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古代女子美妆秘诀:唐代女性的妆容之美(尽在文人“妆诗”中)

句子大全 2023-07-31 05:56:01
相关推荐

当代诗人余光中曾以一首《乡愁》,拨动了数万游子的心弦。他以极为浓烈、细腻的乡愁,表现出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思乡情。或许大家只知道他的“乡愁”,却不甚了解他的盛唐情怀。一曲荡气回肠的《寻李白》,让世人真正意识到了盛唐风范。

余光中在赏析李白及其诗歌时,曾用“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来体现“诗仙”放荡不羁外表下,隐藏着的诗歌意境和诗人情怀:

“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樽中月影”。

笔者认为余光中在解读李白时,也是在向世人展现盛唐风采。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唐帝国,虽然早已没入了历史洪流。但可以代表盛唐的文化符号,以及多姿多彩的人和事,都可以让现代人去感受那段繁华的历史。

唐代诗人、诗歌、美女、贵妇,以及那些屹立千年的古建,都是让世人仰慕的大唐风范。或许我们无法亲临其境,去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但却可以通过文字和画卷,去想象、描摹那时的风霜雪雨,以及独具唐代特色的风花雪月。

唐朝作为充满诗歌气息的浪漫国度,不乏令后世津津乐道的才子佳人。故事的主角是才华横溢的文人,也是那些“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佳人。唐代女性作为最有个性的女性群体,开放只是她们的表象,极具个性的华丽妆容,才是一个时代自信的体现。

唐代女性妆容特色,有一种美可以修饰

一、爱美风潮,自古有之

不同朝代或时代对美的定义,都有别具一格的标准和特色。先秦时期的女性更在意自然美,《诗经·卫风·硕人》一诗,就描绘了这种天然去雕饰的美: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芊芊素手、唇红齿白、肤白貌美、身材颀长,自古以来就是美女的重要标志。“硕人”嫣然一笑即可动人心弦,秋波一转就能摄人魂魄。笔者认为虽然历史阶段不同,但人们对女性美的审视,几乎达到了惊人的一致。

二、自我意识觉醒,唐代女性向美而生

1. 开放的唐朝,自由的美丽

大家熟知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出自漫主义诗人李白之手。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看上去质朴纯洁、毫无雕琢装饰。李白的粉丝白居易,在描绘唐代美女的时候,也写下了“天生丽质难自弃”,这句诗其实也暗合了李白的诗意。

相比较于封建历史中的其他朝代而言,唐代不仅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科技方面较为突出。而且在宽松的统治环境中,人们的思想也非常开放。尤其是唐代女性不仅可以抛头露面,甚至在遇到婚姻不幸时,可以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

2.妆容之美,由内而外

纵观几千年的古代历史长河,仅从这一点上来看,几乎没有一个朝代,可以与唐朝相提并论。在这种开放的社会思维中,唐代女性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并第一次真正关注个人喜好。这其实也为唐代女性妆容之美,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契机。

一时间大街小巷,飘荡着令人心驰神往的脂粉味道;浓妆艳抹、穿红戴绿的唐代女性,简直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她们的精神、心灵和肉体,终于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枷锁,一种源于生理冲动的自然之美,开始在她们的面庞、躯体上飘逸。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女性特别关注梳妆打扮。在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以及如火如荼的对外贸易影响下,唐代女性可拥有的护肤品种类繁多。尤其是一些贵族女性,更是沉迷于胭脂水粉的世界中,就连当时社会中的平民女子,也出现了一股化妆风潮。

妆粉、黛粉、胭脂、口脂、额黄,各式各样、功能齐全的护肤品,成为了唐代女性地位提升的标志。她们不仅可以略施粉黛参加社交活动,也可以浓妆艳抹盛装出嫁。就算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依然热衷于描眉画鬓。

笔者认为唐代女性之美,虽然融入了精雕细琢的脂粉气,但却一点也不影响她们的美貌。无论是气质、风度还是魅力,可以说一点都不输现代女性。如果非要给唐代女性的妆容下一个定义,笔者认为一定是“大度而不浮华,雄浑而不雕饰,自信而不妖艳”。

唐代女性的自信之美,尽在文人的“妆诗”中

谈起唐代女性充满自信的美感,相信很多人虽未亲眼所见,但在唐代诗人的诗文中,却可以看到她们的风华绝代。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边塞诗人一定都是“直男”。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只有大漠苍凉,但事实上他们也有难得一见的儿女情长。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诗人岑参诗歌中的胡天、飞雪,总会给人一种寂寞、凄冷之感。但就是这样一位边塞诗人,在描绘唐代女性的美貌时,也曾毫不吝啬溢美之词。《敦煌太守后庭歌》一诗中,就曾写道了“美人红妆”。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一位浓妆艳抹的唐代美女,高耸的发髻侧垂于头部,发髻上插着一支贵气十足的金钗。笔者认为“美人红妆色正鲜”,不仅写出了女性娇羞可人的媚态,而且也提到了当时女性,经常使用的一种护肤品“胭脂”。

一、胭脂泪,相留醉

胭脂并不是唐代女性的专利,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作为一种用“红蓝”花朵,制作而成的古代化妆品,既可以与妆粉调和之后,涂抹在两颊当腮红使用。同时,也可以直接将胭脂抹在嘴唇上,效果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的口红。

事实上在汉代时胭脂开始盛行。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因屡犯汉境而被汉军驱赶。在怅然若失的情形之下,他们吟出了“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焉支”亦可写作“燕支”,实际上就是胭脂一词的变体。

事实上唐代女性使用的胭脂,又可以当做国画颜料,是一种色泽红艳状如膏体的物质。尤其是在其中加入牛髓、猪胰等,就变成了一种稠密的膏脂类膏体。大家在敦煌壁画中,其实就可以看到唐代女性,面颊涂抹胭脂的画面。

二、朱唇轻启,百媚娇生

唐代女性的梳妆台特别丰富,除了耳熟能详的胭脂之外,还有口脂、唇脂等“口红”类化妆品。岑参曾在《醉戏窦子美人》中,写道: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

“朱唇一点桃花殷”说的就是,唐代女性涂抹口红之后的状态。“朱唇”指的是红色的嘴唇,这也正应和了口脂为朱赤色的特征。女性将口脂涂抹在嘴唇上之后,不仅可以增加使嘴唇更加红艳,而且也可以彰显出迷人的姿态。

色泽红润的嘴唇、绯红的面颊,以及环形发髻都可以体现出,唐代女性娇羞带怯的美感。实际上“朱唇”除了可以装饰美之外,还可以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女性们的钟爱,尤其是思想更为开放的唐代女性,更是对“朱唇”情有独钟。

三、“额黄”

“额黄” 又可以称为鸦黄,是一种涂抹在额头上的化妆品。虽然这种化妆方式起源于南北朝,但是在唐朝时期才得以盛行。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很多女性看到涂金的佛像之后,认为既可以凸显佛像的尊贵,同时又能给人一种华美之感。

于是一种在额头上涂抹额黄的装饰习俗,开始在当时社会中出现。随着时间流逝以及朝代更迭,到了唐朝时期涂抹额黄成为一种风气。大家可以试想一下,面颊绯红、朱唇轻启的唐代美女,在额头上点缀额黄之后,一种千娇百媚的姿态油然而生。

唐代诗人温庭筠曾有诗云:“额黄无限夕阳山”;晚唐诗人李商隐也对涂抹额黄的女子情有独钟,“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在李商隐的诗句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唐代女性涂抹额黄的风气,而且也写出了当时社会中,颇为流行的“八字眉”。

四、“八字眉”成为妆容新宠

古代女性化“眉妆”的历史颇为悠久,“蛾眉”曾引领了古代“画眉”风潮。所谓“蛾眉”指的是细长而弯曲的眉毛,这种形式的眉毛在唐朝蔚然成风。唐代诗人张祜曾诗云: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这首诗中所描绘的虢国夫人,其实是一个不喜浓妆艳抹的美人。但即使素面朝天也有画眉。由于唐朝女性的蛾眉阔而短,因此又被人们称为“桂叶眉”。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道:“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这说明画眉习俗不分长幼。

可以说从初唐一直到中唐时期,“蛾眉”都十分流行。实际上以长、细、淡为特色的眉形,除了蛾眉之外还有远山眉、青黛眉等。到了中唐时期“八字眉”再次流行,并与乌唇、椎髻组成了“元和时世妆”。

说到这里就要提到画眉的化妆品,白居易曾在《长恨歌》中,写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诗中所言的“粉黛”又可称“黛粉”,是一种专门用来描眉的化妆品。这种化妆品类似于现代女性,每天都用到的眉笔或眉粉。

实际上“黛”就是黑色,唐代女性用黑色的粉末涂抹眉毛。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一种名为“黛”的躲青色矿物质。在使用之前将其磨成粉状,然后加水调和涂抹于眉毛上。《楚辞·大招》中有云:“粉白黛黑,施芗泽只”。

笔者认为唐代女性对画眉,绝对是最有研究的一群人。因为从唐代仕女图中,可以看到她们的眉毛十分有特色。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审美观,或许对唐代女性来说,八字眉、腮红、朱唇才是美的最高境界。

结 语

唐代女性作为引领古代妆容的时尚先锋,以及其独特的审美观和妆容,为整个唐朝带来了一抹亮色。她们的妆容时而雍容华贵,时而又充满了浓烈奔放的气息。当然娇艳、妩媚、大胆、浓烈,才是唐代女性妆容的主要特色。

《登徒子好色赋》中曾有这样一句话,“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笔者认为用这句话去形容唐代女性的妆容,不仅恰如其分而且也具有一定艺术特色。如果说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那么唐代女性的自信,就是盛世气象的外在表现。

【参考文献】

陈天心《唐代女性妆容初探》

陈丽萍《唐代女性妆容七步曲》

赵炜璐《浅析唐代女性妆容的审美趣味》

崔向英《从唐代仕女画谈唐代女性妆容之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