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你是谁 ”丰泽这所学校门口(保安一句话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句子大全 2023-07-28 06:45:01
相关推荐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这看似平常的话,

深究起来还是一道哲学问题。

但你能想到吗?

孩子刚进小学门口,

保安开口就会问这一句!

孩子们每天都在认识新的自己!

所有人都傻眼了……

哲学,

在大部分人眼中是一门难以参透的学科。

可是,

在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的课堂上,

儿童哲学已渗透到多个学科里。

哲学不再是艰涩的理论,

而是培养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好帮手。

儿童哲学教育,不仅仅是丰泽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张响亮名片,也是丰泽区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有力佐证。

从语文到体育

多个学科里都“藏”着儿童哲学

在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上,吴云老师正讲着课文——《想飞的乌龟》。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学习和认识每一个字,就是一次哲学思辨的过程。这个字是什么?这个字从何而来?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这个字为什么这样用?这些问题都充满着朴素的辩证规律。”吴老师介绍,汉字学习中包含着哲学的基本原理,在学习中教会孩子主动思考是儿童哲学进课堂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这节课上,解决“‘心’字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后,老师又引出了“心”部字是怎么来的探讨与学习。另外,课文中大部分语气词与“口”部有关,老师从对“口”部的学习入手,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

“汉字的书写更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哲学观,左右相谐、高下相倾、穿插避让、结构布局、不一而足,都在教学的过程中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儿童哲学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终生的。”吴老师说。

丰泽区第二实小校长赖艳梅表示,儿童哲学融入课堂并不容易,不是单纯地和孩子们讲述哲学理论,而是将哲学渗透到课程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培养他们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语文到体育,原本在大家认知中与哲学难以产生关联的学科,丰泽区第二实小都将二者结合。

“举个例子来说,美术老师带孩子们看画展,不只是简单地看看画,而是应该教会他们看什么、怎么看,透过画作的色彩、线条、构图,看到画作的主题思想。第一遍看时,孩子们大多只懂得看看画作的颜色。经过老师的引导,第二遍看时,他们就能够说出画作的主题思想了,孩子的思维品鉴能力就能在看画展中得到提高。”赖梅艳说。

国家级课题立项

培养善学善思善于创造的学生

2014年起,在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荣伟教授的指导下,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率先在全省探索实践儿童哲学教育,以“儿童哲学”教育为中心枢纽,把改革多学科课堂教学,提升儿童思考品质作为重点,将发展儿童哲学专题特色课程为抓手,通过儿童哲学教育的理论体系引领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开展。

2015年9月

学校立项省级课题“多学科视野下的儿童哲学研究”,并被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授予“儿童哲学教育研究基地”,2017年8月通过结题验收。

2017年11月

学校成功立项全国教育规划办教育部课题“小学多学科渗透儿童哲学教育的行动研究”。据了解,全省每年获得教育部立项的教科研课题只有3—5个。

儿童哲学不仅仅渗透在每堂课上。老师和孩子一起学哲学,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哲学绘本,学校还定期举办哲学小剧场等表演方式……通过开展学科渗透、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系列活动,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实践性智慧以及自我发展等能力,培育、发展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品格。

“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不是人云亦云、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而是善学、善思、善于创作生成的学生。通过儿童哲学教育,老师在学生心中播下善于思考的种子,引导孩子懂得质疑、猜疑、解疑,独立思考、明辨是非,从而促进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培育。”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赖艳梅说。

她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探索儿童哲学教育与各学科相融合,开启儿童在学习中好思、好学、好问的哲学天性,构建独特的“思”文化特色课堂,为高效课堂服务,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将在省教科所和有关专家的有力指导下,力争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儿童哲学教育”研究基地和师训中心,将儿童哲学教育打造成为丰泽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张响亮名片。

注重科研引领

丰泽扎实积极开展精品课题建设

近年来,丰泽区加强了课题研究管理及科研引领工作。今年,丰泽区共举办了10多次课题研讨活动,分别就课题名称、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预设成果等进行了交流研讨,并听取了参会专家的修改意见。5月份,丰泽区共有13项课题成功立项为省教育科学“十三”规划2018年度课题;7月份,又有12项课题成功立项为泉州市2018年度小课题。

在开展精品课题建设方面,丰泽区也不遗余力,积极组织学校参加精品课题建设系列活动,注重已有的精品课题培育对象的建设。2018年1月组织开题的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赖艳梅校长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多学科渗透儿童哲学教育的行动研究》和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彩琴老师主持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度专项课题《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生活化研究》等2项课题,提升了丰泽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扩大了教育科研的影响力。

今年,

丰泽区共有3项省级课题、

7项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

9项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9项市2017年度小课题、

72项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

54项区2017年度小课题

通过结题检查验收。

“目前,丰泽区总共已完成4项国家级课题、89项省级课题、100多项市级课题和300多项区级课题的审批论证。为杜绝重立项轻结题,重级别轻产生的功利思想,我们积极推行课题研究“四关”审批论证的动态跟踪制度。严把立项关,确定研究内容,严把开题关,理清研究思路,严把过程关,适时调整方案,严把结题关,提炼研究成果。为防止人情课题产生,规范课题管理,我们积极争取省、市教科所的支持和帮助,多次邀请省、市教科所专家,并通过他们邀请各级各类专家学者帮助我们进行指导。”丰泽区教育局副局长郑德胜表示。

常态规范创特色

丰泽教育科研水平再提升

“在教育科研中,我们十分注重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特色课题研究,帮助学校提炼品牌创建方向。特别是在探索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结合‘两香’教育和学校少年宫活动,指导申报了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小学科学课程生活化研究’、城东中学的‘德育体系构建研究’、丰泽区二实小的‘儿童哲学’教育、丰泽区三实小的‘诗笛’教育,丰泽区八中心小学的书法教育等特色科研品牌。”郑德胜介绍。

2017年5月,泉州市教科研开放日活动暨丰泽区教科研成果展示活动举行,泉州九中、丰泽区实验小学、机关幼儿园等学校设立分会场,向来自省市区200多名专家、领导、校长、骨干教师进行成果展示、交流研讨,反响热烈。2018年4月,全省300多位从事和教育相关工作的人员齐聚丰泽,总结福建省29个科研基地共同探索形成的“纵向联动 区域协同”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经验,充分展示丰泽区省先进科研基地的风采。

今后,丰泽区将继续在省市教科所的业务指导下,加强全区教育科研课题规划和管理,认真做好国家、省、市、区“十三五”规划课题的结题指导工作,加强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档案管理;进一步发挥福建省首批教育科研基地和示范学校的先进带动作用,组织省教育科研基地校开展专题研讨或经验交流活动,以省教育科研基地校带一般学校、以科研骨干带普通教师,进一步发挥基地校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教科研信息交流,做好优秀课题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只有引领老师们走向教育科研之路,才能克服职业倦怠,打造幸福教育,构筑幸福人生。只有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才能增强学校发展后劲,促进课程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郑德胜强调。

来源:东南早报

记者:李菁 王柏峰 通讯员 蔡国清

编辑:黄珊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赞,

小编工资涨两毛!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