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如何去评价别人呢 孟子告诉你答案(不过两句话 贯穿古今智慧)

句子大全 2023-07-19 07:35:01
相关推荐

文/惜吾

1、孟子品评人物的标准

先秦诸子普遍借助历史评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作为出色的学者,孟子对历史有着独到而深入的见解。《孟子》书中有许多评价历史及当时人物的言论,这其中也可一窥孟子的思想。

孟子评价人物、事件时的主要方法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这个词出自《孟子·万章上》,原句是说,讲《诗经》的人,不能拘泥于一字一词,而影响了整首诗的理解,也不能拘泥于诗歌表面的含义,而影响了对诗人内心的理解。应该用自己的思维,去设身处地揣度作者的想法,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作品。对文学作品要讲究以意逆志,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也是如此。必须透过表面看到本质,根据自身的思想和阅历去判断人物的言行和事情的道理。

知人论世:这个词出自《孟子·万章上》,原句是说,诵读古人的作品,却不了解作者的为人和人生经历,这样可以吗?所以说要研究古人所处的时代,这才叫与古人做朋友。孟子强调,只有充分研究了古人所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设身处地的从当时的时空环境出发,才能充分了解当时的人物和事件。这一观点直到今天仍对我们很有启发。

孟子评价人物和事件时,遵循的正是他自己提出的这两条要求。《孟子》一书中,孟子高谈阔论,指点古今人物,有不少精彩的论述。

2、孟子品评前代先贤

舜是上古时代最有名的圣王之一,以至孝著名。《孟子》一书中对舜的点评很多。孟子把舜视为上古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和儒家道统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说舜出生、居住和死亡,都是在东方,周文王出生、死亡都是在西方。二人相隔千里,相去千年,但同样能够在神州大地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两个人的目标、所作所为以及成就都很接近,他们走的是相同的圣王之道。孟子认为周文王的圣王之道是源自于舜,其实也就是说周朝的制度渊源于舜。那么儒家所推崇的周礼,自然也有舜的影响在其中。

孟子曾详细叙述舜的生平,并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孟子讲述了舜对父母的"怨慕"之情,哪怕父母一点都不喜爱自己,舜都不会违背儿子的孝道。舜娶妻也没告诉父母,因为他知道如果告诉了,这桩亲事就不成,如果不成,自己就不能为家族留下后代,古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舜宁愿不告诉父母自己的亲事,也不想留下不孝的骂名。舜的弟弟象每天想着如何杀掉舜,但舜当了君主后却给了他一片封国,孟子说,这是对弟弟的亲爱之情。这种情感是儒家倡导的伦理,是仁人的体现。

对尧舜禅让的说法,孟子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不是尧把天下让给舜,而是舜自己修养德行,施行仁义,顺应了天道,得到上天的眷顾,受到万民的敬仰,所以天下不可能不归顺于舜,而尧也就不得不推举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舜也直到天下人都自发地视他为君主之后,才登上君位。通过孟子这一番解释,舜的形象就更加高大起来。

禹是夏朝的创始人,相传他曾治理了大洪水。孟子对大禹在政治上的作为评价很高。他说大禹非常贤明,不喜欢美酒而喜欢有益处的进言。也就是说大禹不贪图玩乐,而是积极为万民谋福利。孟子还赞美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高尚品质。他认为大禹治水,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而他治理国家也是一样,不要求百姓做这做那,不折腾国家,而是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发展民生,实行仁政,所以天下能够安定繁荣。

商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是周朝开国的三位圣人和功臣。孟子曾集中评价了这四个人。他说商汤坚持中正公平之道,选贤举能但不拘泥于常规。周文王对待百姓,只加以抚慰而不侵扰,追求真理时坚持不懈,毫不自满。周武王不侮辱、轻慢在朝廷中的近臣,也不忘记、忽视在远方的诸侯。周公想要学习三代的圣人,实践古代圣人的政策,每天夜以继日地思考如何治理国家,一旦想通了,就坐着等待天亮,恨不得立刻施行。这四位圣人,都是杰出的政治家,他们实行仁政,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伯夷是商末周初的隐士贤人,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贤人,伊尹是商汤手下的谋臣。他们与孔子一起,被孟子称为"古之四圣"。

孟子评价伯夷说:伯夷眼睛不看不好的颜色,耳朵不听不好的声音,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他不侍奉,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他不使唤。政治清明,他就做官,政治黑暗,他就退隐。他不愿意在有暴政暴民的国家居住。商纣王之时,他在北海边居住,等待天下太平的时候。听说了伯夷的风骨的人,贪婪的人变廉洁,懦夫会树立志向。孟子认为伯夷是清高的圣人。

孟子评价伊尹说:伊尹不论政治清明还是黑暗,不论君主和民众是什么样子的,他都会做官,他认为自己掌握了大道,就应该积极有为,教化民众,让天下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尧舜之道。伊尹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孟子认为伊尹是负责的圣人。

孟子评价柳下惠说:柳下惠不因侍奉坏君主而羞愧,也不因为官位配不上自己就推辞。当官,就尽心尽力按自己的想法办事,退隐也不会忧愁怨恨。和乡下人也能和睦共处。所以听说惠的风骨的人,心胸狭小的也会变宽广,刻薄的人也会变厚道。孟子认为,柳下惠是随和的圣人。

不过在孟子眼里,这三位圣人都不及孔子。

此外,孟子还曾品评过子产。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政治家。孔子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是"古之遗爱",也即留给后世仁爱、德行和恩惠的古人。但孟子对子产的评价却与孔子不同。孟子曾举子产的一个故事说,子产在郑国主政,有一次用自己的车帮人渡过河水。孟子说这只是小恩小惠,不是为政的大道。如果在河上早早地架好一座桥,百姓们还会为渡河而发愁吗?君子只要实行仁政,多搞民生工程,哪里用得着这样一件一件小事亲力亲为呢?

孔子对子产评价很高,但孟子对子产的看法有所不同。他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应该为国家带来仁政,对百姓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大恩惠。但孟子不否认子产是一位仁义的君子。他曾讲过一个关于子产的故事:有人送给子产一条活鱼,子产让管理池塘的人养一条鱼,但这个人却把鱼吃了,然后骗子产说鱼进了池塘后快活地游走了。子产听了特别高兴,说鱼去了好地方。孟子评论说,小人蒙骗君子,君子之所以会信以为真,是因为他心中没有任何邪念,真心希望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