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位冷门诗人在雨夜写下这首词 通篇无一雨字(却句句都在写雨)

句子大全 2023-07-11 06:01:01
相关推荐

在唐诗宋词中,写雨的作品有很多,可以说翻开一本唐诗与宋词的选集,必然能够从中找到多篇“雨声如注”的经典之作。诗人们往往喜欢在雨中寄托自己的的愁绪、惆怅以及乡思之情。在雨诗中尤以杜甫和李商隐的诗最为出名:

其中据不完全统计,在杜甫的诗中有“雨”存在的就有246篇,而李商隐诗中有关“雨”的意象也有73篇之多。除此之外,但凡是谈到“雨”诗,我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由于在这样的一种轻柔的自然景象,在如此柔情蜜意的情境中,诗人往往抒发的感情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向,尤其是作者常将自己的直接感受、体验、心态等注入到这样一种中国文学传统抒情载体之中,描绘着与其他作品截然不同的意境与唯美景象。因此,写雨可以说是最能考验一位诗人笔力的意向之一。一个诗人究竟在诗词创作中水平如何,最重要的是看一下他的写雨之作。

那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就被李清照描绘得充满着沁人心脾的力量。

今天小赫赫要为大家分享一首冷门诗人笔下的热门诗作——万俟咏的《长相思·雨》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万俟咏,本来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小文人,平生存词共27首。由于屡试不第而羁旅异乡,在几近灰心之时,在一个难眠的雨夜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自己的早期成名之作。全词最大的物点是:通篇无一雨字,却句句都在写雨。

万俟咏在作词的时候喜欢去模仿柳永,其余作品的创作水平都没有像这首《长相思》那样,在词风以及意境的描绘勾勒上超过柳永的一些词作。在这首词中写万俟咏运用一种极具含蓄深沉的笔法将自己的雨夜中的失眠之愁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整首词意境唯美,读后有如诗人的愁思直接传送到了读者的心中一样。

上阙:无雨无愁无眠夜,一人一灯一夜凉

本意:外面的雨一声声地传入了我的耳朵中,院里的芭蕉叶在雨中噼里啪啦地响着,无眠的夜晚注定是漫长的,我一个人在屋里呆坐着,面前只有一盏同样孤独的灯。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一股愁绪用人心头,我这一生为何会活成了这个样子呢?

上阙作者即用两组叠词“一声声,一更更”,从听觉感受上将一个愁意满满、淅淅沥沥的雨夜描绘了出来,这样的开篇可谓是独具一格,奠定了整首词的愁苦之基调。上阙中最高妙的是虽然没有出现诗人自己的身影,但是窗外的芭蕉叶、一盏孤灯将窗外的暗和冷,窗内的暖和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同时说明了诗人本身已经在这“一更更”的漫漫长夜中失去了睡觉的兴致,必然诗人是在犯了“愁”病!虽然没有“雨”、“愁”,更没有诗人的出镜,但是读者仍旧可以从上阙中字里行间体会到诗人在雨夜的这般愁苦之情。

下阙:心内情愁耳中雨,一任阶前滴到明

本意:由于一夜的无心睡眠,在床上的辗转反侧之间,原本想在梦中暂时逃避一下都成了一种奢望;再加上窗外的冷雨一刻不停地下着,心理的愁情被不断地触发,这场雨真的是“烦人”,它不管我爱听不爱听,自顾自地下个不停,慢慢地天亮了,我依旧没有睡着,这雨仍旧在滴滴答答地下着。

诗人在下阙中,对窗外的这一场雨表现出了极大的厌烦之情,将自己的愁全部怪罪于这场雨,这是典型的寄愁于景写法,实际上,雨有错吗?没有!愁的、错的都是词人自己而已。他本身就是一个“愁人”,在遇到任何能够触动心内愁思的外界条件均可能成为他愁的源泉!诗人一生多次落第,愁意难消,此时的长夜无眠夜只能怪夜雨无情,这一句与李煜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句中的一江春水来讲无量之愁写成有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下阙中,最惊艳是最后一句:空阶滴到明,其中一个“空”字写的仍然是愁。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一夜无眠,而是从侧面描写着这雨下了一夜直到天明,如果诗人睡着了,他是不可能直到这雨究竟何时停的!这样上阙与下阙之间相互呼应,将听觉感受与听雨之人的内心描写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毫无痕迹,突显出了诗人高超的运笔功力!

纵观全诗,没有出现任何关于雨之形、雨之状、愁之容、愁之貌的字眼,通篇都是诗人在听雨,但是这样的写法反而更加使得在声声雨、点点愁滴入了读者的心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