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施蛰存与鲁迅笔战 鲁迅逝世20年后(他“负荆请罪”成文坛佳话)

句子大全 2023-07-09 03:57:01
相关推荐

为青年人推荐好书,引起一场长达近2年的笔战

1933年10月,《申报·自由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感旧》的文章,该文主要讽刺文坛中的复古现象,作者是“丰之余”,讽刺的对象正是时任《现代》杂志主编的施蛰存先生。此文一发,一场将近两年的笔战便展开了。

正是这场笔战,将“丰之余”与施蛰存的关系推向决裂。直至“丰之余”逝世后,施蛰存专门撰文追悼,方才消除了文学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丰之余”是该文作者的笔名,在民族危机的年代里面,文人发声往往不以真名示人,这个时候笔名就起到了巨大作用,有些人的笔名还不止一两个。而《感旧》一文的作者便有很多笔名,他的另一个笔名,直至今日很多人都熟悉,便是“鲁迅”。

那么这场笔战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这便要回到1933年9月,施蛰存先生应邀,为上海《大公报》青年读者推荐书籍,施蛰存当时推荐了《庄子》《文选》,并说明“为青年文学修养之助”。

当时,新文化运动之风正盛,新文学与旧文学也是几乎到了泾渭分明的地步,人们看问题不免过于偏执。大力推行白话文的鲁迅先生看到之后,觉得施蛰存有点想要复古,于是以“丰之余”为笔名,撰写了《感旧》一文,用以讽刺热衷复古的那个群体。

施蛰存看到这篇文章后,心里面左不是,右也不是,总感觉鲁迅先生是专门针对他,于是也写了一篇《<庄子>与文选》一文回击。一来二去,二人竟笔战了近两年之久。

在这场论战中,鲁迅将古文的推行讥讽为“遗少风气”,而施蛰存自然而然成了“遗少”。

“遗少”原指朝代更换之后,仍然怀旧的青年人,用到此处,寓意不言自明,施蛰存先生自然不高兴。

随着笔战越来越激烈,“遗少”又转变为“恶少”,可见鲁迅先生是有多坚决了。

双方“论战”各计8篇,直持续到1935年六月份,各执观点,互不相让,导致二人关系逐渐疏远。第二年,鲁迅先生就去世了。

鲁迅逝世二十年后,施蛰存“负荆请罪”,成文坛佳话

本来事情到此就该结束了,鲁迅与施蛰存看似相互对立,已成定局,然而二十年后的1956年,施蛰存写了一首诗向鲁迅“负荆请罪”,剧情忽然翻转。

该诗题为《吊鲁迅先生诗》,诗中说“我志在宏文,公意重儒效”,分析笔战的前因后果,总结说两人的革命目标是一样的,只是途径不一样,一时间成了文坛佳话。

这首悼念诗通篇都是古体,诗并序一共386个字,光序言就有185字,占了将近一半篇幅,可见较为慎重。

诗中也提到笔战时鲁迅“青眼忽然白,横眉嗔恶少”,读来颇为感慨。在施蛰存心中,一直尊敬鲁迅先生,只是文人论战,总是要争出个所以然,大家心气都比较高,相互看不到自己的缺陷,看不到对方的初衷而已。

诗人陈兼与先生看过这首诗后,说施蛰存与鲁迅“生虽割席,死而负荆”,是高度看好这首诗的。

“文人相轻”,是人们对文人的误解?

关于施蛰存与鲁迅的笔战,有人说是文人相轻的一种体现,我们接下来谈一谈“文人相轻”这个话题。

文人中历来有“文人相轻”的说法,即是说文人之间经常相互看不起,但其实“相轻”的根本原因,是一种自我心理作用。

一个人若是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别人的观点但凡与自己有区别,便可能是错的,由此产生出一种轻视别人的心理作用。

这种心理容易导致自己心高气傲,给人一种“目空一切”的感觉,但是这种心理并非文人所独有。事实上,文人之外的大多数人,都有“相轻”的心理作用。

打个比方,我有一位朋友在某单位上班,负责档案工作,他最近遇到一件事,因他办公室有档案装订机,某部门员工想过来装订档案,抱着一沓杂乱的档案过来。

我这朋友好心提示,让把订书针取掉,叠整齐一点装订,他一听感觉是在说他没整理好,而他自己认为已经整理得很好了,当即吵了起了。

本来我朋友是担心订书针对档案装订机针头有所损伤,但是没来得及解释,就被对方劈头盖脸责备,这位工作人员当时就是一种“相轻”的心理,他当时的状态就是听不得别人意见的。这样的人并非文人,但是“相轻”的心理特别重,所以并非只有文人“相轻”。

但是“文人”这个身份在以前是很受瞩目的,“文人”与“相轻”合在一起,就更让人印象深刻了。

从施蛰存和鲁迅的的情形来看,二人在笔战的过程中,施蛰存虽然心里有结,但他还是一位就事论事的人。

若是看不起鲁迅,笔战期间就不会在他主编的杂志《现代》上,帮鲁迅发表文章了。鲁迅批判复古,而施蛰存只是推荐《庄子》《文选》等文章,只是希望青年人从中获取营养而已,只是没料到笔战的发展越演越烈罢了。

施蛰存研究唐宋诗词,理论深厚,著有《唐诗百话》 等理论书籍,《唐诗百话》是应上海古籍出版社组稿邀请专门编写的,是学习唐诗的入门参考书,见解独到,很有价值,给大家推荐一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