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语法讲座——复句种类

句子大全 2023-07-17 06:30:02
相关推荐

沩水钓叟讲语法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根据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因果、假设、转折、条件、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

【基础激活】

几个分句分别叙述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的关系可以是平列的,也可以是相对的。各分句间的结构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

示例1:车夫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地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奔。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示例2: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死海不死》)

示例1四个分句,分别叙述“车夫、铺户、小贩、行路的”四种人在暴雨到来之前的反应。示例2两个分句,前一个分句说明死海的类属,后一分句说明死海的成因,从两个方面对死海加以说明。

【知识对接】

并列复句的构成方式有两种:

①直接组合

示例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示例2: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

(《牛郎织女》)

以上两个并列复句,都没用关联词,是按语序直接组合的。

②借助关联词进行组合。常用的关联词有“也、又、还、同时、同样、一面……一面、又……又”等。

示例1:小李一面擦汗,一面反驳。

(王愿坚《普通劳动者》)

示例2: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朱自清《春》)

表示对比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是……不是……”、“不是……,而是……”。

示例1:原来,激光枪发出的不是普通的子弹,而是奇特的光。

(《奇特的激光》)

示例2:这里是课堂,不是市场。

2.顺承复句

【基础激活】

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也叫承接复句或连贯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就、便、才、于是、然后、接着、后来、终于、一……就”等。

【知识对接】

①表示连续的动作。

示例1:七斤嫂吃完三碗饭,偶然抬起头,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发跳。

(鲁迅《风波》)

示例2:华大妈候他喘气平静,才轻轻的给他盖上满是补丁的夹被。(鲁迅《药》)

②表示相关的情况,也就是事理上的顺承。

示例1: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她的名字。(夏衍《包身工》)

示例2: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鲁迅《社戏》)

3.递进复句

【知识对接】

是由两个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的,后—分句比前一分句进了一层,语意由轻到重,由浅入深。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还、也、并且)、甚至、尤其是”等。

【知识对接】

从关联词语的运用情况看,递进关系的复句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顺进式。

示例1:那里不但风大,而且满地冰雪。

(《孟姜女》)

示例2: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鲁迅《社戏》)

在递进关系里,“不但……而且”用得最多,是递进复句的典型格式。“而且”、“并且”可以单用,“不但”等不能单用。

②逆进式。

示例1:他不但不生气,反而挺高兴。

示例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不但不……反而(反倒)……”或只用“反而”,表示后一分句顺着前一分句的意思从相反方向把意思推进一层。

③前面分句作后面分句的衬托,借以突出后面的事物。

示例1:这么大的风雪,大人尚且受不住,何况是孩子!

示例2: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示例3:在知识经济时代,不要说学生要学习,就是老师也要学习啊。

示例1和示例2是“以深证浅”,示例3是“以浅证深”。

4.选择复句

【基础激活】

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

【知识对接】

按照选择关系来分,选择复句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表示或此或彼,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或者……或者、

或是……或是、或……或、是……还是”等。

示例l:或者看书,或者睡觉。

示例2: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织丝?

(茅盾《春蚕》)

“或者……或者”一般用于陈述句选择关系,“是……还”一般用于疑问句选择关系。

②表示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常用的关联词有“不是……就是、要么……要么、要就是……要就是”等。

示例1: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示例2:要么被困难吓倒,要么克服固难去争取胜利。

③表示决断。常用的关联词有“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

示例1:文章与其长而空,倒不如短而精。

示例2: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5.因果复句

【基础激活】

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说明原因,一部分说明结果。常用的关联词有“因此,因而,就,因为(由于)……所以(因此)”等。

【知识对接】

根据分句间的关系,因果复句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示例1:因为预备工作比较充分,所以这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示例2: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

(莫泊桑《项链》)

“因此”和“因而”单独用在后面的分句中,其作用相当于“因为……所以”。也可以不用关联词,直接表示因果关系。

示例: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

②结果在前,原因在后。

示例1: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最后一次讲演》)

示例2:这些怪样的家具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茶社。(茅盾《风景谈》)

这是一种强调的格式,常用在书面语中,强调的是后面的分句,突出原因的重要。

③表示推论。由已知的原因推论应该会有的结果,常用“既然……就”来连接。

示例1:既然我是一个比您年纪大的同事,我就认为我有责任给您进一个忠告。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示例2:既然天上没什么好,您就不用回去了。

(《牛郎织女》)

示例3:哥白尼直率地把问题提到当时欧洲最有权威的教皇面前,可见他的革命精神和决心。

(竺可桢《哥白尼》)

表示推论的因果关系也可以不用关联语。

示例1: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 (彭荆风《驿路梨花》)

示例2:大阳可以有恒星,为什么别的恒星就不能有呢? (郑文光《宇宙里有些什么》)

6.假设复句

【基础激活】

前一部分提出假设,后一部分说明结果。常用的关联词是“如果……就、即使……也”等。与“如果”用法相同的有“假如、假若、若、要是”等。

【知识对接】

假设复句的种类

①同向假设是指前一分句提出假设,后一分句说出结果,假设成立,结果就能成立。因此,结果与假设是一致的,不是相背的。

示例1:如今,你若是从井冈山许多小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

(袁鹰《井冈翠竹》)

示例2: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②背向假设是指前一分句提出假设,后一分句说出结果,假设与结果是不一致的,二者之间语意是相背的,也可称之为让步假设。

示例1:哪怕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完成任务。

示例2: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表示让步的假设部分也可以放在后边,有补充说明的意味。

示例: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

(鲁迅《祝福》)

7.转折复句

【基础激活】

是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的,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对或相反的意思上去的句子。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但是、可是、不过、却、然而、而、只是、反而、否则”等关联词语,它们既可单用,也可配对使用。

【知识对接】

根据转折语气和语义的轻重,可把转折复句分为二种:

①重转句。

前后两个分句,语意正好相反,这种句子,前一个分句常用“虽然、虽、尽管”等关联词语,后一个分句里常用“但是、然而、但”等关联词语。

示例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碧野《天山景物记》)

示例2:尽管吴吉昌不断进行斗争,但是缚在他身上的绳索还是越捆越紧。

(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带有“虽然”的分句有时用在后面,有补充说明的意味。

示例: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所知道。

(鲁迅《藤野先生》)

②轻转句。

前一个分句说出一件事情,后一个分句作追加说明,或作修正解释,前后语意在轻微转折中含有补充的意味。这种句子,后一个分句里常用“只是、不过”来关联。

示例1: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鲁迅《故乡》)

示例2: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峻青《秋色赋》)

8.条件复句

【基础激活】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种条件,后一个分句说出在这个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结果。

【知识对接】

条件复句可分为三种:

①一般条件。常用的关联词有“只要……就”。

示例1: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示例2:一个人只要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②必要条件(也叫惟一条件)。常用的关联词是“只有……才、除非……才”。

示例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示例2: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③无条件。前一个分句是表示排除一切条件,后一个分句是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有“无论(不论、不管)……都、任凭(任)……总是(总、也)”。

示例1: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总是事实。

示例2:任你说得天花乱坠,我也不会相信。

9.目的复句

【基础激活】

前面一部分表示一个动作行为,后面一部分表示这样做要达到的目的或意图。常用以表示目的的关联词有“为、以、用以、为了、为的是、以便、以免”等。

【知识对接】

目的复句分为两种

①用“以、好、以便”等,从积极方面说明要达到的目的。

示例1: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为的是交流经验,做好工作。

示例2: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示例3: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②用“以免、省得、免得”等,从消极方面表示要避免什么。

示例1: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示例2:麻烦你先给他打个电话,省得我空跑一趟。

10.紧缩复句

【基础激活】

紧缩复句是用单句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一种特殊句式。它虽属于复句范畴,但又不同于复句。紧缩复句并非都可以还原为复句形式,它虽然表达复句的内容,但并非一定由复句紧缩而成。

【知识对接】

紧缩句的类型,从结构上分,有以下四种:

①主语相同,两个谓语间有关联词语。

示例1: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鲁迅《阿Q正传》)

示例2:他想上哪儿就上哪儿。

这种句式跟连动式的单句有些相似。其区别是:连动式的单句在连用的动词之间不用关联词语;这类紧缩句,在两谓语动词之间要用“就、使”等关联词来连接。

②主语不同,两个谓语结构都是完整的。

示例1:你上哪儿我管不着。

示例2:你不做我来做。

③主语不同,第二个主语省略,第二个谓语前有关联词语。

示例1:党叫干啥就干啥。

示例2:别人问了才回答。

(鲁迅《祝福》)

④两个谓语动词之前有关联词相联,构成固定的格式。常用的关联词有:

一……就 表示承接关系或条件关系。

越……越 表示连锁关系

不……不 表示假设关系

非……不 表示条件关系

再……也 表示假设关系

示例1:人一抬头就可以望见清明的长空。

(巴金《家》)

示例2:他越干越来劲。

示例3:你不干好不能交差。

示例4:他非完成任务不可。

示例5:困难再大也要克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