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文言文阅读训练:2009高考语文阅读试题《北史·魏德深传》节选

句子大全 2023-07-23 06:49:01
相关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哭,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

D.动以军法从事 动:招致

解析:

做这类题,需平时注重古文阅读,积累古文词汇意义及其常用法的知识,结合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正确含义。光背诵词典是没有效果的,必须多看古文原文,将词汇放在上下文或语境中揣摩、辨析,不要随便用现代词义来解释古代的词语。

A.“肃”有四种意思比较常用:

(1)收缩、收敛,萎缩。如:草木皆肃;(2)恭敬。如肃立;(3)严正(庄严端正)、认真;如:肃穆;(4)整饬、清除。如肃清。

本句是说魏德深虽然在执政上并不严厉,但正因为他治理有方,当地的老百姓都对他态度恭敬。“肃”作“恭敬”解。

B.“会”在古代有多种意义,列举如下:

(1)会合,聚合。如风云之会;(2)相合、符合。如“上明陈其制,则下皆会其度矣。”;(3)时机、机会。如:逢时遇会;(4)领悟、理解。如:“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5)恰巧,适逢。如:“会宾客大宴”;(6)应当,一定。如“长风破浪会有时”。(7)年终结账,也泛指一般的结账。如:“岁终则会其出入”。

此句“兴辽东之役”是一个事件,“会”应作“恰好,适逢”解,表示恰好遭逢这场战役。

C.“堪”的常用义有:

1、能,可以,足以:如:不~设想。~当重任,苦不~言。

2、忍受,能支持:难~。不~一击。狼狈不~。疲惫不~

在这句中,命是指朝廷征敛的命令。战乱时期,朝廷的横征暴敛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人人苦不堪言。“人不堪命”中的“不堪”即“不能忍受”之义,“堪”作“忍受”解。

D.“动”通常有两个含义:

1、摇动,震动。又为行动,举动。2、动不动,常常。

此处“动以军法从事”指的是动不动就以军法论处。“动”作“动不动,常常”解,而非“招致”义。D为正确选项。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 )

①常为诸县之最 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③未尝辄敢出门 ④诣阙请留德深

⑤以贵乡文书为诈 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解析:

将①-⑥逐一过目,可以先确定明显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有关或无关的选项:

②贵乡百姓在听说魏德深要调任其他县做县令后,因为不舍而哭泣,足以显出地方百姓对魏德深的爱戴之情。

③猾人赵君实害怕魏德深,以至不敢出门。因为他知道魏德深是一个不惧权贵的人,不好对付。此处内容与百姓拥戴魏德深无关。

由于判定③不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因此可以排除A和C。

④贵乡百姓向朝廷请求让魏德深留任本县,可见百姓对其爱戴之情。

既然②和④都表明了“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那么⑤的判定就至关重要。如果确定⑤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有关,那么答案必然是D。

那么,我们来看看⑤。

⑤馆陶百姓得知贵乡人持有朝廷同意魏德深留任贵乡的文书,感觉难以置信,怀疑文书是假的。因爱戴魏德深而希望其为本县县令,故怀疑文书为假。贵乡百姓“不舍”也好,馆陶百姓“怀疑”也好,都是一个“争”字,由于双方对魏德深的拥戴,使其成了两县老百姓竞相争抢的对象。由此可以认为⑤能表现“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

故D为正确选项。

再看①和⑥:

①虽然魏德深体恤百姓,爱惜民力,但是百姓因为感恩而更加效命于他,常常超额完成任务,获得第一。此处表明魏德深管理属下有方,没有直接说明百姓对他的爱戴之情。

⑥贵乡百姓和馆陶百姓为留住魏德深上诉至持节使者,使者作出判决,支持了贵乡县的请求,魏德深得以留任。

此题较有迷惑性,如果行为发起人为百姓,而且其行为可见出爱戴之情,即为正确答案。

⑥这一个选项说明了两个问题,前者“诣使讼之”可以说明百姓拥戴魏德深,后者“乃断从贵乡”主语也就是发起者是使者,只能说明使者是秉公办事,跟百姓拥戴魏德深无关。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B.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象无事一样。

C.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D.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

解析:

A.对应:“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B.对应:“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

C.对应:“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

第一句说的是馆陶县百姓见魏德深如见父母,正所谓“恺悌君子,人之父母”,可见他深得民心。

第二句说的是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相交深厚,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但他在魏德深上任后却不敢再出门招摇过市,因为他知道魏德深是一个不惧权贵的人,是一个正直而深得民心的人,不好对付。

第三句提到逃亡在外的人因受到魏德深的影响,纷纷返回家乡,人多得像集市里一样。

未言及赵君实逃窜。

故答案为C。

D.对应:“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可知,虽然士兵们因念及亲人而哭泣,但是当有人劝他们背弃魏德深投降李密的时候他们都坚决说要和魏德深共进退,绝不忍心弃他而去。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私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被他左右的。

(2)馆陶县百姓全都悲伤痛哭,因此跟随德深去贵乡安家的有几百户之多。

参考译文:

魏德深,籍贯巨鹿,他的祖父魏冲,在周朝做官,担任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职位,因此安家在弘农。他的父亲魏毗,做过郁林县令。德深最初做隋文帝的挽郎,历任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因才能出众升任贵乡县县长。他执政清廉不扰民,不严厉却受人尊敬。当时朝廷恰好发起辽东战役,官军征税名目繁多,传达命令的使者来来往往,责令各郡县速速办理。当时,朝纲废弛,法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到处横征暴敛,百姓不堪驱使。只有德深治理的贵乡县,百姓物资多寡能够互相调剂,所以百姓没有被耗尽财力,朝廷征求的东西都能供给,百姓的生产生活却没有受到干扰。当时到处都有盗贼出没,武阳郡的城池大多被攻陷,唯有贵乡得以保全。郡丞元宝藏接受朝廷诏令追捕盗贼,但他与盗贼作战总是失利,而且每次都丢盔弃甲,所有的军用器械都丢得干干净净,于是又从老百姓那里征调物资,并且经常用军法处置来威胁百姓,这种情况屡次发生。邻近的县城负责营造军械,把工匠们集中在一起听从长官的号令做事。官吏们轮流监督着工匠劳动,日夜不停,劳作不止。但还是完成不了任务。德深只问各部门的需求,让工匠们各自负责安排打造军械。官衙里静悄悄的,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魏德深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约束衙门的官吏,所造器械不必超过其他县,以免使百姓过于辛劳。然而他的下属和工匠们都尽心竭力,所造军械常常是各县中最多的。

不久,魏德深调任馆陶县长,贵乡县的官民听说了这个消息,大家在一起谈及此事,都叹息流泪,说不出话来。到了要离开贵乡赴任那天,贵乡县全城的人都出来送他,哭泣声不绝于耳。魏德深到了馆陶县,馆陶百姓见了他都如见父母。有一个奸猾的员外郎名叫赵君实,他与郡丞元宝藏私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被他左右的。自从德深做县令后,赵君实老老实实地躲在家里,再也不敢随意出门招摇过市。那些逃亡他乡的人们,都回来了,人多得像集市里一样。贵乡县的父老乡亲不畏路途艰险,到京城向朝廷请求让德深留任本县,朝廷下了同意诏书。而馆陶县的父老也去郡守那里打官司,认为贵乡县所说的诏书是假的。郡守不能决断。正好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人到来,两县的百姓拜见使者请求为自己做主。使者作出判决,支持了贵乡县的请求。贵乡的官吏百姓在路上歌舞庆祝。馆陶县百姓则全都悲伤痛哭,因此跟随德深去贵乡安家的有几百户之多。

元宝藏深深嫉妒德深的才能。正好越王杨侗在郡中征兵,元宝藏就命令德深带领一千士兵去东都洛阳。不久,元宝藏率领武阳归顺李密。德深所带领的士兵都是武阳人,念及亲人陷于敌手,士兵们出城面向东方痛哭一场,然后返回城内。有人对士兵们说:“李密的军队都在金墉,距离这里只有二十多里。你们若是一定想要回去投靠李密,又有谁能阻挡呢?何必这样折磨自己呢。”士兵们都哭着说:“我们和魏明府一起来的,不忍心丢下他逃走,哪里是因为道路艰难啊。”魏德深就是这样深得人心。后来,魏德深在阵前战死。贵乡、馆陶两县的百姓至今还对他念念不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