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70余位国内权威学者滨城论道(共话百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思想文化)

句子大全 2023-07-30 03:22:01
相关推荐

津滨海讯(记者 范炳菲 路熙娜)9月17日,百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思想文化暨中华思想史第六届、第七届高峰论坛在新区闭幕。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形态与思想史研究”“百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思想文化”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进一步推进了中华思想史研究。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论坛中,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原院长王伟光以《坚持社会形态与思想史融通 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为题作主题报告。他指出,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接续举办百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思想文化暨中华思想史第六届、第七届高峰论坛,汇聚学界智慧,围绕“社会形态与思想史研究”“百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思想文化”展开探讨,深入推进中华思想史研究。要深刻认识社会形态演变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社会形态演进与思想史发展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揭示跨越不同社会形态的,中华民族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思想精华。

王伟光认为,结合大的历史时代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思想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这是研究编撰中华思想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编撰《中华思想通史》,要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优秀思想挖掘总结、提炼集成起来,为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开创未来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为世界文明和人类智识的提升作出中华民族的奉献。

王伟光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要在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下,融通社会形态史与思想史研究,立足社会形态演进规律,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各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将研究主体放在人民群众身上、将研究重点放在真正代表人民大众的进步思想上,拿出一部真正代表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学术品格的、真正属于人民的、无愧于历史与时代的思想史精品力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剖析百年党史精神内涵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思想文化”成为本届论坛的核心主题。在分组讨论中,学者们发表了《百年以来中共国家现代化话语的建构》《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强党经验研究》等主题报告,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武力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形态百年变迁》主题报告中,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中国社会形态的变迁,通过一个个具体事件展现了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武力认为,正确认识这个变化过程,总结历史经验,对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是非常有必要的。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具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高度自觉。在对待历史遗产和中华传统思想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立足社会实践,结合时代要求,既回首过去、追溯历史,又破除陈规、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提倡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营养,经过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梳理传统文化发展脉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绵延中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基因,已经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论坛中,多位国内权威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分享了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大家的深入探讨,既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对传统文化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共同为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永葆其青春活力和时代魅力。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在《<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文人思想及创作》主旨发言中指出,在《春秋》“大一统”观的统领下,秦汉思想家和文学家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有为,凝魂聚魄,为中华文化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魏道儒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唯物史观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得出的具体结论。他认为,把中华宗教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变迁结合起来考察,对于我们客观探索中华宗教的本质,深入认识中华宗教的演变规律,全面概括中华宗教的社会功能,都有积极意义。

中国社科院历史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夏春涛认为,真正有志于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应耐得住寂寞,继续推进研究,研究越深入,认识也就越深化,进而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用马克思主义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张星星在《马克思恩格斯与国家历史研究》一文中,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源头。他指出,要正确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既要认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必须紧密结合具体的国家历史研究,通过深入细致的国家历史研究继续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研究员、天津滨海新区中华思想研究院副理事长周溯源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卷》的编写举例,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换、创造性发展,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广大学者们要提炼优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相衔接,为民族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金民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的“差异融合”》中提出,要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差异融合及双重转化,贯通两种思想体系、两种文化结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此外,与会专家还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但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方向,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并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具有了自己的新特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将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津滨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