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初一初二语文期末考试阅读理解详解:《饭桌上的叮咛》

句子大全 2023-07-21 05:14:02
相关推荐

初中七八年级的期末考试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其中最难的一块当属阅读理解,为孩子们推荐《饭桌上的叮咛》,一起感受父母言传身教的良好家风。本篇文章共包括“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尾段的作用”等重要考点。

【选文阅读】

饭桌上的叮咛

陈 甭

①最忘不了的是儿时的饭桌,忘不了饭桌上父母的叮咛。

②我们一家四口人,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算是村里一个少有的小家庭。全家人一起吃饭时,父亲固定坐主位,母亲一般坐副位,我和姐姐则坐在对面的长条凳上。母亲常常要捧菜、添饭,来来往往,坐下来吃饭的时间不多。每次吃饭,父亲不动筷,我们是不能顾自先吃的。

③家里来了辈分比我父母大的客人,父亲就坐到了下手,或者像我和姐姐一样坐在条凳上了。我有两个伯父,一个叔叔。原先我祖母跟大伯家一起吃住。大伯母去世后,每年有3个月时间,祖母轮到在我家吃饭,主位成了祖母的专座了,全家人每餐都细心地陪着吃。

④有时客人多了,一张大方桌坐不下,我和姐姐趁机出去,捧着饭碗到伯伯、叔叔家去串门。放在平时,父母亲是不会允许小孩子吃饭时出去游荡的。

⑤我的父亲、母亲都读过高小,在当时的农村算是有文化的人了。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我家一直由善良能干的母亲做主,但是家里来了客人都由我父亲出面招呼,吃饭时母亲有意无意不上桌陪饭,表示我父亲是一家之主。

⑥来了会喝酒的客人,父亲就拿出自家做的米酒或番薯烧酒来招待。父亲酒量很小,平时滴酒不沾。有些客人爱喝酒,父亲就陪着喝一两盏小酒,然后就以茶代酒,一直陪到客人喝好酒后才一起吃饭。父亲说主人顾自先吃,客人就没有兴致喝酒了。

⑦好菜,也就是肉菜,一般会摆在离客人近一点的地方,吃饭时父亲会一次次招呼客人吃肉,自己却一直吃着素菜,见客人不吃肉就会自己夹起一块最小的或挑点肉皮,带头吃起来。那时候肉很贵,平时我们都吃不起。

⑧父亲陪客人吃饭,一定要等到客人吃好饭后才放下自己的饭碗,即使有些客人胃口比自己大,父亲也会磨磨蹭蹭地吃着等客人先吃好。

⑨客人的饭是母亲帮着添的,母亲也一般会先让客人吃饱再自己吃,表示一种礼节。

⑩姐姐和我长到三四岁时,母亲就叫我们使用筷子了,还为我和姐姐做了一副小巧玲珑的竹筷,父亲也一边看着我们,一边不时示范着。拿筷子要把在筷子的中间偏上部位,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一根筷,中指和无名指、小指夹住另一根筷,五指并用,开合有度,需要良好的协调性。母亲说,小女孩筷子拿得低,长大了嫁得近,拿得高长大了嫁得远。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手忙脚乱,洋相百出,试了一遍又一遍才勉强熟练,但样子远远没有父母亲那样好看、稳当。

父母亲告诉我们,吃饭时要左手扶碗,右手握筷,细嚼慢咽,不许翘二郎腿,不许大声说笑。父母常说,坐要有坐相,吃要有吃相,特别是出门做客人(走亲戚)的时候。吃菜要就近的吃,好菜尽量少吃或不吃,也不能挑肥拣瘦,专吃一碗对意的菜。举着的筷子,也不能游来游去,半天不夹菜。吃好饭后,筷子也不能搁在空碗上,主人还误以为你没有吃饱呢。

小孩子一不小心会打碎饭碗,父母心疼买碗的钱,就叫我们用木碗。我家的木碗,其实是用毛竹做的。父亲会选用中等大小的毛竹连竹节一起锯下来,一两寸高,内外削光磨平,做成饭碗的模样。用久了,木碗就像是紫檀木做的一样,透出一层油光来。

父母亲不让我们碰木槿花,农村里叫它碗盏花,大人都说摘了碗盏花要打破碗的。我有些奇怪,一种花怎么会与打破碗盏搭边的呢?就偷偷地摘过几次,吃饭时心里慌里慌张的,可最终也没有大人说的那样打破过碗盏。不过,我们都不敢明目张胆去摘碗盏花玩,尽管碗盏花开得很好看,在房前屋后的篱笆上开得很热闹。我猜想大人们是心疼碗盏也心疼花儿,特意编排出来的一个说法。

小时候孩子们除了盼过年,就是盼着喝喜酒,酒桌上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鸡鸭鱼肉。长到八九岁后,主人邀请父母去喝喜酒,父母就推说自己有事走不开,有意差遣我和姐姐去参加。父母是心疼我和姐姐,想叫我们多吃一餐好食。不过,母亲又怕大人不在身边,小孩管不住嘴,一见到鸡鸭鱼肉就会狼吞虎咽,一副饿煞相,事先会煮一锅番薯、芋艿当点心,让我们先垫垫肚子,到了酒桌上胃口就小多了,吃相也文气了。

淳淳家风,浓浓爱意,儿时的粗菜淡饭中我吃出了别样的味道。

【选文问题】

1.最好的家风,是言传身教。作者小时候受到父母言传身教熏陶的家风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最强知识大脑#

2.请简要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①吃饭时母亲有意无意不上桌陪饭,表示我父亲是一家之主。

②即使有些客人胃口比自己大,父亲也会磨磨蹭蹭地吃着等客人先吃好。

3.文章的两段看似与本文的主题关系不大,显得多余。你认为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5.试将本文的“家风”与《诫子书》的“家风”作比较,说说有何不同。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第②至④段写的是家人在一块吃饭时的礼仪,即要尊重长辈,让长辈坐主位。第⑤至⑨段写的是来客人后的吃饭礼仪,即尊重客人,厚道待客。第⑩至段写的是使用碗筷时的规矩,即“坐要有坐相,吃要有吃相”。可据此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此题要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体会人物情感和品质。第①题,“有意无意”指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这里指母亲不上桌吃饭,又做出很自然的样子,目的是突出父亲一家之主的地位。第②题,“磨磨蹭蹭”本义指行动迟缓,做事拖拉。这里指父亲故意放慢吃饭的速度,以达到等客人先吃好的目的。这两个词语都从细节上表现出“我”家良好的家风。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第段“小孩子一不小心会打碎饭碗,父母心疼买碗的钱,就叫我们用木碗”写出父母的节俭、爱惜物品,这也是对子女的言传身教。“父亲会选用中等大小的毛竹连竹节一起锯下来,一两寸高,内外削光磨平,做成饭碗的模样”写出父亲手很巧。“父母亲不让我们碰木槿花,农村里叫它碗盏花,大人都说摘了碗盏花要打破碗的”“我猜想大人们是心疼碗盏也心疼花儿,特意编排出来的一个说法”既写出父母爱惜物品,又表现了他们“心疼花儿”,是热爱生活的表现。这些内容也是家风的一部分,丰富了父母的形象和文章的内容。因此,这两段不能删去。可据此作答。

4.本题考查文章结尾段的作用。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淳淳家风,浓浓爱意”表达了对良好家风的赞美和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点明并深化文章主旨。“儿时的粗菜淡饭中我吃出了别样的味道”与文章开头“最忘不了的是儿时的饭桌”照应,并且照应文章标题,使文章结构完整,首尾圆合。

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本文的家风围绕“饭桌上的叮咛”来写,主要写吃饭时的礼仪。《诫子书》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可据此作答。

【参考答案】

1.①家人吃饭时要尊重长辈,让长辈坐主位。②家里来客人时要尊重客人,厚道待客。③吃饭时要讲究规矩,坐有坐相,吃有吃相。

2.①“有意无意”意思是似故意又似不经意,这里指母亲不上桌吃饭,又做出很自然的样子,表现了母亲在日常处事中突出父亲一家之主地位的良好家风。

②“磨磨蹭蹭”本义指行动迟缓,做事拖拉。这里指父亲放慢吃饭的速度,目的是既让客人先吃好,又显得很自然,体现出父亲尊重客人、厚道待客的良好家风。

3.不能删去。这两段内容写父母节俭、爱惜物品,父母“心疼花儿”是热爱生活的表现。这些内容是也家风的一部分,丰富了文章内容,使父母的形象更加丰富和立体,更好地表达出“我”对父母言传身教的感激之情。

4.内容上,表达了对良好家风的赞美和对父母的感激,点明并深化文章主旨。结构上,照应文章标题和开头,结构完整,首尾圆合。

5.本文主要围绕餐桌礼仪来写家风,《诫子书》主要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这是两者不同之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