我是每两天和日本朋友打一个电话随便说什么都行。然后到处找人模拟面试,锻炼自己。即时问答准备了50个左右,因为之前有过演讲比赛训练的底子,所以发挥的还可以。准备的越多越有底气,才能不怕被问到任何问题,所以只要你能想到的问题,哪怕在脑海里大概思考一下回答的框架也是好的。

时间安排

每个人精神亢奋的时间不一样,我是越早学习效果越好,所以时间安排会稍早一点。

上午

6:00起床

6:20~7:20看新闻+搜百科关键词(后期是背大题)

7:20~9:00政治

9:00~11:00中译日练习

11:00~12:00练习宋协毅老师的书

下午

1:00~1:20午睡

1:30~3:00天声人语

3:00~5:00看语法作文等(213)

晚上

6:00~8:00百科复习+背诵

8:00~9:20百科大作文应用文等

9:20~10:00洗漱

10:00~11:15做没做完的/复习

11:30睡觉

ps:这个基本上是11月开始我的时间计划,每个阶段的时间计划有所不同,仅供参考。每个人的复习侧重点也不同,我比较侧重于百科和翻译,所以给的时间长。每天学习时长13个小时左右,而且一熬夜我会流鼻血加头疼,所以只能按部就班地睡觉。

总结:实践出真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作息时间,健康更重要。

想说给其他考研人的话

看经验贴无非就是吸取成功的经验,尽量避开我们走过的坑。但事实就是,一些“弯路”还是需要自己走,很多书你不自己亲自一页一页读过以后,是没有办法真正获取经验的。只有读过、练过,才知道“奥,原来应该这么翻译啊”。知识不是别人告诉你,你就获得了,与其一遍遍的问老师和学姐这本书用不用看,还不如赶紧行动起来。千万不要沉迷在经验贴里,每个人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一定要结合自身(!!!)

其实我在写这篇经验贴的时候已经尽量客观地说明了,但是一定也会参杂主观因素。有些适合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所以找到自己复习的ペース最重要。那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办法呢?就是亲自动笔练习。考研比的不是这一年谁最努力,语言在于积累,如果你玩了三年想靠最后这一年翻身,也几乎不太可能,所以我总结自己的问题也在于,只有考试来的时候才会让我紧张疯狂学习,没有考试的时候我就咸鱼一二悠该干啥干啥,这可能也是我一战百科失败的原因。(希望我能改正)

想对准备二战的朋友说一些话。

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不用在意别人怎么想,他们没有经历过永远也不明白你付出了多少,你又收获了多少,自己明白就好了。不要在意别人问你怎么不赶紧去挣钱?不要在意别人问你怎么人家都考上了你呢?更不要在意别人比你领先了多少。因为你们可能就不是一个跑道上的。之前看过的一段话我一直放在备忘录里: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也有人直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有人依然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世界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所以,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人生没有“考上了就好了”这样的说法,永远是从一个围城进入另一个围城,人生脚步也不会随着考试的结束而结束。害,如今可以笑着说出一战时遇到的问题二战时的压力,是因为上岸了。那些躲在厕所偷偷哭不敢出声的日子,还有一整晚失眠睡不着觉焦虑的日子才有了意义。一战的时候我就已经下狠心了,付出全力就考这么一次没有退路,一战的每一天我都可以说我对得起自己,可结果就是玩我,我也确实没有办法。有的时候确实是这样,想要的得不到才是常态(??我怎么开始讲起大道理了)还是想把这些光鲜底下的一些东西告诉大家,当然这不是劝退,“努力就有收获”这些鸡汤本就不是定理,而是期待,即使不发生也依然是美好的期待。所以,努力没有收获的话,并不是这句话错了,而是这一次的期待没有成真,可是下一次呢?那些美好的期待总有一次会成真的。冲就完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