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你真的会阅读(万字长文问答破解你的阅读困境)

句子大全 2023-07-07 06:02:01
相关推荐

万字问答解决阅读难题——浓缩《如何读懂一本书》

【卷首语】

本文不能代替阅读,不能完全浓缩书中所述,只筛选相关书籍的方法论,对其世界观涉及不多,不掺杂笔者个人态度。如有兴趣的读者可翻阅本人《如何阅读一本书》系列相关文章,对原文特别有兴趣的读者建议首先阅读原书,阅读完毕后再参照笔者相关导读文章。

【本文目录】

问1: 本书提到的最重要的阅读理论体系是什么?

问2: 阅读时应该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阅读?

问2.1: 如何整理一本书的大纲?

问2.2: 阅读时应该怎么做笔记梳理本书内容?

问2.3: 如何从文句中架设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问2.4: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文章主旨?

问3: 如何开展略读或粗读?

问3.1: 读书时觉得晦涩难读怎么办?

问3.2: 总是没法提高自己的阅读速读怎么办?

问3.3: 略读时需要做笔记吗?如果需要,那应该怎么做呢?

问4: 分析阅读有几个阶段?要遵守哪些原则?

问4.1: 分析阅读中怎么抓关键字句?

问5: 当我反对作者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对作者展开批评?

问6: 导读和摘要应该怎么使用来辅助阅读?

问7: 为什么要对书籍进行分类?对不同类的应该怎么阅读?

问7.1: 如何阅读实用性书籍?

问7.2: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问7.3: 如何深入地阅读和体会小说?

问7.4: 为什么要读历史书?应该怎么读?

问7.5: 怎么阅读关于当下事件的报道?

问8: 主题阅读的步骤有哪些?

问8.1: 主题阅读中读很多书,难以保持中立客观怎么办?

问9: 为什么阅读也要走出“舒适区”?

问9.1: 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是好书?

问10: 阅读过程中还有哪些告诫?

【本书重点】

问1:本书提到的最重要的阅读理论体系是什么?

答1:

作者提出了阅读有四个层次,高层次包含低层次的所有特点:

第一层次是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要求阅读者认全每一页上的所有字,并明白每个字的意思即可;

第二层次是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又称略读或预读,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并抓住其中重点;

第三层次是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与检视阅读相比,前者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最完整的阅读,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最完整的阅读。如果阅读只是为了获得资讯或消遣,没必要进行分析阅读。

第四层次是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又称比较阅读(comparative reading)。要求阅读者读很多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并归纳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

问2:阅读时应该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阅读?

答2:

首先要明白阅读的顺序:知道问题——记得提出问题——精准正确地回答问题。

一个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提出并尝试回答的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主题;本书在谈论什么,作者如何依次发展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主要内容;作者通过什么方式传达了主要想法、声明与论点?

(3)正确性;本书说得是否有道理?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光了解作者想法是不够的,要做出自己的判断?

(4)意义价值;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这本书给你提供了哪些资讯?作者认为它重要吗?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

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在于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你可能找出答案。

问2.1:如何整理一本书的大纲?

答2.1:

(1)作者将全书分成了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

(2)第一个主要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

(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等。

这一大纲公式虽然看起来繁杂,但当你养成习惯后,你会觉得轻而易举,尽管不一定全面,但能有助于帮助读者抓住主要框架。

注意:用不着跟着书上所出现的章节来归纳一本书的架构。当然,原来的结构可能比你区分的纲要好,但也很可能比不上你的纲要。无论如何,得自己拟纲要。

问2.2:阅读时应该怎么做笔记梳理本书内容?

答2.2:

(1)画线/圈画,在重点或重要的句子下方画线;或者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

(2)在画线部分再做标记,以表示再次强调;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将做标记的地方每页折一个角,或是夹一张书签,这样再次阅读时,打开你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4)在空白处编号,当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借此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

(6)空白处做笔记——将自己的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

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在最后的空白页写下个人的索引后,再翻回前面的空白页,试着将全书的大纲写出来,用不着一页一页或一个重点一个重点地写(你已经在书后的空白页做过这件事了),试着将全书的整体架构写出来,列出基本的大纲与前后篇章秩序。

问2.3:如何从文句中架设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答2.3:

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如果它没被表述出来,就要从相关段落中挑选相关句子,随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及其论述,更好的方法是之前作者所提及的“在书的空白处作上编号,再加上其他记号,把一些应该排序而读的句子标示出来”。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论述没必要过分钻研,只要维持大脑不停运转,从而跟作者达成共识、找到主旨就好,用不着像逻辑学家一样去研究每本书的每一处论述。

此外,还有一些技巧能帮助读者更好理解这一规则:

(1)记住所有的论述都包含了一些声明,如果先看到结论,记得去找理由,反之亦然;

(2)要区别出两种论述的不同之处。一种是以一个或多个特殊的事实证明某种共通的概念(归纳法),另一种是以连串的通则来证明更进一步的共通概念(演绎法);

(3)找出作者认为哪些事情是假设,哪些是能证实的或有根据的,以及哪些是不需要证实的自明之理;

问2.4: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文章主旨?

答2.4:

方法一:尽量将书中一些复杂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倘若无法放下作者所使用的字句,那就说明传达的是文字而非思想,但实际上作者想告诉你的是知识。

方法二:能不能举出一个自己所经历过的主旨所形容的经验,或与主旨有某种相关的经验?你能不能就作者所阐述的特殊情况,说明其中通用于一般的道理?虚构一个例子,跟引述一个真实的例子都行。因为主旨并非存在于真空状态,而是跟我们生存的世界有关。除非你能展示某些与主旨相关的,实际或可能的事实,否则你只是在玩弄文字,而非理解思想或知识。(科学类除外,这需要实验来验证)

问3:如何开展略读或粗读?

答3:

略读或粗读是检视阅读的第一个子层次,适用于想要发掘所有东西,但时间却很有限的情况。目标是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花时间仔细阅读,即使决定了不再多花时间仔细阅读,通过略读也可以了解许多跟这本书有关的事,比如作者的主要主张有哪些、这本书的主题等等。具体步骤如下:

(1)先看书名页和序言,速读,要注意副标题或者其他相关说明,了解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在了解主体后将之归为某一特定类型,并想想那类里包含哪些书。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尤其注重目录中的章节副标题,如果每章都有分析性纲要,要认真阅读,那是要旨所在。

(3)检阅索引,快速评估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等。对于重要的索引内容,了解引用到该词目的某几页,因为相关段落很可能是该书的关键点或者体现作者意图和态度的新方法。

(4)读一下出版者介绍,许多书的宣传文案都是作者在出版公司企宣部门的协助下亲自写就的,作者尽力将书中的主旨正确地摘要出来,有助于对书多一点了解。

(5)从目录中挑选几篇看起来和主题有关的篇章,如果在篇章开头或者结尾有摘要说明,仔细阅读相关说明。

(6)将书翻过一遍,寻找主要论点和主体脉络,尤其应当注意最后结尾的两三页,作者往往将自己认为既新又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

注意:这种阅读方法应当花费几分钟,最多不超过一小时,但需要读者非常主动。

问3.1:读书时觉得晦涩难读怎么办?

答3.1:

第一次面对难读的书时,从头到尾不停顿读一遍,只注意能理解的部分,略过不懂的部分,不要纠缠,集中精神在看得懂的地方至读完。用读完一遍之后的感悟再去理解第一次阅读时略过的部分。如果遇到不懂的就查询,读到最后已经忘了开始是什么,也无法洞察全书的意义。

问3.2:总是没法提高自己的阅读速读怎么办?

答3.2: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在于提高阅读速读的同时理解力不一定能提升甚至保持原样怎么办。当前阅读存在的普遍问题分别是半出声阅读、逗留(眼睛在移动时看不见,只有停下来时才能看见)和倒退(阅读后会倒退到先前读过的句子与那一行)。

简易纠正方法: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动时,你就能读到那些字句了。继续练习下去,继续增快手的动作,等到你发觉以前,你的速度已经可以比以前快两三倍了。

问3.3:略读时需要做笔记吗?如果需要,那应该怎么做呢?

答3.3:

在做略读(即检视阅读)时,尽量记笔记,通过笔记记录三个问题: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并将这些答案写下来,为日后做分析阅读的时候做准备。

注意,笔记最好记在目录页,或是书名页。主要重点是全书的架构而非内容,不应包含细节,不需要对这本书立论的精确与否、有道理与否下结论。

问4:分析阅读有几个阶段?要遵守哪些原则?

答4: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这本书大体上来说是在谈些什么?)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诊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这本书详细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

(5)诊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这是真实的吗?有意义吗?)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这十五个规则并不适用于阅读小说或诗集,因为小说、戏剧与诗并不是照着共识、主旨、论述来发展的。

问4.1:分析阅读中怎么抓关键字句?

答4.1:

找关键字只是方法,目的是为了读者能和作者达成共识。找出那些举足轻重的单字是为了处理语言的问题,然后确认这些单字在使用时的最精确的意义,这是为了超越语言,处理语言背后的思想涵义。只有找出共通的词义,达成共识,才能解决沟通中存在的未解决的模糊地带,实现成功的沟通。具体方法如下:

(1)作者特地强调某些特定字,讨论它们的不同意义,并指出他是如何在书中使用这些不同的字义,或是借着这个字来命名另外一个东西的定义,来强调这个字。

(2)作者与其他作者争执的某个用语就是关键字。在作者告诉你某个特定的字曾经被其他人如何使用,而他为什么选择不同的用法时,就可以知道这个字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眼中的关键句是在整个论述中,阐述作者判断的部分,核心是他所下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以及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的理由。但读者眼中的关键句却并不仅限于此,因为有些句子对作者来说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对读者而言却格外吃力,甚至在第一眼看到时并不能完全理解。

问5:当我反对作者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对作者展开批评?

答5:

首先,反对作者其实是一种理想化辩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避免争论时的强烈情绪,当你情绪强烈时,你会觉得自己很有道理;

(2)要列出自己的前提、假设和偏见,否则我们便难以接受对手也有不同假设的权利,这是在给公平地表达机会创造条件;

(3)派别之争中难免会有盲点,应当尽力不偏不倚,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多一点理性,少一点激情,没有同理心的争论更像一场争吵而非文明的意见交流;

在批评作者时,可以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作者知识不足(uninformed);

这是在说作者缺少某些与他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读者在如此评论时应当能阐述出作者所缺乏的知识,并告诉他这些知识如何与这个问题有关,如果他拥有这些知识会如何让他下一个不同的结论。

(2)作者知识有错误;

这是在说作者的理念不正确,其所说的事实或者可能的事实都是错误的,本质上作者是在主张自己并不具有的知识。读者在如此评论时必须要能说明事实,或是能采取比作者更有可能性的相反立场来支持你的论点。

(3)不合逻辑——作者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

这是在说作者的推论荒谬至极,一种是缺乏连贯性,即结论与依据衔接不起来,另一种是作者说法前后矛盾。如果前提非常完整,但结论却漏洞百出,那说明作者的知识有错误。

(4)作者分析不够完整;

这是在说作者没有解决一开始所提出的问题。讨论作者是否实际完成了他的计划,即对于他的工作能否交待的满意度。读者在如此评论时应当能精确指出书中的问题点,否则如此评论毫无意义。

问6:导读和摘要应该怎么使用来辅助阅读?

答6:

导读(commentary)与摘要(abstract)都属于外在阅读,导读的意义在于帮助你解决你读完书后仍然存在的疑惑,倘若先读导读,会让你对这本书产生误解,只能看到导读里提及的内容,而注意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其他重点。此外,先看书再看导读时你会知道导读如果有错,错在哪里,可以避免你受到错误导读的伤害,甚至加深对原书的理解。

上述规则同样适用于摘要,区别在于摘要的目的是告诉你,你想不想或需不需要读这本书。

问7:为什么要对书籍进行分类?对不同类的应该怎么阅读?

答7:

之所以讨论书籍分类,其原因就是“书本所要传达给我们的知识不同,对我们的指导方式也会不同。如果我们要跟随这些书本的指导,那就应该学习以适当的态度来阅读不同的书。”

论说性作品大抵分为理论性和实用性两类,分别对应着“知识”和“行动”,理论性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认为应该做的事。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实用性书籍中多出现“应该”和“应当”、“好”和“坏”、“结果”和“意义”之类的字眼。理论型的作品却常常说“是”,没有“应该”或“应当”之类的字眼。那是在表示某件事是真实的,这些就是事实。此外,质疑某件事的有效性是理论,而质疑任何事的目的,却是实用。

问7.1:如何阅读实用性书籍?

答7.1:

在阅读实用性书籍时时刻记得问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作者的目的是什么?第二,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阅读需要时刻记住的四个问题代入到实用性书籍中就是这样的:

第一,这本书是在谈些什么?一定要了解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要知道他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他想要做些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应当继续作出这本书的大纲架构。

第二,要能够找出作者的共识、主旨与论述。这本是第二阶段的最后阅读的工作,当时这一规则要求你说出哪些是作者已经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但在阅读实用性书籍的时候,这个规则就变为你要发现并了解作者所建议的、达到他目标的方法。简言之,找出作者想要你做什么,并了解他要你这么做的目的。

第三,内容真实吗?理论性的书可以让读者与个人的体验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真实,但实用性的书更多是看你能不能接受作者的宗旨—他最终的目标,加上他建议的达成目标的方法—这要看你认为追求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才是最好的追求方法而定。

第四,这本书与我何干?在阅读一本理论性的书后如果你对那个主题的观点有改变,那你对一般事物的看法也就多少会有些调整。但赞同一本实用性的书,却确实需要你照着作者希望你做的方式采取行动。否则就说明你并不是真的认同作者观点。

但要注意,某些作者提出的结论是非常通用的,但有些作者提出的结论只有少数人能使用(比如作者在书中提出教做巧克力慕斯的文章对一个虽然赞同但没做过慕斯的人并不完全适用)。这时候读者要去区分自己是否属于那少数人所在的阶层。

问7.2: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答7.2:

从原则上来说,有三条原则要把握:

(1)阅读时应以达成某种深沉的经验为目标,不要抗拒想像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2)在阅读时保持被动,让故事贯穿我们,让故事在我们身上活动,做任何它想要做的事,一定要打开心灵接纳它。

(3)在想像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那是逻辑的,不是诗的,二者完全不同。

从具体操作来看,有以下三条规则要牢记:

(1)将想像文学作品分类。要明白自己在阅读诗、小说、戏剧中的哪一种。

(2)抓住整本书的大意。通过用一两句话来说明整本书的大意,在简要地说明剧情后明确作者想要传达怎样的具体经验。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情节指的是其中的架构或场景,而非读者透过作品在心中重新创造的具体经验。情节代表的是整本作品的大意,而整本作品才是经验本身。

(3)发现整本书各个部分是如何架构起来的。在科学或哲学的作品中,各个部分必须有条理,符合逻辑。在故事中,这些部分必须要在适当的时机与规划中出现,你要知道故事是从哪里开始的,中间经过哪些事,高潮是在哪里、又如何发生的,带来的影响又是什么,最后结局是什么。

问7.3:如何深入地阅读和体会小说?

答7.3:

在此。作者提出了阅读小说的诠释规则:

(1)要熟知每个事件与人物的细节。小说的要素是插曲、事件、角色与他们的思想、言语、感觉及行动。这些都是作者所创造出来的世界中的要素。作者操纵着这些要素的变化来说故事。这些要素就是逻辑作品中的共识。

(2)小说的要素与整个表现的场景或背景有关。

读者要知道一切小说中事件的进行,变成其中一个成员,愿意与其中的角色做朋友,运用同情心与洞察力参与事件的发生,就像你会为朋友的遭遇所做的事一样。如果你能这么做,小说中的要素便不会再像一个棋盘上机械式移动的孤单棋子,你会找出其间的关联性,赋予他们真正存活的活力。

(3)融入小说场景,设身处地体验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想象自己加入了小说中的世界,跟随主人公完成这场探险。这些场景或背景,社会的组合,是小说中各个要素之间静态的联系(如同主旨一样)。而情节的披露(如同论述或推论)是动态的联系。

注意:不要太仔细检验这些类似的规则。这些类似的规则就像是一个隐喻或象征,如果压迫得太用力,可能就会崩溃了。

问7.4:为什么要读历史书?应该怎么读?

答7.4:

修昔底德说过,他写历史的原因是:希望经由他所观察到的错误,以及他个人受到的灾难与国家所受到的苦楚,将来的人们不会重蹈覆辙。我们阅读前人的历史,不是因为作者多么精准地描述出在写书之前的那个世界,而是因为作者对后代发生的事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他的书来了解目前所发生的事。

因此,阅读历史的两个要点是: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第二,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阅读历史书要带着以下三个问题:

(1)每本历史书都有其特殊且有限定范围的主题,要关注到作者设定的范围是什么——这本书在谈什么,没有谈到的又是什么。后者决定了我们在批评作者时不能让作者因为他没有做到他本就没想做的事而受到指责。

(2)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历史书中的故事的。要找到作者最为重视的部分,即使我们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但仍可以从中学习到相关东西。

(3)与我何干?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实务面。历史告诉我们人类过去所做的事,也经常引导我们作改变,尝试表现出更好的自我。一般来说,政治家接受历史的训练会比其他的训练还要收获良多。历史会建议一些可行性,因为是做过的事,就可能再做一次,或是可以避免再做。

问7.5:怎么阅读关于当下事件的报道?

答7.5:

首先,要了解当前确实发生了些什么事,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是事实,但还是要努力去了解真实情况。其次,在阅读报道时要通过一系列问题知道记者写作的心态是什么——(1)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2)他想要说服谁?(3)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4)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5)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随后,要问作者想要说服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写给那些“知道内情的人”—你是其中一个吗?是不是写给一小群读过作者的描绘之后能快速采取某种行动的读者,还是为一般人写的?如果你不属于作者诉求的对象,可能就不会有兴趣阅读该书。

接下来要清楚作者假设你拥有哪种特定的知识,或者称之为观念和偏见更合适,许多作者只是为了同意他看法的读者而写书。如果你不同意作者的假设,读这样的书只会使你光火而已。

要问作者是否使用了什么特殊的语言以激起读者的特定反应?读者应该能掌握相关的反应,或至少知道何时会产生这样的反应。

最后,要考虑最后一个问题:你所阅读的这位报导作者真的知道事实吗?是否知道被报导的人物私下的思想与决定?他有足够的知识以写出一篇公平客观的报导吗?

综上,归纳成一句话就是:擦亮你的眼睛!写作当代事件的作者却可能(虽然不见得一定)在希望你用某一种方式了解这件事的过程中,有他自己的利益考虑。就算他不这么想,他的消息来源也会这么想。你要搞清楚他们的利益考虑,阅读任何东西都要小心翼翼。

问8:主题阅读的步骤有哪些?

答8:

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主题阅读的目的,并不是给阅读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问题提供最终答案,也不是给这个计划开始时候的问题提供最终解答,是要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预设立场。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书目。

(2)浏览书目上的所有书,确定哪些与主题相关,并就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你最主要的工作不是理解整本书的内容,而是找出这本书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帮助。你在分析阅读一本书时,你就像是把书当作主人,供他使唤。而你在做主题阅读时,却一定要做书的主人。

(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在分析阅读中要读者和作者达成共识,但现在你面对的是许多不同的作者,他们不可能每个人都使用同样的字眼,或相同的共识。在这时候就是要由你来建立起共识,带引你的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而不是你跟着他们走。

在主题阅读中要强迫作者使用你的语言,而不是使用他的语言。简单来说,主题阅读是一种大量的翻译工作,不是说将一种语言翻成另一种语言,而是要将一种共通的词汇加诸在许多作者身上,无论他们所使用的是不是相同的语言,或是不是关心我们想解决的问题,是否创造了理想的词汇供我们使用。

(3)建立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要以某种形式、某种秩序来说明,以帮助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要是大多数作者都能回答的问题。难就难在我们认为是问题的地方,作者也许并不认为是问题。他们对我们认定的主题可能有相当不同的看法。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在思考如果作者考虑到这个问题的话,那么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时,不能把思想强加在作者脑海中,也不能完全依赖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解说。如果我们真的能靠其中任何一位作者来解释这个问题,或许我们根本就没有问题要解决。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注意:要尽可能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此外,读者不能指望真理存在于某一类问题的答案中。即使找到答案,也是在一些相互矛盾的答案的冲突中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而且有支持自己的确切理由。

因此,就可以发现的真理而言,就我们可以找到的问题答案而言,与其说是立足于任何一组主旨或主张上,不如说是立足于顺序清楚的讨论的本身。我们要依照特定的顺序来提问题,也要能够辨认为什么是这个顺序。我们必须说明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并说明原因。我们也一定要能够从我们检视过的书中找出支持我们把答案如此分类的根据。只有当我们做到这一切时,我们才能号称针对我们问题的讨论作了分析,也才能号称真正了解了问题。

问8.1:主题阅读中读很多书,难以保持中立客观怎么办?

答8.1:

要求对于某些冲突性的观点避免作出明白的真伪判断,并不能保证可以做到完全的公正客观。偏见可能会以各种微妙的方式进人你的脑海中—可能是总结论述的方式,可能是因为强调与忽略的比重,可能是某个问题的语气或评论的色彩,甚至可能因为对某些关键问题的不同答案的排列顺序。谨慎的读者可以不断回头参阅诸多作者的原文,重新再阅读相关的章节。当他想让更多的人能应用他的研究结果时,他必须照原作者的原文来引用他的观点或论述。

读者要能不偏不倚地在各种相对立的问题中保持平衡,放下一切偏见,反省自己是否有过与不及的倾向。

问9:为什么阅读也要走出“舒适区”?

答9:

提升阅读能力的手段其实就是将阅读的书,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就无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一本消遣或娱乐性的书可能会给你带来一时的欢愉,但是除了享乐之外,你也不可能再期待其他的收获了。

问9.1: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是好书?

答9.1:

判断一本书是否足够好,就看你重读时书的内容是否有变化。

差书在你重读时你会感觉它变少了,因为在这个阶段你的心智成长了许多,头脑充实了,理解力也增进了。这样的重读,无疑是让人失望的。

好书在你在重读时会发现这本书好像与你一起成长了,你会在其中看到新的事物——一套全新的事物,那是你以前没看到的东西。你以前对这本书的理解并不是没有价值(假设你第一次就读得很仔细了),真理还是真理,只是过去是某一种面貌,现在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是因为在你最初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的层次就远超过你,现在你重读时仍然超过你,未来很可能也一直超过你。伟大的书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

问10:阅读过程中还有哪些告诫?

答:

(1)许多人认为他们知道如何阅读,因为他们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但是他们经常在错误的地方暂停,慢慢阅读。他们会为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而暂停,却不会为了感到困扰的句子而暂停。因为想在阅读中获得理解的话,要追寻的不是新奇的感觉。

(2)争议是一个教导与受教的过程:在争论的过程中一个人应该准备好改变自己的想法,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要永远先想到可能自己误解了,或是在某一个问题上有盲点。在争论之中,一个人绝不能忘了这是教导别人,也是自己受教的一个机会。

(3)如果你说你读懂了,而你却找不出证据来支持任何一个批评点,你可以表达你不喜欢作者的结论,但不能说自己在反对这一结论。

(4)阅读时一定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利用它”。

(5)为了讯息而阅读,就像为了娱乐阅读一样,没法帮助你心智的成长。也许看起来你会以为是有所成长,但那只是因为你脑袋里多了一些你没读这本书之前所没有的讯息而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