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多数人的焦虑 不过这3个原因(一句话缓解它们)

句子大全 2023-07-14 06:39:01
相关推荐

一直喜欢美好而长久的东西,一直希望文字能治愈孤独,如果我的文字曾感动你,请点上方的关注,一起走下去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无心情语

“焦虑”“内卷”成了典型的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忙碌的时候拼命竞争,闲下来的时候互相比较,永远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跑道上,忘记了自己是为了什么出发的。

罗素在百年前就在《幸福之路》这本书里说过,人们觉得不幸福不是在竞争生存,而是在竞争成功。很多人在满足生存之后,主动或者被动地陷入到了对所谓的成功无止境的追求中,从而感到焦虑,体会不到人生的幸福。

相较百年之前,现代人的焦虑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人深陷这种情绪却无法挣脱,其实产生焦虑的原因不过3点。在庆山的《心的千问》中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读者在《心的千问》中问庆山:每次遇到无法把握或者预期的事情,我就会想非常多可能遇到的问题,感觉是陷入焦虑无法自拔,怎么克服这种磨人的情绪?

庆山答:焦虑来自于不自信,控制欲强,以及对结果的要求。

一、不自信

焦虑来自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期待的无法兑现感,其实这都是不够自信的表现,也就是自身的能力和能量不足的表现。

人们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人生,当双腿还没有掌握走路的技巧的时候,走几步路都会犹豫、焦虑,迈不开步子;但是长大以后,随着能力的提升,走路、跑跳都不在话下,这是伴随成长和努力,能力在提升。

人身上还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叫作能量,是内心所想形成的气场。就像自信,是对自身的认可,其实可能就有巨大的屏蔽他人负面影响的巨大能量,越自信的人,受到他人的影响越小。

比如:在一场演讲比赛中,有的人能力可能不错,但是不够自信,看到台下观众众多的时候,能量不足以驾驭那样的场合,就会无法把自己所有的水平发挥出来。

但是足够自信的人不一样,可能他的水平一般,但是他通过语音、语调,通过手势、表情,把自己的从容和坦荡呈现给观众,反而会有超水平的发挥。

二、控制欲强

每个人都想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也确信自己能够做自己生命的主人;除此之外还不够,我们还想做万物的主人,主宰一切跟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的发展和结果,这就是控制欲。

生活中有些人因为某一天的豆腐涨了2毛钱而跟小贩争论不休,从前我以为是因为他们贫穷,后来才慢慢明白其实是那些人控制欲太强;有些人因为孩子数学没有考满分,焦虑到睡不着觉,从前我以为是因为他们太爱孩子了,后来我才明白,是因为他们太想控制孩子的一生了。

控制欲强的人注定不快乐,因为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喜欢勉强,那么就只能在结果不如人意的时候,陷入无尽的焦虑中。

三、对结果的要求

人们为什么会焦虑?因为事情还没有发生,已经设想了一万种结局,并且一种比一种糟糕,这是一种痛苦的精神折磨。

如果说上一种是悲观主义,那么还有一种就是可笑的乐观主义。在还没有行动之前,就已经对结果抱有太高的要求了。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内心的不自信加上对结果的过高期待,只能让人们在整个行动的过程中焦虑不安了。

怎么摆脱焦虑呢?

庆山在《心的千问》里说了这样一句话:事情最好抱着努力耕耘,不问前程的态度。事情的成败背后,有很多无形的因素,个体其实无法把控。在当下付出全力就够了。

记得庆山的笔名还是安妮宝贝的时候,她的小说都是以爱情为主题的,那时候年少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渺茫、困惑,对结果的苛求,对恋人的控制,无疑最后都以悲剧收尾。

多年之后的庆山回归的时候,已经成为了清明澄澈的女子。她一边写作,一边修行,三年间,她回到了读者的一千个问题,并且以问答的形式整理成册,成为了《心的千问》这本书。

《心的千问》这本书是她以一个修行者的智慧,帮助读者平复心灵的智慧之书。在其中,我们能在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困惑,我们只是万千人的一个缩影,同样的焦虑痛苦着。

如果真的能如庆山所说,明白事情的结果常常不由我们掌控,就不必想要控制结果,更不必与过多的妄想,学会随遇而安的从容,从真正的能做到享受当下。

现代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对过去的恋恋不舍,却又对未来太多焦虑,最后却过不好最珍贵的当下。

庆山在《心的千问》中说:生命是一场难得的旅行,不管有多少不如意,都最好能做到尽力的享受这个过程。

有生之日短,无生之日长,珍惜享受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被对自己无法把握的事情太多焦虑。多读读庆山,你会平静很多,也看透很多。

end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