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童年美好记忆:露天电影(乡下人生活里的精神文化享受)

句子大全 2023-07-22 05:15:01
相关推荐

原创 谢淑君

题记

今时今日看电影,只要有兴趣有时间,唾手可得。而在我的童年时代,要等到村委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通报时,才会放场电影。看电影成了一种奢侈,如盼星星盼月亮般,一年也就三两回。

回忆童年露天电影

01.露天电影将要放映的消息通告场景

我的童年是在梅州客家一个小村庄里度过的,看露天电影几乎成了乡下人生活里主要的精神文化享受。

露天电影的场地,通常在乡村的小学操场上。村委会通常不事先告知村民今晚有电影看,而是我们放学后见有大人在学校操场正前方挂白色的大屏幕时,便知道今晚有电影看了。“今晚放电影了!”同学们欢呼雀跃地叫喊着,高兴得跟什么似的,一路上蹦着,跳着,奔跑回家。很快,放电影的消息在村里头就传开了。

02.露天电影占位置

尽管天色未黑,大人们都停止了手上的活儿,早早做晚饭,好舒舒服服地到操场上看场电影。小孩子则忙得欢,扛大凳,搬椅子,抬桌子,一个劲儿往操场那跑,为的是霸个好位置。一会儿工夫,偌大的操场,便摆满了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凳椅,却也井然有序,齐整排列着,也有个别同学住得稍微远些,回家一趟搬凳子费时费力,干脆用粉笔在操场上画地圈住,算是霸位置,确实聪明。偶尔也会有因霸占位置而吵架打架的事情发生。

03.露天电影自家准备的零食

童年时代,家家户户生活状况其实都差不多,物质匮乏,每逢看电影,妈妈准会炒一大盘花生,也只有花生可以作为零食了,要晓得,平常还不能有呢。不像现在看场电影,什么饮料、爆米花的,应有尽有。

04.电影放映家家夜不闭户

好不容易等到夜暮降临,这晚小孩子们特别的乖顺,不用爸妈喊破喉咙,便自觉地去洗澡、吃饭,然后带着“妈妈牌”炒花生,和爸爸妈妈一道出门。小时候,门几乎不用上锁,家家户户家里最多就是番薯了,这些不必去偷。

05.深刻印象:电影放映前的干部讲话

露天电影不像城里影剧院里的电影有放映时间、场次,露天电影的早晚权在放映员手里。几乎每一回电影,都要盯着那白色屏幕好一阵子。在村民们急切的等待之中,放映师傅才来到放映机旁,师傅调试好设备,插上话筒让村干部讲几句话。有时通报村里的治安情况;有时通报村民的计划生育,待村干部讲完话后马上放映。这时,人群一阵欢腾,白日里一天的劳累,都已消失在九霄云外了。

06.电影的印记

那时的电影片子,最记得《地道战》、《地雷战》了,其他的影片名字已经记不住了。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战争片,到最后几乎都是打胜仗的,无一例外。从一开机就“冲啊,杀啊。”银幕上冲锋号不断,喊杀声不绝,血流成河。即便如此,大家还是看得津津有味,看得不亦乐乎。每当解放军打败敌人的时候,大伙们使劲地叫喊,操场上空瞬间沸腾起来。

07.四面八方集聚露天电影场地

看露天电影,邻近村子的.大人、小孩也会来。村与村相隔不算远,有的骑自行车来,有的步行来,他们直挺挺地就这样站着,或坐在单车上,直着脖子,看完电影。

那年代,还没有见过电视机,顶多就是有收音机听,露天电影,在那年代,在他们精神文化生活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时为了看一场电影,跑三五里乡路,甚至翻山越岭,也不是没有的事。露天电影,给乡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露天影院成了我们70年代农村人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露天电影接地气、通人气,它丰富了农村人的生活。尽管露天电影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消失了,但在我脑海里成了一道抹不去的风景,我童年时乡村独具魅力的风景。

今天,在我的农村老家,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电视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几乎和城里人一个样了,大妈们清晨、晚上跳广场舞;大叔们则在村里阅览室看书读报。或者三五老友在家里边看电视边有一句没一句地拉家常,有说不完的好事喜事、幸福事,道不尽对党和政府的深情,滔滔不绝,那眉飞色舞的气势,似乎全身的神经都兴奋了。

如今露天电影虽然几乎消失,但却成了我们70年代农村人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插图源于网络 感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