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周原文艺(大阅读」吴克敬:太阳沟里太阳笑)

句子大全 2023-07-08 05:04:01
相关推荐

吴克敬,男,1954年生于陕西省扶风县。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主席。中篇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曾获“禧福祥杯”《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奖。

《太阳沟里太阳笑》

文/吴克敬

太阳是会笑的呢。

特别是在太阳沟里,当我们带着使命走进誉为甘南第一村的太阳沟村,我不由自主地抬头向着高天上的太阳看了一眼,随即敏感地看见,蓝得如洗的天空上,那颗高悬着的秋阳,的确是笑着哩!我定睛看了一会儿,知觉藏区高原上的太阳,与我生活的故土上所能看见的太阳,真的是不一样呢。我生活的八百里关中平原,谁敢目不转睛地朝着太阳看?可能的情况是,只看一眼,就会使自己的眼睛顿然灼伤一般,低下头来不敢看了。但是太阳沟里的太阳,却可以仰起头来,睁大了眼睛,眨也不眨地看哩。我好奇地看了一小会儿,这就看出了太阳的笑。

太阳笑得坦然,笑得快意,笑得自在。

这该是太阳沟和生活在太阳沟村百姓的福气了。金秋的日子,艳红的秋阳,就那么和煦地照耀着太阳沟,让太阳沟显的那样的明媚,我就顶着满脑袋的秋阳,随着采风团的同仁,走进了太阳沟。在此之前,即有一份夏河县委宣传部整理出来的资料,发送到了我的手上,让我提前知晓,作为自然村的同意沟,地处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结合部,既有农耕文明的特色,又有畜牧文明的特点,是内地人进入藏区的第一个自然村落,独享“甘南第一村”的美誉。走进他们村来,还没有能与村里的百姓拉上话,而我内心一首幼年时的歌谣,蓦然冲到了我的舌尖上,使我不能自禁地轻声吟诵了出来:

太阳走、月亮走;

月亮跟着太阳走。

太阳落了月亮升;

月亮落了太阳升。

在我吟诵出这首歌谣的时候,恰有以为陪同我们的当地人走到了我的面前,很显然的是,他听出了我的吟诵,就驻足在我的身边,与我拉起了太阳沟故事。让我知晓太阳沟所以有个这般诗意的名字,就在于生活在太阳沟村里的藏族同胞,相信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对面的大山顶上露头出来,最先照耀着的就是他们村。他们因此毫不含糊地,就把他们村庄居住的山沟沟,叫了太阳沟,并世世代代地叫着,越叫越响亮,越叫越出名……特别是近些年来,他们在脱贫攻坚的热潮中,依托太阳沟的地利优势,全力打造乡村旅游标杆村,迅速实现了休闲娱乐、度假观光、美食康养、婚拍采风为一体的乡村建设新风貌,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大目标。

不是很深的太阳沟村,有83户,3831口人。他们群策群力,守望相助,为了他们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富裕起来,在带头人铁尖木措的带领下,卓有成效的实施了多项乡村发展措施。他们2017年时,即结合三变改革,也就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把全村群众纳入集体发展的框架内,不让一位群众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落伍。在此期间,他们有规划,按步骤修建了藏式凉亭11处,架设木制小桥5座,建成沿山栈道1100米,大型观景台2座,保证游客登上他们统沟的高处,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每一处景致。在此基础上,新铺的沥青旅游大道,曲曲弯弯,串联起了星罗棋布,掩映在绿树丛中27座小木屋。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迅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2019年时,集体收入就达到了160万元,户均分红8000元。

在那一串靓丽的数字面前,让我不禁走了一会儿神,仰头向着天际望去,感觉高远天的空上,和天空上的太阳,不像我生活的关中平原,天空没有他们太阳沟里蓝,太阳没有他们太阳沟里灿。既便如此,我也不能嫉妒,只是觉得他们太阳沟村的人,对人类共有的太阳,在理解上要高标一些,清楚享受蓝天的纯净,懂得沐浴阳光的温暖。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心有蓝天,人生才会坦然从容。丽日普照,万物方能葳蕤长青。

我走神的大脑,渐渐地恢复了思考。因为思考,居然我一个不会写诗的人,蓦然有首诗一样的句子,从我的喉咙里喷破而出,我是不能不写出来了:

命中注定,太阳的一生都在炼狱中。

不过它乐观敞亮,

从早晨露出头来,到傍晚隐身而去,

留给人的唯有一张亲切的笑脸。

笑对霜风雨雪,还有雾霾尘埃,

笑对艰难险阻,还有诟病伤害,

笑是力量,笑是武器,笑是心里的甜

蜜。

给我的小诗起个什么名字呢?就叫《太阳沟里太阳笑》吧,我是这么想了的,想着在太阳沟里上上下下的走,走过了几处藏族建筑风格鲜明的农家院子。这些院子都已做了部分的整修,他们的整修是科学的,是尊重原有建筑风貌的,整修出来是要做民宿用的……我一个院落一个院落的走着,最后走进了铁尖木措的家里,他把他的家,也已整修成了一处为游客服务的民宿。

身材高俊的铁尖木措,一副标准的藏人形态,脸色黑里透着红,红里透着黑,给我们介绍他的家,发出的声音,仿佛洪钟在鸣响。他说他年轻的时候,鉴于太阳沟村的穷贫,便仗着自己一身不错的藏族建筑手艺,义无反顾地走出太阳沟村,走去了离家千百里的青海省,在那里的工地上给人没日没夜的打工,积累下了深厚的市场经验,就又义无反顾地独立门户,拉起自己的队伍干了。他那么干了二十来年,挣下来一份不薄的家产,这便返回太阳沟村来,与村里的父老乡亲们,为他们太阳沟村的成长奋斗了。

铁尖木措对我们的介绍是轻松的,但我看得出来,那个“成长奋斗”的过程,一定不很轻松。

轻松不轻松,都已为他们太阳沟村鲜亮的姿态,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2012年时,他们太阳沟村既已获得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样板村称号;2015年又被甘肃省评为美丽乡村示范点;2018年还又获评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这些荣誉称号的获得,既是对他们“乡村振兴梦”的一种肯定,更是对他们太阳沟村为游人向往的一种宣示。我在铁尖木措家里看到的,与在他们村看到的所有家庭一个样,深感藏族同胞的建筑审美,以及建筑实践,可是太叫人要折服了呢。

他们不论新厦旧屋,在建筑用材上,都非常环保,使用的不是原木,就是原石,全然原生态的模样。

再是色彩的用运,又都十分自然,绝不会人为刻意的大红大紫,或者大绿大黄,自然是什么色彩,他们就选用什么样的色彩,让他们的建筑,于他们生长的太阳沟,和谐自然融为了一个整体,看上去特别的赏心悦目,特别的优雅恬静……他们还顽固地坚守着藏式建筑特有的传统格局,门与窗,是雕花的样子,梁柱和拐弯抹角的地方,做为配饰的东西,也是雕花的样子;还有室内的墙面,也很好的使用着他们使用惯了混合土泥墙。建筑上的色彩用运,甚至完美地表现在了他们的服装与服饰上,亦然特别的舒适耐看。

我为此是要感叹了呢,感叹藏族同胞对于色彩的感受,可是大有我们学习的呢。

从铁尖木措的家里出来,按照计划,我们是要离开太阳沟村了。那辆崭新的考斯特,轰鸣在他家的门口,我们采风团一行鱼贯地上到车里,与车窗外的铁尖木措和当地陪同的人,相互挥手告别。我在告别中,又恋恋不舍地朝他们家的方向看了去,我看见了铁尖木措的小外孙。他的小孙子超不过五岁的样子,在我们来他们家的时候,他就在门外专注于一项不是他那个年龄的劳作,我们要离开了,他居然还那么不动神色地专注于他的劳作。他在劳作什么呢,是在垒砌一道小小的水渠吗?

对了,他就是垒砌一道小水渠,因为此,他的手上脸上,就都沾染上了些许泥土。但那泥土掩盖不住他脸上洋溢出来的太阳色,红红的,亮亮的,他在笑,太阳也在笑。

哦,太阳沟村里笑着的小太阳啊!

2020年10月8日西安曲江

周礼扶风《周原文艺》祝您生活愉快!

人文扶风新篇章,邀您共同谱写!

传播扶风声音,讲好扶风故事。“周原文艺”微信公众号面向社会征集优秀原创作品,体现周原扶风风土人情,弘扬真善美。欢迎您踊跃投稿!同时,希望您对我们多提意见、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邮箱:ffxzjxh@163.co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