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巧识通假字(文言翻译不用愁)

句子大全 2023-07-30 04:06:01
相关推荐

文言文中常有用甲字代替乙字的现象,这样甲字就成了乙字的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几乎每篇文言文中都有通假字,如不注意,只是望文生义,就会理解错误,这是阅读文言文的障得之一。

掌握以下通假规律,读文言文时,当句子中遇到有的字按着它本身的意义理解,在上下文里无法讲通时,就可以考虑它是否为通假字。

一、必须了解通假字与本字多为同音代替这个基本规律,本质就是被代替的字。具体说,它们在读音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音通假

例如:(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2.近音通假

例如:(3)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亡“通“无”两个字声母相同,有人称”双声通假”,“齐”通“剂”两个字的韵母相同,也称“叠韵通假”。这两种现象统称“近音通假”。

3.音变通假

例如:(5)扁鹊望桓侯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6)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两个字声母和韵母均不相同。

(二)还有少数形近通假字

例如:(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说”通“悦”,还有像“女”通“汝”等,都是因为形体相近而形成的通假现象。通假字一般是用笔画少的字代替笔画多的字。

(三)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在古代往往是“约定俗成”的,不能任意代替。

例如:(8)默而识之。(《论语》)规“识”是“志”的通假字,如果用“致”“秩”等代替“志”不行。另外,“识”可以通“志”,反过来,“志”却不能通“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