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苏轼的一首七律 首句就富有深意(辛弃疾读了也拍手称赞)

句子大全 2023-07-13 03:28:01
相关推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歌赋源远流长。正如古人所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北宋文学家苏轼从小勤奋好学,不仅熟读儒家经典,而且对李白、杜甫等人的诗篇倒背如流。所以每当自己进行创作时,就会语妙天下,如有神助。

苏轼的很多作品都是脍炙人口,他的诗风豪迈、行文流畅,诗文似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不仅苏门四学子受益匪浅,而且也让后世的许多才子纷纷效仿。下面介绍苏轼的一首七律,首句就富有深意,辛弃疾读了也拍手称赞。

次韵蒋颖叔北宋:苏轼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江上秋风无限浪,枕中春梦不多时。琼林花草闻前语,罨画溪山指后期。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诗的大意是:月下的惊鹊还未觅到可以栖宿的树枝,一叶扁舟就携带着水中的身影飘然前行。秋风乍起,掀起一阵巨浪;不胜酒力,却在枕上做起了春梦。

依然记得琼林宴前的亲切话语,但归隐山林却为时尚早。先生不敢因为鸡黍之约,而耽误对方的前程。朋友年富力强,正是为国效力的好时候。

苏轼离开黄州后,奉诏赴汝州就任。他一路沿江东下,顺便到了金陵与王安石会面,诗人还欣然接受了对方的卜邻之约,并开始筹划在江南谋生。一些朋友也希望他向朝廷上表,改换一个安置地方,留在江南。

先生考虑再三,终于选择常州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因为他在杭州任通判时,曾在宜兴买地,还购置了一座小农庄。如果自己可以去那里任职,既有住所,又有田地,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再无后顾之忧,也可安稳地做一个田舍翁。

苏轼打定主意之后,就带着家眷缓缓北上,同时写了一篇奏呈,希望朝廷恩准他的要求。皇帝很给苏轼面子,虽然有人阻拦,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苏轼得到诏令后欣喜若狂,以为从此之后,可在江南悠闲地度过后半生了。

其实苏轼很早就与常州结下了缘分,苏轼进京赶考、中了进士之后,就出席了琼林宴会,并认识了出生于常州的同年蒋颖叔。虽然对方比自己大了十几岁,却交流甚欢。

此后他们各奔前程,但蒋颖叔一直非常钦佩苏轼的才华,还在写给苏轼的信中,饶有兴致地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希望苏轼有空可以去游访。看到他的介绍,苏轼就欣然赋诗,表达了他的感慨。

诗的开篇抒写自己像一个受惊的鸟鹊,不仅无枝可依,而且经常漂泊不定。“影自随”三字,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经常处于困境,无人过问,形影相吊,还经常饿着肚子写文章。

作者时而在风雨中跋涉,时而于酒醉后酣梦,也尝遍了人生的各种味道。诗人不怕吃苦受累,却羞愧因为自己,而连累了妻儿老小到处漂泊。

后四句描述自己与蒋颖叔的事情,苏轼依然不忘他们的鸡黍之约,但此时对方政绩突出,正得到朝廷的重用,职位也不停地晋升。而诗人却不断地被贬谪,他不愿因为自己,而耽误他的远大前程。

被贬后苏轼的梦想破灭,而退隐田园、躬耕自给的愿望却逐渐强烈。于是他又想起了鸡黍之约,以及那帮莫逆之交的朋友。苏轼率全家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令他朝思暮想的那片土地。徜徉在青山绿水间,先生心情愉悦,不仅游遍了常州城,而且还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苏轼的这首七律抒写委婉,却充满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作者以惊鹊自比,感慨半世流离,虽然向往恬淡生活,却又不愿搅扰朋友,更不想因为自己而连累他的前途。

南宋杰出词人辛弃疾有一次读到这首诗,立即被首句吸引,不仅拍手称赞,而且还记录在笔记中。后来还在他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如此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也算是对前辈的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