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育儿心理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语言发展示范对象

句子大全 2023-07-19 06:23:01
相关推荐

几乎每个孩子都要经过一样的语言发展历程,但孩子不可能在没有任何刺激的环境下自然而然学习语言,此时父母就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实孩子的学习语言就如同父母学习第二外语,一开始听懂的比会说的要多,且同样的语词必须多次地重复或是在生活中常常使用才容易记住,家长都有学习语言的经验,学习另外一个语言都如此困难,更何况是孩子呢?

与婴儿对话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最好的语言发展示范对象,因此应多与孩子对话,即使面对不会讲话的婴儿,也可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与婴儿对话时,说了一串话以后不妨稍作等待,看看婴儿对大人这段话的反应如何。

只单纯对婴儿不断说话的示范效果可能不如预期,停顿能营造与孩子对话一来一往的感觉,如此的示范对孩子来说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肢体语言是另外一种父母与孩子对话的方式,此种沟通比语言更加简单,孩子借着平时观察父母与其他人的互动来学习,父母其实只要给予孩子丰富的语言或是肢体语言,孩子们就能很快进入状况,了解当下发生的事情是什么。

专家表示,早在正式口语产生之前,孩子就会使用一些沟通手势来与人互动,1岁半之前更是孩子使用沟通手势的高峰期,一边讲话时就会一边使用手势来辅助他的话语,这样的情形会随着孩子语言使用越来越熟练后慢慢减少,但听障的孩子就会继续保持这个能力,才能更顺利地与人沟通。

在孩子出现语言或肢体语言的表达之前,都必须先有理解消化,之后才能表达出来,理解包含积累沟通的经验,了解父母沟通的流程及方式,这样使用起语言才会更加顺利。

“妈妈语”的使用

“妈妈语”就是当妈咪们与宝贝对话时,自然而然会以较夸张、丰富变化的语调来说话,且句子通常比较简短、簽复性高。

例如:“哇-你看,这是车车!”,使用的时机与孩子的年龄有非常大的关系。对宝贝来说,妈妈语的使用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对他们用对大人的方式说话,将会很难引起这个时期的宝贝的注意,妈妈语具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效果,孩子会因此对说话更有兴趣。

有些家长会担心使用妈妈语是否会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有负面影响。专家表示,妈妈语是一种“老祖母定律”,自古以来的妈妈对孩子说话时都会使用妈妈语,今天的妈妈也会这么使用,既然大家都是以同样的方式长大,就不必担心这种说话方式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有些研究反而显示妈妈语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有正面影响,尤其是对1岁以内的婴幼儿。

2岁以上的孩子语言建立越来越完整,专家认为此时再用妈妈语与孩子讲话比较不合适,妈妈语的说话方式对正在发展完整语言结构的宝贝来说太夸张,且用词太过简单。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在积累更多的词汇,爸爸妈咪与他们对话时应使用正确名词。

面对不说话的孩子有些孩子明明到了该说话的阶段,却老是不愿意开口说话,这样的状况不免让爸爸妈咪们有点担心,孩子是不会说话,还是不想说话?

专家建议家长在面对孩子语言学习中的各种情况时,还是要先观察孩子的环境背景及平时的表现。语言只是沟通的一种方式,沟通还包括了眼神的聚焦、手势沟通、发音等等,观察不说话的孩子,首先要了解他是否有沟通及互动的意图。

有些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有意图和大人一起玩、带大人做他想做的事情,或是发出声音让大人注意,家长就可以不必太担心,与这样的孩子互动时应多给予他鼓励,趁他们发出声音时将他们所发出的声音与生活联系起来。

当孩子对话语有兴趣时,家长更要把握机会引导孩子模仿,也许孩子还不能一次讲对,那么发出类似的声音也是可以的。模仿时如果孩子发出的音不对,家长应再次提供正确示范及响应,让孩子自己发现他讲的语词是错误的,才不会让孩子对说话感到沮丧。刺激孩子说出他需要的东西的词汇。

如果孩子连沟通的动机都没有,眼神没有交集、自顾自的玩玩具,有需要时才会来找父母,这时候父母就要担心了,此时要引导孩子的不再是说话,而是与别人沟通的动机。

双语刺激,重要的是生活的一致性本篇所讨论的双语环境不一定只是中文和英文,双语环境下的孩子,在语言学习的初期可能有一混乱,例如词汇的累积时间比较长,当两种语言文法差距大时,孩子在转换上也会出现错误。这些问题到了后期会随着孩子的成熟慢慢消失。

通常如果两种语言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一样多,例如父母各使用一种语言,或孩子生活中的照顾者使用和父母不同的语言,当两者的语言都会在生活中落实时,那么两种语言就可以学得同样好。

特殊的情况是孩子无论面对哪一种语言,一直无法发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字,此时就建议家长们先让孩子发展其中一种语言,等到这种语言精熟过后再发展另一种在两种语言使用一致的状况下,孩子的另一种语言是越早学习越好。

除了生活中的对话,有些爸爸妈妈会选择一些与语言相关的辅助道具,如识字卡、故事书、电视等等,带小朋友练习语言,各种辅助道具的优缺点是什么呢?又该怎么使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

认字卡

与认字一般而言,识字卡上会有图案及图案的名称,是一种很棒的命名工具,能刺激孩子大脑对于声音及符号的联结,或认识汉字及注音符号,对于累积词汇非常好。但家长在使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只会指着物品问孩子:“这是什么?这是什么?”就结束彼此的对话。

专家认为,除了认识命名以外,更重要的应该是这些物品在生活上的运用,让语言变成能在生活中很自然运用的工具。就像是背英文单词,在考试之前我们所背的单词,有可能之后因为没有机会在生活中运用就忘得一干二净。

同样,孩子学习到的所有词汇都必须与生活相联系,才会成为有意义的东西,光靠识字卡学习生活中的事物,会让孩子的类化能力变得比较差。专家认为比起识字卡,生活中的经验更有利于帮助孩子累积词汇,识字卡上的词汇通常都是名词,孩子认识的内容有限,生活中会用到的词汇才更可观。

具有互动的语言学习

比起识字卡,故事书有比较连续性的内容。书本的分类有很多种,包括寓言故事、知识性小百科等适合孩子的书籍应是颜色较鲜艳、色块比较大且主体能从背景中突显出来。

年纪幼小的孩子对故事情节复杂或是内容较长的故事较不容易理解,反而是重复性高的内容,因为能预测及期待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再加上多感官的内容,孩子很快就能进入状态,也会显得有兴趣得多。有些书的内容念起来很有韵律,重复性高且押韵,也满适合较幼小的孩子。

讲完故事后再次与孩子复习故事内容也很重要,故事书的复习并不是指翻开书再问孩子一次这是什么?而是应与孩子讨论内容的发展为何、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等等。

专家常常会鼓励家长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其实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接受较长的故事内容,常因孩子的年龄及个性而异。比较重要的是说故事能看到孩子的反应,了解孩子对于故事的内容有多少理解,当内容对孩子来说太过简单时,家长下一次就可以换一本比较难的书。

当内容对孩子来说太困难,孩子在听故事时显得坐立难安时,下一次就换本简单一点的书,家长的调节会让孩子感受到听故事也是一件很简单轻松的事情,孩子也会更愿意去尝试聆听不一样的内容。

重要的是与孩子的语言互动专家表示,观察很多孩子语言上的表现其实多少能猜测到他的父母在家是怎么和他互动的。例如有的孩子的年纪不大但词汇量丰富,看到物品便能讲出其名称,那么这个孩子的父母一定就是很认真的家长,也许每天在家中会拿着故事书给他练习词汇。

另一种孩子虽然词汇不多,对于物品的表示都是“妈妈的”“爷爷的”,但可能看到人就会主动打招呼,且很快就可以和别人聊天,那语言对这个孩子来说就是很好的社交工具。

虽然故事书或是认字卡都是很好的学习命名的方式,但专家还是提醒婴幼儿阶段的孩子应将语言当作一种很好的互动社交工具。她鼓励家长平时多以问问题、讨论事情或是聊生活中大事小事的方式交替练习,不断将同一个主题接续延伸下去。

专家强调,研究显示每天与孩子进行短时间但高质量的亲子共读,对其语言发展有正向的影响,包括词汇量多,孩子语法的复杂度也会比较高。语言小游戏专家认为语言不是死板的东西,透过生活中的小游戏引起孩子对语言的兴趣,也是一种学习语言的很好的方法,不过游戏的选择牵涉孩子的理解力。

以下为不同年龄层的孩子提供两样简单的语言小游戏,在家里也可以轻松练习语言。

1、婴儿的小游戏声光玩具

2、幼儿的小游戏买菜游戏

声光玩具是婴幼儿经常接触的玩具,除了操作以外,家长也可以尝试在一旁为孩子的动作配音,以协助孩子建立语言的概念。或着在游戏中鼓励孩子模仿家长的语言或动作,建立表达的能力。

借买菜的过程认识蔬果,也能增加孩子练习对话的机会。最后专家仍提醒家长,再多的工具及刺激都比不上家长本身的示范及将语言落实与联系到生活当中。记得同时回想一下自己以前学习英文的经历,就会对孩子学习语言更能感同身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