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我生了一个废物”——父母对于孩子伤害最大的一句话

句子大全 2023-07-19 02:54:01
相关推荐

“我生了一个废物” ——父母对于孩子伤害最大的一句话

前段时间母亲节,我提前半个月买好机票打算回家陪陪妈妈。晚上和老朋友一起吃饭,随口问了一句“母亲节要到了,你有什么打算呀”原本是无心之问,没想到她沉默了许久。

“我曾经想过要杀死她”她说。

透过火锅的热气,我看到她眼睛里那不太真切的挣扎。

“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们,我从生下来就是他们的累赘,在他们眼中我一直都一无是处”

那晚我们聊了三个多小时,我的朋友她是先天心脏病患者,小时候父母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不是因为你这个病,我们现在过得也不会这么难”。

这句话就像一个魔咒,让她一直很努力的生活,从来不敢主动去要自己想要的东西,哪怕后来她成了她们家族中唯一的名牌大学生,但是自卑感在生活中却始终如影随形。

一、对于她的遭遇我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有的父母会特别热衷于否定自己的孩子呢?

家长的分离焦虑我们都知道孩子在三岁时如果突然和父母分开会非常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表现为:抗拒陌生环境,妈妈稍微离开一点就开始大哭。

但其实随着儿女长大,独立性增强,我们对于父母的依赖会越来越少,父母也会产生分离焦虑,她们会发现孩子们好像越来越远,尤其是那些将孩子视作自己生命的全部的家长,为了抵抗这种失控感,就会选择通过贬低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知道自己并没有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能力,进而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电影《请回答1988》里面有一段很感人的片段。正焕的母亲回娘家几天,让正焕父子三人自己在家好好生活,等到正焕妈妈回来后发现家里一如既往的整洁,父子三人生活的很好,像她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看到这种情景,正焕妈妈不仅没有开心,反而感到无比的落寞。直到父亲和正焕一起寻求帮助,一起贬低自己,妈妈才重新展露笑颜。

轮回是一种悲剧痛苦并不可怕,但是当痛苦变成一种轮回的时候,我们会把它叫做“悲剧”。很多父母在自己的童年时期也承受了来自自己父母的否定和贬低,而在否定中长大的人很难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自己的焦虑,因此她们就会的把自己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以否定的形式释放在更为弱小的孩子身上,并且非常的心安理得,因为“我也是这样过来的”。

国内很著名的艺术家宋丹丹老师在2017年的时候和儿子巴图一起上了一档节目,并且上了热搜,引起了广大网民的讨论。因为在这档节目中宋丹丹老师持续的通过语言来打压自己的儿子。在众人面前大声说“我生了一个废物”,在谈心环节又提到“巴图小时候没有一次能让我特别开心的笑着开过一次家长会”。

而她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巴图也都在场,他面无表情的听着,仿佛习以为常。他好像完全不在乎20多岁的自己在众人面前、在广大网民面前被母亲用苛刻的语言对待,似乎本就该如此,他就是这样“糟糕“的人,这种方法教育出来的孩子他又会用怎样的方法对待别人呢?他会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吗?他会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眼前的困难吗?我想他不会的,因为从来没有人给他这份自信。

宋丹丹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巴图呢?之前宋丹丹老师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自己是家里最小也是学习成绩最差的孩子,当初为了逃避高考甚至离家出走,她从小和兄长最为亲密,特别崇拜自己的哥哥,但是因为年龄差距较大,哥哥并不喜欢自己,有一次甚至说“你怎么这么胖?”

因为这句话,宋丹丹恨不得一辈子都吃不饱。不难想象,宋丹丹自己小时候也是在充满否定的声音中长大的,现在她又把这种声音带给了自己最心爱的儿子,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剧吗?

来自父母的否定将会伴随人的一生,那些在童年时期经常遭受到父母否定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呢自我价值缺失 缺爱马斯洛曾经提出人的行为动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动机:由满足基本需求、实现自我欲望而驱动;一种是匮乏动机:因为缺乏安全感、归属感或亲密关系等欲求时,为了填补不足而引起的动机。

按照这个理论,孩子为了避免家长的否定而违背自己内心想法的行为则属于匮乏动机。而“迎合别人”与“信赖自己”是对立的,孩子在不断迎合父母的过程中也再也没有办法相信自己价值,出现自我价值缺失的情况。

当我们长大却仍然没有办法相信自己时,就会不断从外界寻找可信赖的人,出现“缺爱”的现象。

记得去年在一宗网络辩论节目《奇葩说》现场,选手大王声泪俱下的讲到自己的恋爱史就是一部“被骗史”,只要遇见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就会把自己的心剖给对方看,希望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对方,却不断遭到欺骗。 而导致她如此“缺爱”原因则是父母从小的否定。

父母的否定会让我们感受到无所不在的“抛弃感”,当我们没有办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时,我们会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进而通过一系列歪曲的方式来证明这一点。

对外良善,对内恶毒我公司里面的一个同事是大家都羡慕的对象,可爱聪明的孩子、帅气多金的老公,大家聚餐时她老公次次都会来接她,温柔体贴,看起来好像从来不会发火。直到有一次,同事接到老公的微信语音不小心点了外放,办公室里响起了他老公极其不耐烦的声音,大家都非常惊讶,因为实在难以把这个声音和他的老公联系起来。

后来,在与她聊天的过程中才知道她口中的老公在家里一改在外人面前的温柔体贴,极度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对于同事制造的任何小“麻烦”都表现的极其不耐烦。

听她这样说,震惊过后突然想起来,我身边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人,他因为从小受到父母的指责,导致对于别人的错误难以容忍,也很难体会到他人的难处,更别说感同身受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缺乏同理心。

这样的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当他处于一个不太安全的情境中时,为了避免外部的指责会无限度的隐瞒自己的情绪、感受来过度适应外界的规则。而等到他进入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时,就开始通过一系列任性的行为来引起对方的反应,进而证明他自己的价值,表现为“对外良善,对内恶毒”。但是这样的行为模式却很难建立起一段持久稳固的亲密关系,而亲密关系建立中的受挫会导致自我价值更为严重的缺失,最终造成“我最好消失”的自我印象。

自我效能感降低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这事儿我能不能做好”,如果一个人经常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觉得这事儿我做不好,那我们就会说这个人自我效能感比较低。

那么父母的否定是如何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呢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声音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因为被关在笼子里所以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声音一响,塞利格曼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结果此时的狗不但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地并开始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选择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在这个实验里,如果把小狗当做是孩子,父母的批评当做是电击,响起的声音当做孩子正遇到的困难,每当孩子在解决困难时,父母的否定与批评就会出现,久而久之孩子会用放弃来代替解决困难,这时就产生了习得性无助,而习得性无助就是自我效能感低下的极致状态。

当孩子们的自我效能感降低时,最明显的是他们会丧失做事情的内驱力,好像对所有的奖惩都变得不感兴趣,成为“无所谓”孩子,到了这个时候,哪怕你对孩子仍有所期待,他们也没有能力和激情去回应这种期待了。

文章的最后,我想和所有的家长说“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应该告诉他你做的这件事情不对,但你仍然是个好孩子,是爸爸妈妈都深爱的孩子。比如说面对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家长应该说的是“宝贝,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是不礼貌的行为哦,会打扰到别人的,你是个懂礼貌的小朋友,下次一定不会再出现这种事情了对吗?”

要知道当你们在否定孩子时,很多时候是在否定孩子来到世界上的意义,用充满笑容的脸庞和鼓励的语言来面对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美好意义,是我们父母送给孩子最美好的礼物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