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对当年正在高考的自己(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句子大全 2023-07-18 02:23:01
相关推荐

要说什么事情是自己亲历时战战兢兢,往后每年都津津乐道的,高考要算其中之一。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078万,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年。全国报名人数也连续三年超过1000万人。

在这个校门口站满红旗袍,作文题刷屏朋友圈的日子里,我们爬取了豆瓣贴文《five们来写一句想对当年高考的自己说的话吧》,试图透过这些回答,看看高考对每一个经历过的人,到底是什么。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高考充满了竞争与选择。在收集到的321份有效回答中,86%的同学给当年青涩的自己提出了建议。从最后一道选择题的答案,到报志愿选专业和学校,“如果再来一次,这一路我会走得更从容、更值得。”

也有同学相信木已成舟,没有白费的汗水和努力,对坚持到底的自己说声:“辛苦了!”“你已经很棒了!”也不忘提醒、祝福:“大学要开心!”“要继续努力!”

实际上,很少有人能给自己的高考体验打上满分。分析所有关于“提建议”和“抱怨”的答案,可以发现“志愿选择”和“考试状态”是大家心生遗憾甚至后悔的重灾区。

别改答案、不要紧张、抓紧时间、认真做题,强调多少遍都不嫌多。“cbcdc bbaca dcbac dabdb,理综不错6道选择题你就去清北了,加油!”堪称最务实和动人的答案。

而高考在最后一门科目收卷铃声响起的那一刻并没有结束。所谓“只要专业选得好,年年期末赛高考”。拿什么分数、到什么城市、去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在某种程度上,回答完这一串才能决定你过往的耕耘能收获几何。

2019年,杨秀芹等人对1305名高中毕业生高考志愿填报倾向的调查发现,在家庭资本的参与下,城市学生在就读地域、就读学校和专业选择上更加理性和积极,农村学生则相对审慎保守,学生志愿填报倾向反映了现有社会分层结构的维系与传递。

不难想象,在大家的叙述中,除了“自己”,还有父母、家长、家里人、别人、任何人等或远或近的“他者”。他们出主意,给参考,甚至做决定。有的开明、有的固执,有的像《小欢喜》里的英子妈妈一样,为选学校和女儿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质问英子为什么“非要去那个南大啊”。

有意思的是,当一切尘埃落定,大家拿着相同的分数走向不同的方向,或带着不同的成绩单领取相同的通知书后,再回顾这段或顺利、或纠结的过程,却各有各的评判。

既有人疾呼“无论如何都要复读”,也有人直言“千万别复读”;既有人后悔没有选择一线城市,也有人坦言“北京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

既有人郑重地告诫“不要听父母的话,时代变了”,也有人对自己说“听爸爸的话,就在家里读书”;既有人劝自己接受平庸,也有人提醒自己别把平庸当作懒惰的借口。

或许就如村上春树在《1q84》中所言,人生本来就是有无数的岔路口,在没有经历过的时候,谁也无法判断哪些选择一定是到达终点的最优路径。

不过有一点似乎可以达成共识,高考是人生重要的一课,也只是一课而已。它既不是最后的终点,也不是全新的起点,要紧的是在这个中转站有所收获,继续向前。

栏目主编:张陌

本文作者:陈杨

文字编辑:连俊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