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服饰文化的语言

句子大全 2023-07-13 06:34:01
相关推荐

1.服饰文化的语言——麻

“麻”的金文字形,是个会意字。

上部是“厂”,表示屋檐形,其内不是“林”字,而是挂着的一缕缕的纤麻,晒干才能用。

麻的本义,是可做绳索的大麻。

麻文化作为东方服饰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经历了一万多年的历史,麻的发现、运用居天然纤维(麻、丝、毛、棉)之首。

据史书记载,4000多年前,我国大麻的种植已遍及全国,大麻生产在古代社会占有重要地位,用途十分广泛。

粗大麻衣称为布衣,长期为低层百姓和军队所用,以致“布衣”成了百姓的代名词。

苎麻现今分布在世界各地,使用面很广。但世界上80%的苎麻生长在我国的南方,因此这种植物常被誉为“中国草”。

《四时田园杂兴》其中的一首: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代诗人范成大描写的这首田园诗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描写劳动场面。《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2.服饰文化的语言——桑

“桑”(sang),甲骨文形体,

象形字,像桑树形,上部为树冠,下部有树根。

河姆渡文化蚕纹牙雕器

关于“种桑养蚕”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一个春天,

一位少女在桑园养蚕时,碰到黄帝。黄帝看到她的身上穿着一件金色彩衣,闪着轻柔、温和的黄光,地面上堆着一堆蚕茧。黄帝就问少女身上穿的是什么,少女就说了种桑养蚕、抽丝织绸的道理。黄帝听后,

想起人们还在过着夏披树叶、冬穿兽皮的生活,感觉这是一项大的发明,能让人民穿衣御寒。他就与这位少女结为夫妻,让她问百官和百姓传授种桑养岙的技术。这位少女就是黄帝的正妃嫘祖。

一件雕琢成的形态逼真的玉蚕

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

周代,种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

据统计,1000条蚕从幼蚕到吐丝作茧,需吃约20kg的桑叶,才能吐500g的丝。

晋朝《采桑图》 (魏音慕砖)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县城的中心,有一高不过一丈、宽不足八尺墙头有城垛、城门有石碑镶嵌的小城,城中国一株汉代古桑,故名“汉桑城”。

相传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驻军新野,请诸葛亮为军师。诸葛亮宽仁爱民纪律严明,深得百姓拥护。某日,关羽因一心阅读兵书,疏忽了拴于门前桑树下的马,那马啃坏了房东的桑树。

诸葛亮得知此事后,立即治了关羽的罪,并罚其另植- -棵桑树,作为对房东的赔偿。此桑树相传即为关羽所植。民间传说或许有后人附会之处。但此桑树确属2000余年之古物,是我国种桑养蚕悠久历史的见证。桑树的形象在古代艺术品中频频出现,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哦!

3.服饰文化的语言——丝

“丝”(si)字有点像是毛线,简化字跟甲骨文差别比较大,繁体字写作“絲”,就很相似了,是一个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就是把两小把蚕丝扭在一起之形。本义就是“蚕丝”。

丝是蚕在结茧时所吐出的一种液体,由丝蛋白和丝胶遇到空气凝固而成。丝的性能优良,韧性大而且弹性好。一条蚕可吐丝长达1000米左右。

养蚕缫丝、丝织刺绣,成为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劳动。蚕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并引起全世界的震动。缫丝织绸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考古资料证明,我国的丝织技术至少有5000年历史。品种有绸、缎、绫、罗、绉、纱、绢、绡、丝绒等,质地精美,绚丽多彩。

我国古文化象征之一的丝绸,具有轻盈、舒适、光亮等神奇特性,其以卓越品质、精美花色和丰富文化内涵闻名于世。我国丝绸种类多、绣工巧、织造技术高超图案精美,曾不断向外输出,对世界纺织技术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在世界上一直享有盛誉。

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称我国为“丝国”。

西方学者考察,公元前5世纪希腊艺术中一些雕塑女神所穿衣服都是柔软精细的丝质面料,由此考证在公元前5到6世纪,我国丝绸已经传至地中海沿岸国家。因此,我国丝绸不仅是一-种服装面料,同时它代表着我国古代的文明和服饰文化,为早期世界服装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服饰文化的语言——玦

“玦”( jue),“U"像玦形,为环形而有缺口之玉璧,以两手持之会意。玦是指一种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器,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之一。

有人认为玦与“诀"同音,表示与死者永别,该是死者的专用品。

玦有两个同音字,即“决定"的“决"和“断绝”的“绝”。春秋战国,

玉玦是一个人遇事果断的标志。汉代,根据它“有缺”器形赋予它新的功能,即“赐环则还,赐玦则绝”。

“玦” 为决裂、决绝往来的象征物。玉玦的用途,

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一是耳饰;二是佩饰;三是殉葬品。

玦与环相对,“环”通“还”,为和好的象征物。

古人由于意见不合、立场不同产生矛盾,赠玦于对方表示断绝来往;

若要和好就赠环于对方表示和好。

玦器身虽小,功用却很大,不容忽视。

5.服饰文化的语言——巾

“巾”(jin)字,象形。甲骨文字形,像布巾下垂之形。

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彩帨是清代后妃、福晋、夫人所用佩巾,用时佩挂于朝褂的第二颗纽扣上,垂于胸前。

北宋张俞《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汨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弃蚕人。”

古人以左为贵,男子出生后要在门左挂一张木弓,女子出生后则在门右挂一条佩巾。既用来表示男子的阳刚和女子的阴柔,也预示着男女双方在家庭的基本分工和基本职责。

由此也可以看出,诞生习俗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人丁的繁行和家族的延续是中国人价值观中最重要的部分。

宝兰绣花手帕手帕即汗巾

(既可用以拭面擦手,又可作为腰间)

悬挂标志物之功用:一.则报喜:二则避邪镇恶,保护产妇和婴儿不受邪魔之侵害。

在古代,佩巾是女子为人妻的一种标志。女子出嫁的时候,由母亲将佩巾系在女儿身上,称为结缡,以示女子将嫁于他人为妻,将要侍奉公婆,要严守妇道,告诉她要遵守各种礼仪,不能违反。

巾,后来还有“头巾”的义项等。

古代诗文中涉及巾时,有关男子的多指头巾,有关女子的多指佩巾、手巾。

6.服饰文化的语言——婴

婴在现代泛指婴孩,不论男孩、女孩都包括在内。

然而在古时,这两者之间有严格的区别:凡出生不久的孩子,女孩称“婴”,男孩称“孺”或“儿”。

为什么女孩为“婴”呢?“婴”,本为会意字,上部是“贝”,下部是“女”,表示妇女颈上挂着由贝做成的装饰品。贝在古代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珍贵之物,除用作货币外,很长一段时期,贝等软体动物的介壳一直是人们制作颈饰的首选材料,妇女们把它们串起来挂在脖子上作为装饰。所以,“婴”本义即指戴在女人脖子上的串贝颈饰。

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就开始佩带饰品,其中,颈饰是目前发现最多、制作最精美的饰品。到新石器时代,人们以海贝、螺介、骨、牙、石、玉等制作串饰及项链作装饰,就更为普遍了。在一些遗存中发现,古代先民佩挂贝饰,似以女性为主,这种现象估计与当时的社会地位有关,尤其在母系社会,男子常处于女子的从属地位,生活待遇不如女子优越。

常见的长命锁是领饰的一种, 又称“长命索”“百家锁”。起源于古代“长命镂(缕)”或“百索”。

古代江南地区,在端午节以五彩带结成各种形状,系于手臂,用以辟邪,名曰“百索”。以后五彩带演变为“珠儿结”。明代以后,逐渐成为幼儿最普遍的一种颈饰。

7. 服饰文化的语言——发

“发”(fa),甲骨文形体,象形。

头发作为人体生命物质的一部分,也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服饰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汉族人的头发一直被当作生命荣誉的一部分,珍惜异常。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柔顺纤维物质上,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世说新语》记载了“截发留宾”的故事:

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有一次到陶侃家找地方住宿。当时,冰天雪地已经好多天了,陶侃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他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来想办法。”湛氏的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换到几担米。又把每根子都削下一半做柴来烧,把草垫子弄碎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连随从们也不欠缺。

在华夏民族,一直视一头青丝为性命,决不轻易动刀修剪。陶母剪发完全出于自愿,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头发中的爱情故事同样迷人。

在我国古代,作为爱情的象征,再没有比头发更能见证两个人曾经有过的恩爱。“结发夫妻”讲的就是忠贞不渝的爱情,汉苏武出使匈奴,

临行时作《留别妻》诗与妻子道别: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结发”来源于古代婚礼中的一项习俗,称为“结发礼”。在结婚仪式上,新郎、新娘饮交杯酒以后,男左女右坐在床前,各取一缕头发,

结成同心结样式,抛于床下,这样,仪式才告完成。以秀发相赠是古代女子别样的深情。

《杨太真外传》记载:

杨贵妃第二次被唐明皇逐出官后,剪一缕头发让太监转交唐明皇。唐明皇见后心恸不已,结局自然是和好如初。

8.服饰文化的语言——须

“须",象形 。从“页",从“多”。“页”表示头:“多”表毛饰,

指人面的毛。“须” 的本义是胡须。胡须是男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汉时期,男性面部装饰遵循凸现和修饰男性特征的美学原则,以此来展现男子的阳刚之美。浓密而修剪整齐的须眉是人们心目中美男子的重要指标。

古代以男子浓眉密须为美,以“须眉男子”指男子汉大丈夫。

为什么称男子为“须眉"呢?

有一种解释是:须是男子所独有,眉毛则是男女皆有的。古时男子以须眉浓密秀丽为美,而只有男子的须眉才浓密,所以将“须眉”作为男子的代称。原来,古代妇女有剃眉的习惯,剃去眉毛后再画眉。而画的眉毕竞不是“真”的,看起来有而实际上无。这样,眉也可视为男子“独有”之物。男子就被称为“须眉”了。

胡子是个总名称。细分起来,嘴上面的叫“髭(zi)",在面颊两边的叫 “辑”,在下巴底下的才叫“须”。但习惯上并不认真区分。

虽都是胡子,我国的样式和外国的样式不相同,各个历史时期不一。

据鲁迅先生考证,我国古代的胡子,样式是两边向上翘起;元、明之后才向下拖。战国人胡子像倒过来的菱角,向上翘一点;西汉人胡子是长长的左右两撇;隋代,依据身份把胡子梳成不同的辫子。而今在古装戏中见到的胡子都向下垂,想来统统是元、明以后的面貌了。

9.领、袖和领袖

无论中外,衣领衣袖都是服装的基本部件。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发生不同的故事,所以中国人心中的领袖在服装概念之外,还形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蕴意。领袖逐渐成了令人敬仰的领头人。领和袖作为服装部件,古人分别做过阐述。后来领袖二的合并,演变,也是以此为基础。

领的含义以及引申

“领”字的原始含义是脖子。比如《诗经.卫风.硕人》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这里的“领”字,就当脖子讲。后来,这个字发生了变化。

汉代经学家刘熙的《释名》当中说:领,颈也,以壅颈也,亦言总领衣体为端首也。这句话首先确认了诗经里的领就是脖子的说法,然后又说作为衣物的部件,是用来围合脖子的,最后说是一件衣服的开头部分。所以古代的“领”字可做量词用,“一领”衣,也就是今天的一件衣服。

后来,在这些含义的基础上又做了引申。如晋陶潜《闲情赋》当中说: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可见,衣领与头脑联系在了一起,跟地位和智慧挂上了钩。

袖的含义及引申

同在《释名》当中,刘熙是这样解释袖字的: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古代的袖子,一般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缝接于袖端的边缘,称为祛;二是由袂向内到肩腋部分,称为袂,最初多指古代大袖的下垂部分,后来也用来表示整个袖子。今天所谓“联袂”,就是手拉着手,衣袖挨在了一起。同样由于神包裹着手臂,就与手段联系在了一起。比如“长袖善舞”

领袖的原始含义

《庄子.徐无鬼》一句话: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这句话当中的“郢人”,在《汉书音义》当中解释为“獿(nao)人”。关于“獿人”,汉代的经学家服虔在《庄子集解》讲述了一个故事:

獿人,古之善涂塈者,施广领大袖以仰涂,而领袖不污,有小飞泥误著其鼻,因令匠石挥斤而斲之。古代的獿人,善于用泥来涂抹房顶。干活的时候,穿着广领大神的衣服,仰面操作,领袖都不会弄脏。偶尔有小块的飞泥粘在鼻子上,就让另外一位匠人挥起板斧削下来,“唰” 地一声,泥被削掉了,而鼻子没有丝毫损伤。可见这位匠人技艺之精湛。于是有了一个成语“匠石运斤”。在这里,领袖二字虽然连用了,但承载的却是前面广领大袖的含义。

文化含义的注入

司马昭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后人称他为晋文帝。他有一位大臣名叫魏舒。每次朝会之后,司马昭都会目送魏舒走出很远很远,然后满心感慨地说: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晋书.魏舒传》于是,“领袖”一词,就从原来服装上的部件名称中,引申出了新的内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