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孩子说话晚 父母不要太过焦虑(应先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规律”)

句子大全 2023-07-14 03:41:01
相关推荐

都说“贵人语话迟”,面对迟迟不肯说话的孩子,父母真的是又着急,又手足无措,不少父母用尽了很多的办法,最后还是得“顺其自然”的等待孩子自己开口。

其实父母最应该了解的是,孩子为什么不开口,为什么说话晚,知道了原因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孩子说话太晚,背后的原因值得父母深思

孩子说话晚,是很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并不是一个原因的结果,父母可以考虑多个因素,再去想对策。

父母不爱表达,接收不到孩子表达的信号

孩子不说话,首要原因要考虑父母是不是性格内向,本身不愿意表达,和孩子的互动少,尽管孩子已经着急得咿咿呀呀,父母也只是敷衍了事,不会有过多的回应。

孩子咿咿呀呀就是开始说话的信号,这个信号一般出现在9-12个月,早一些可能在8个月就出现,而此时,父母如果不回应,不理会,孩子觉得没意思,可就不会再说,甚至自己和自己玩,缺少和父母的沟通,慢慢地就不会在“说话”了。

父母太了解孩子,一呼百应

孩子在12个月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指向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嘴里也会有意无意地说出一些拟声词,语气词,比如:噗,哎,咖,哟……。

这个时候,父母就会马上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嗯啊,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事物,那么干脆就不再说话了,只要坐在那里指挥就好。

久而久之,孩子表达欲望越来越少,父母行动力越来越长,表面看上去是爱孩子,实际上耽误了孩子的语言发展。

替孩子说了太多,孩子信以为真

有的父母知道孩子不愿意说话,又觉得在外人面前展现出来自己没有面子,于是就会直接替孩子说话,来掩饰孩子说话晚的事实,刚开始孩子会觉得不舒服,会退缩,或者抗拒,但是慢慢地就会接纳,对父母依赖过强。

结果就是父母说得越来越多,孩子说得越来越少,不是说话迟,而是内心里,想说话的冲动不够。

父母总是否定孩子,孩子说也无用

有的孩子在表达初期,父母如果直接说:“你说什么,我听不懂。”“你可别说了,外星话。”“这个话这么费劲,不如不说。”

这样的否定语言,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说话无用,反正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听,听不懂,陌生人就更没有必要再说了。

有的父母还会直面纠正孩子的表达错误,不给孩子语言试错,调整语言逻辑的机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抗拒,就更不愿意再多说。

父母想让孩子早点开口,并不是“坐享其成”,而是要“主动出击”,反复刺激孩子的语言系统,孩子才能愿意说,并且更加准确地表达。

学会4招让孩子早开口,科学且轻松

应先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规律”

孩子在6个月会有无意识的语言爆发期,会发出“bababa”的音,到了12个月就会有指向性的表达想法,嗒嗒,滴滴滴等语言出现。

到了19-21个月,就会有电报句:妈抱抱,吃饭,要奶奶等。到了24个月就会到了语言爆发期,这个阶段,孩子说的都是短句,也是模仿的最佳时期。

大人的语音语调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在不断模仿中,孩子就会顺利过渡到长句子,到了3岁,基本的语句都已经学会,再大一些基本就是字词句段的积累了。

父母说话慢一点,看眼睛表达

在和孩子沟通时,不管是孩子多大,都要看着眼睛,慢慢表达,张大自己的嘴巴,并放慢语速,让孩子感受到说话的过程,带一些夸张的语音语调,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父母的说话方式。

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在小学时,说话的方式可能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差不多,或者是和老师差不多,越是小的孩子,说话越要慢,越要夸张。

12个月语言表达里程碑,越墨迹越好

在孩子12个月的时候,父母要多多表达,孩子在乎什么就要解释什么,孩子喜欢什么就要多表达什么,不要觉得自己神经质,或者是自己墨迹,只要说得准确且生动,孩子就会被吸引,自然学到的就更多。

这个月龄段孩子的语言中枢神经很灵敏,捕捉的语言很多,几乎是开放性的,所以不管是正面的语言还是负面的语言,都会被吸收,所以这时父母要多说准确正向的语言,帮助孩子积累语言。

准备绘本,制定阅读计划

在培养语言能力的时候,借助绘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小的时候,父母可以坚持每天读给孩子听,并且有感情的朗读绘本内容,慢慢长大过程中,就可以和孩子共读,制定每周的阅读计划,在阅读中,孩子会先从听,到观察,再到模仿,再到说,再到自己阅读,父母可以陪伴阅读,孩子的语言能力提升的也会突飞猛进。

如果孩子迟迟不开口,各种方式也用了,没效果怎么办?

如果用了各种办法,孩子还是不说话,也不要过于着急,而是试着做一些口腔练习。比如,把海苔贴在孩子的嘴唇处,让孩子用舌头舔,也可以把海苔贴在孩子下嘴唇,用舌头寻找,锻炼舌头的灵活性。

也可以准备一张纸巾,让孩子仰头,把纸巾贴在脸上,然后把纸巾吹来,这样的方式可以锻炼口腔的肌肉,让说话的时候更有力量。

如果有机会,也要带孩子爬爬山,在山脚下呐喊,或者是对着空旷地方呐喊,这不仅锻炼胆量,也能让孩子觉得说话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

写在最后:孩子的语言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不管是快还是慢,只要是能够张嘴说,就是好的,父母应该放下焦虑,积极面对,用客观理智的态度去解决这件事情,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说,而是父母太着急。所谓的贵人语话迟,是指在说话之前要多思考,在出言,这是智者的表现,而不是说话的早晚,父母也要认清事实。

孩子是自己的主人,说话也好,行动也好,只有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达成一致,才会有所突破,实现自我成长。

今日话题:您是如何引导孩子“早点开口”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