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白居易看见窗外积雪 写下一首咏雪诗(诗句古朴凝重 清新淡雅)

句子大全 2023-07-24 05:24:01
相关推荐

安史之乱后,唐朝隐隐有了颓废之势,盛唐时期的风采再也寻不到,沉寂的不只是大唐而已,诗坛也随之沉寂了。公元772年,李白去世十年,杜甫也走了两年,唐代的诗坛荣光不再,正像鼎盛的唐朝一样,一去不复返。而这一年,广袤的大地上诞生了一批新的诗人,而日后成就最大的,是一个名为白居易,字乐天的小子。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自幼聪颖过人,读书也十分的刻苦,年纪轻轻就白了头。十几岁的年纪,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作进长安,长安的达官显贵看见这个小子,不屑一顾,没想到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让他声名远扬。

公元806年,白居易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仕官生涯,这一年,他写了一首长诗,初步奠定了自己在诗坛上的地位,这首诗便是《长恨歌》。在官场上浮浮沉沉了十余年,白居易此时已经四十多岁了,不过对于古代官场来说,这样的年纪倒还算年轻,若是日后能够被皇帝更加重视,必能大有作为。谁也没想到,就在这时候,他被贬了,因为上述谈论宰相遇刺之事,被认为是越职,之后又平白无故遭诽谤,就这样,他成为了江州司马。浔阳江头,江州司马深夜送客,伤怀之时,水上忽然传来了琵琶声,原来是一位同病相怜的琵琶女,白居易一挥手,写下了《琵琶行》,这一回,白居易一下子跻身诗坛巅峰,排在李白杜甫之下,位列第三。

也就是被贬江州司马的这一年冬天,诗人在这一年经历得太多了,每每深夜,总会生出很多的感慨。在一个刚刚下过大雪的深夜,他起身站在窗边,凝望屋外,看到屋外深厚的积雪,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夜雪》。雪是大自然景物中的得天独厚,它洁白无瑕,却能够装点关山,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极尽笔墨去赞颂雪。白居易的这一首咏雪诗,没有色彩和故作姿态的描写,却也不失为名篇之作,古朴而凝重,清新而淡雅。

“已讶衾枕冷”,深夜醒来,发现卧枕寒冷如冰,此时才觉得惊讶。诗的第一句,从感觉开始写起,“冷”点名了冬季,点名了雪的存在,而这雪不是小雪,是大雪。刚刚下雪的时候,气温是不会突然变冷的,只有雪下了多时,才会感觉到寒冷入骨。诗人在深夜醒来,发现衾枕寒冷如冰,就说明这一场雪已经下了很久了;“讶”,这惊讶也是因为雪,雪飘落无声,起初根本没有人发觉到已经下雪了,等到严寒真的到来,才感到惊讶。

诗的第一句是已经紧扣题目,诗人拥衾而眠,窗外的雪飘落无声,可能连诗人也不知道,这样的雪是什么时候落下来的,故这场雪应该为“夜雪”。“复见窗户明”,往窗外一看,却又看到窗外有些明亮。此时应该是深夜,窗外本该是黑漆漆的,可诗人却看到了亮光,足以表明这场雪下得很大,积雪很深,雪的反光给黑夜带来了一丝光明。这两句所描写的都是人的感受,没有一句写到了雪,却处处都能看到雪的痕迹。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等到夜再深一些,才知道这场雪下得有多大,时不时能听到雪把竹子压折的声音。这两句还是运用了侧面描写,只不过从视觉转向了听觉,屋外时不时传来积雪压竹的声音,可知这场雪有多大。其次,深夜是寂静的,诗人是彻夜无眠的,所以他才能时不时庭坚积雪压竹之声。他无眠,不只是因为衾枕冷,还因为自己被谪贬,怀着这样的真情实感写下这首诗,写得更是乐天的真实感受。

这首诗布局精巧,层层推进,从诗人的触觉,到视觉,再到听觉,去描写深夜的雪,也描写了诗人的孤寂之情。没有直白的描写雪,也能够在寥寥的二十字中,感受到一个银装素裹,万籁俱寂的世界。雪本无色无味,只能从颜色去判断,但在这样的深夜,视觉已经失去了作用,若是没有了颜色,又该怎么去写雪呢?白居易的这首诗,偏要跳出这个禁锢,生动地将一场夜雪展现了出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