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讲好科研故事 写好论文(手艺很重要:《写作是门手艺》)

句子大全 2023-07-24 07:03:01
相关推荐

1、写作是一门手艺,心灵的手艺,孤独的手艺

前两个月是申报课题、发表论文比较集中的月份,为了打磨稿子,费尽了心思,结果还不是那么理想。

正好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研一期间,导师要求每周阅读三篇论文,并写报告,组会汇报,是否给学生施加负担过大?”

有位答主给出的答案非常有新意。他将论文的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别是几十页的大综述甚至是解决百年难题的论文;第二级别是八九页的学科展望,或者是工科、文科对数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论文;第三级别的就是会议论文,快速介绍思路然后直接列举其他的论文都做了什么,然后比较得出结论。

如果都是第三级别的论文,每周三篇太轻松了,第二级别的也相对容易,而如果是第一级别的论文,一个月读懂一篇都算是厉害的。

这个答案我深以为然。

论文的这三个层次,既是阅读难易的划分,也是论文写作能力的一个划分,可以说每一个层次都是一个分水岭,代表了一个学者在学术界的学术能力。

“写作是一门手艺,与其他手艺不同的是,这是一门心灵的手艺,要真心诚意;这是孤独的手艺,必须“一意孤行”。每个以写作为毕生事业的手艺人,都要经历这一法则的考验,唯有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诗人北岛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文学写作的作家们,也适用于凭借文章来申报题目、晋升职称、展示研究成果的学者们。行业不同,但是写作这门“手艺”的重要性是相同的。

那么如何能够将自己的科研“故事”讲好,将自己的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呢?

《写作是门手艺》的作者刘军强用自己的方式给了我们答案。

2、非比寻常的科学故事写作教材

刘军强是中山大学的教授,他的经历可谓丰富,先后在南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哈佛大学求学。一路走过来,刘军强教授经历了读论文、写论文、评论文这条道路,对学生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着很深的理解。

他决心写一本有自己风格的论文写作辅导书,要掏心掏肺地将自己这些年来的论文写作经验传授给读者,成为一种寓教于乐的传递写作底层逻辑的思维训练之书。

全书总共分为10篇,在每一篇中,都是选取论文写作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详细的解读,并给出自己中肯的建议。一共29个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弄清楚,意味着读者在论文写作之路上已经初窥门径。

每篇都留有课后练习,刘教授的课后练习可谓与众不同,分为想、写、作,电影时刻,延伸阅读,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强化学术思维,增强底层逻辑,以一种非常有趣味的练习方法来进行训练,可以说是一大特色。

如果我们当年在大学的时候能够有这么一门课程,想必现在也不至于为论文如此犯难吧。

3、需要提高学术问题的判断力与感知力

罗什富科公爵说:“很多人会介意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却很少有人在意自己的判断能力。”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来说,如何能够写出一篇又叫座又叫好的论文来,是很考验一个人的学术功底的,也就是一个人的学术判断能力。

简单来说,研究问题的判断能力就相当于是战略,具体研究方法就是战术,两者孰轻孰重还是很明显的。

《写作是门手艺》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叫做学术品味,实际上也就是对于学术问题的一种判断力与感知力。

写论文的这些年来,着实看过不少哗众取宠的论文。有一篇与我们方向有些相关的论文,叫做《基于中医诊治理论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新技术初探》,惹出极大的非议来。

本以为这已经是奇葩论文的终结了,谁料,在《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这篇论文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阐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而受到质疑。

这类论文除了惹人发笑之外,有什么学术价值吗?有什么意义呢?在《写作是门手艺》里面,提出了衡量论文价值的四把尺子,分别是相关性、时间尺度、研究贡献、因变量与福祉的距离。这四把尺子,可以说是我们提高学术判断力,选好研究方向,做真正有意义事情的基础。

4、微观、中观和宏观,论文完美搭建之路

论文的主题确定好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将科学研究内容整合成一篇言之有物的文章。这就涉及到文章结构的合理性。

《文心雕龙·附会》中曾经提到:“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夫能悬识腠理,然后节文自会,如胶之粘木,石之合玉矣。”充分说明了古代人就已经充分认识到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关于结构,《写作是门手艺》提出一篇文章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角度来进行拆解。如果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那就是字、句、段、章的结构(World-Sentence-Paragraph-Chapter Structure,WSPC)。而这,也是一个逐级上升的过程,也是文章从无到有逐步组装的一个过程。

具体来说的话,微观结构注重词句和句子之间的关系,中观结构注重段落内部的关系和段落之间的联系,而宏观结构就涉及到一篇论文的骨架,也就是论文的整体框架。

之于说搭框架,再填素材,还是先将内容具体化,再确立整体框架,那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个人来讲,还是喜欢先把文章的主题框架搭好,然后将每一部分细化,这样的好处是思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混乱。而刘教授的建议则是可以先写最想写的部分,最后在进行整体设计,这样可以避免从一开始论文就无从下手的窘境。

无论是哪种学科的学术论文,这种结构化的写作方式都是极为类似的。

5、五个步骤教你如何做文献综述

要想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对前人的工作进展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涉及到文献与综述。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相关研究的梳理和评论,看学界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哪些研究,有哪些发现,在什么领域做得比较好,在哪些方面还有缺陷,需要改进。

于是,文献综述的好处便显现了出来,第一个是防止闭门造车,凭空想象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问题,或者是重复前人的研究方向;第二个是研究定位,给自己的选题一个明确的目标;第三个就是体现自己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一个手段了。

文献这么重要,如何去检索文献,如果能够让文献为我所用,这是摆在高校学生们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有几种方式,首先,可以去请教业内的大牛,往往他们一句话的指点,能够省去大量的弯路;

其次,经常翻看本专业领域内的综述杂志,或许在不经意间会有意外之喜;

第三,搜索综合文献数据库以及专业数据库,这一点相信大多数科研工作者都是会经常用的,“不知知网”的笑话在专业人群中基本不会出现。

第四,每读到一篇好论文,要顺藤摸瓜利用好文后的参考文献。这一招我本人经常用,非常好使。

最后,要形成自己针对研究问题的工作文献,也就是自己的核心文献库,懂得将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文献经常阅读,增加学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如果这些都能做到,相信写出一篇好的学术论文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6、“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论文不止是给小专业的同行看,也要让不同专业的学者们看懂;

论文不光是自己工作的总结,更是项目申请、科研评奖、工作汇报的重要依据;

论文承载着基础科学的研究使命,更应该让行业外的人,让普罗大众都能够直观了解科研工作的内涵与重要性。

可见,讲好科研故事,写好科研论文是多么的重要了。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科学工作者们也应该认识到《写作是门手艺》,学会将科学之美展示给需要的人。

#紫焰小说读书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