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中考语文备考 诗歌名句赏析老失分(来看看一线语文老师的总结)

句子大全 2023-07-26 03:32:01
相关推荐

赏析名句

近几年中招试题中反复出现名句赏析的问题,学生虽然学过诗句内容,但是答题却不尽如人意,学生或者答案组织凌乱,或者要点不全,或者角度偏斜,要点肤浅,不能一语中的。那么该怎样理解诗句,组织答案呢?下面介绍一下答题的思路、方法及步骤。

中招试题的诗歌鉴赏,不像高考那样,都是陌生的内容。这些诗歌都是平常老师讲过而且都是背过的知识,作为题目出现在试卷上,都是名家名篇名句。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些名句为什么会被传送至今,因为它们总有一些精妙的地方,我们答题就扣着这些精妙的地方答题就可以了。这些精妙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一, 写景。

二, 抒情。

三, 理趣。

那么诗歌都是如何表达出这样精妙的效果的呢?总结下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一是写景抒情的技巧,二是通过合适精巧富有特色的语言,三是巧妙的结构与特别的句式。

在考试中要回答好每一个试题,就要理解并掌握这三个方面的知识。比如,抒情的方式和手法,主要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等),直接抒情,借典抒情(正面借典和反用典故)托物言志(寓意)等。写景的技巧就更多了,如写景的角度(动静,虚实,远近,点面,色彩等),写景的方法(正面,侧面,白描工笔,衬托对比等),还有一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反衬,反复,反问,设问等)。

在诗歌的语言方面,主要有两个点,一是诗歌的语言特色,比如一般诗歌比较典雅,而有些诗歌就写生活化的内容,语言生活化口语化,活泼,清新自然。另外一个就是诗人对语言的锤炼,诗中的某些动词或信不过容词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欣赏诗歌中要特别注意。

最后是诗歌的结构与句式问题,诗句之间往往有互相照应的地方,或铺垫蓄势,或扣题。也有些古体诗,句式长短不一,往往能表达特别的情感,在欣赏诗歌时也需要多加留意。

遇见实际的试题该怎么做呢?针对手法,炼字题,提供一些思路和步骤,以避免因思维不当失分。

无论是情景关系方面,炼字还是技巧方面,其效果表现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 写出了人、物的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2、 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画面与氛围特点。

3、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 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哲理。

5、 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情趣。

具体而言,名句赏析中,一般出题人会在题干中提示从某一个角度来答题,如从情景角度,或从修辞手法角度等,但也可能不给提示。不给提示,我们该怎么答题呢?我们可以先分析这些诗句的特点,然后根据特点再选择某一种或几种角度来答题。比如2018年河南中考试题:

18.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2分)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仔细分析这几句诗,可以发现,有两句重复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还有个疑问句,且句式简短急促,那么,我们在答题时就可以从手法或句式方面来思考。具体步骤怎么写呢?

1, 点明特点或手法,2,分析句子,3,最后答出表达效果。

答案:

示例一:用感叹句、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二:用感叹号、问号,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三: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方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四: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

下面分类为大家讲解一下每种该怎么做。

(一) 写景角度

思考的角度:

1,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动静,虚实,远近,点面,正侧,修辞手法等)

2, 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思考的角度:A、人与物的形象特点。B、景物组成及的画面特点,渲染的意境氛围特点C、表达的思想感情。D、生活哲理和情趣)

3, 联系上下诗句,思考诗句对全诗结构的作用。

如2017河南中考卷19、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分)

示例:①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的风光。②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阙的抒情蓄势。(共2分)

(二) 写作技巧

手法要点:

1,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动静,虚实,远近,点面,正侧, 修辞手法等)

2, 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

3, 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A、人与物的形象特点。B、景物组成及的画面特点,渲染的意境氛围特点C、表达的思想感情。D、生活哲理和情趣)

如:2016年河南中招,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思路:

1, 先判断是哪种修辞手法(诗歌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对比,衬托,设问,反问等)

2, 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方法。

3, 答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诗人以落花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扔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2015河南中考:

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因为是课堂讲过的诗歌,理趣自然好答,可是“如何表现”这几个字牵扯就多了,我们一般的思路是从写作技巧方面回答,可答抒情的方式,如借景抒情(写理趣),或借助一些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来写理趣。

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1分)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2分)(共3分)

(三) 炼字角度

答题思路:

1, 先选出诗句中的什么字(有的会给出是什么字,难度就降低了)

2, 解释这个字在诗中的意思,如果此字能体现写作的手法,最好也要点出示那种手法(如拟人,化静为动等)

3, 把此字放入句中描绘诗句。

4, 再写写此字的表达效果(思考角度与主要得分点: A、人与物的形象特点。B、景物组成及的画面特点,渲染的意境氛围特点C、表达的思想感情。D、生活哲理和情趣)。

如2014河南中考:

20.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2分)

“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1分)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1分)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1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1分)

2013年河南中考:

21.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的好?请做简要赏析。(2分)

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丧,城池残破的景象,诗人触目惊心。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2分)

通过以上分析与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每一首诗歌要充分理解诗句内容,能正确分析诗歌表达技巧,要全面答出诗句的表达效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