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处于”诅咒敏感期“的孩子 喜欢说脏话(他们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

句子大全 2023-07-27 02:43:01
相关推荐

全文共1660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前几天闺蜜在一起吃饭,都带着孩子参加。“滚,我讨厌你!”闺蜜家孩子一声怒吼,打乱了愉快的氛围。闺蜜忙走了过去,安抚了一下孩子的心情,并告诉孩子说脏话不对,于是开始了调查工作。

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会出现以上这种情况,家长对于孩子出现的这种情况一般都会告诉孩子这个话是不好听的。

可是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很多家长都会说跟别人学的,要不就是这孩子学坏了,变得不乖了。

还有的父母也会说这孩子欠缺管教。总之父母见过这种现象,也去教育过孩子,但是却不了解孩子这种情况的背后原因。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通过研究发现:孩子在3-6岁的阶段,会脏话产生极大的兴趣。这个时候的他们会说一些比较不堪入耳的话。

其实这个阶段被称为“诅咒敏感期”。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会“出口成脏”。他们说的这些词汇并不是有心的,只是在生活中听到了就会模仿。

这个时候的他们对语言的需求也极为强烈,所以他们会把听到说出来,学出来。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同时也显得自己能合群。

原因一:他人的反应让孩子觉得“脏话”很有趣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由“无意识的模仿”变成了“有意识的骂人”。孩子的语言表达力已经由最初的只词片语,发展了可以成句成段了。

他们也在不断的运用中发现了语言的力量。特别是在他们说一些“脏话”的时候,有的小伙伴会听到他说的“脏话”会哈哈大笑。

这一个举动会让孩子误认为,这种说话的方式是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而且是受同龄人欢迎的。会让孩子误认为这种行为被给予了认可和支持,这也是孩子“脏话”脱口而出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在模仿中孩子们会觉得好玩,于是不断模仿

卢姆博士曾说过:孩子说脏话,其实只不过是孩子的语言学习。

3-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对于词汇也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时候的他们没有是非观,有着好奇、好玩、好动的特性。

因此在说脏话的时候,正好满足了他们好奇心。在说脏话的时候,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它的这是含义。只是别人说了就跟着说了,这是一种机械的模仿。只是觉得好玩,于是便开始不断模仿。

第一点:以身作则,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孩子的学习最初是来源于模仿,而家长又是跟孩子最亲近的人。所以从父母自身来说,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自己就不要说脏话。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即便是孩子模仿别人说了脏话也要明确指出这是不对的一种行为。特别是在孩子语言发展关键期,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的语言环境变得好起来,孩子也会随之改变的。

说脏话的问题也许就不难解决了。由此看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面对孩子的“脏话”要运用“冷处理”。

千万不要让孩子造成说脏话很好玩的错误概念。慢慢地孩子就会自觉无趣,从而降低兴趣,慢慢就不会说脏话了。

第二点: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作为家长想要孩子平稳度过“诅咒敏感期”,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孩子的“诅咒敏感期”时,孩子也会用脏话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不满。

从而达到宣泄情绪的目的。所以,若想孩子不是满口脏话,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控制好自己的脾气。让孩子学会正确正视自己的脾气,并学会宣泄。

这样的负面情绪没有了,也会降低孩子说脏话的几率。所以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正确表达也是十分重要的。

宝妈频道寄语:

其实孩子的一句脏话并没有我们大人想的那么复杂,家长也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去为孩子贴标签。不是孩子说了脏话,就表示变坏了,不乖了,正确看待孩子的说脏话,才是家长要做的。

同时做为父母要关注孩的需求,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不要让孩子被同伴所影响。另外父母也要做好引领人,以身作则,抑制自己说脏话的习惯。因为“言传不如身教”。

相信在父母的引导下,孩子会顺利度过“诅咒敏感期”,并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要生硬地禁止,这样对于孩子改正只是在推波助澜。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对待,孩子才会慢慢变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