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句子大全 2023-08-03 02:15:01
相关推荐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二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孩子语言水平的高低,是鉴别孩子思维高低的重要标志,孩子思维高意味着孩子的智商高,孩子的思维低,则意味着孩子的智商要低很多。

但是很多家长在看待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误区,认为孩子会说话,也说得清楚,就是正常健康的。

是的,孩子会说话,会表达说明孩子是一个正常健康的孩子。

但是你却忽视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它不单是体现在孩子会说话、会表达,它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孩子的语言反应能力、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等等。

还有些家长认为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就是在给自己培养一个“小敌人”长大了那还得了“耍嘴皮”功夫一流,那我还怎么来管教他。

家长如果存在这种认知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孩子的嘴皮子利索,说明孩子的反映能力好,作为家长你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

而说到孩子和家长耍嘴皮这件事,我觉得不能单看它的表面,我们要用全局的眼光来看待。

孩子会和家长耍嘴皮子,说明你家孩子愿意和你交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向你表达,而不是闷在心里,等积累到饱满的时候爆发。

孩子会和家长耍嘴皮子,是亲子互动的一种表现,通过这种互动,不仅能拉近你和孩子的亲子感情,减少相互的猜想,让交流变得更敞白。

孩子会和家长耍嘴皮子,说明孩子的反应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好,能瞬间对你说的话做出反应。

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多么的重要,大家不要再被自己的无知误导了,赶紧行动起来吧!

那么我们要如何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重视孩子的幼儿期,幼儿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旦错过了,就会影响孩子后期的语言表达能力。

很多父母忽视了孩子幼儿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引导,认为只要把孩子教会了说话,就可以了,然后就忙着自己上班赚钱,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带。

爷爷、奶奶在带孩子的时候,他们更不会想这个问题,每天不是带着孩子在家玩耍,就是带着孩子去市场买菜,去跳广场舞,去公园大树下下棋等场合。

这些场合几乎没有同龄的小朋友存在,导致孩子经常都是自己一个人在一边静静地玩耍,时间久了就会让孩子就会养成孤僻,不说话的习惯。

孩子的这种自己安静呆着不说话的行为,在很多家长眼中看来,是乖的一种表现,殊不知孩子的这种表现,正在慢慢腐蚀孩子,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不合群却性格怪异的人。

所以在孩子幼儿期的时候,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孩子的语言;但切记不要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孩子。

从孩子开始学说第一个字做起,从简单到复杂,慢慢地帮助孩子积累词汇,然后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尽量放慢自己的语速,让孩子感知词语组合成句子的好处。

当孩子可以完整的自己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要给孩子创造好的语言沟通环境。

一、多和孩子沟通

当孩子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的时候,家长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工作忙、累,没时间和孩子沟通。

时间都是挤出来的,谁的时间是够用的,我们把孩子生出来,就要对孩子负责,而负责,不是单体现在,金钱、物质上的,还体现在精神和陪伴上。

平日里大家下班后,把抱着手机打游戏的时间拿出来,和孩子说说话,引导孩子开口,既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让孩子愿意亲近你,又能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表达。

即使有些时候孩子说的还不是很好,表达的意识还不是很清晰,我们无法理解他要表达什么的时候,也要回应孩子,这才能让孩子保持对开口说话的积极性。

在多跟孩子说话这方面,我发现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忽视的;他们每天下班到家,都是自己抱着手机玩,让孩子自己在一边玩玩具,中间孩子和他们说话,基本上都迎合了事。

只有一个朋友是认真对待的,每次去她家玩的时候,她不会因为家里有客人,就忽视了孩子的存在。

我看到画面是,她家孩子经常边玩玩具,边和她说话,孩子表达清晰的,她会根据情况,回应孩子;孩子表达不清晰的,她会鼓励孩子,再说一遍,然后结合孩子的肢体语言猜测孩子要表达的是什么,然后再回应孩子。

所以她家的孩子语言能力,比其他我认识的小朋友都要好。

二、多带孩子去同龄小朋友多的地方玩耍

受时代变迁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住高楼,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居多,身边没有同龄的小朋友可以和他们玩耍以及沟通,造成他们普遍语言沟通能力发育缓慢,而且还有些孩子存在孤僻的性格。

所以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多带孩子去同龄小朋友多的地方玩耍,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让孩子在和同龄小朋友玩耍的时候能大胆地说、放开的说。

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语言沟通能力的发育,同时又能避免孩子缺少玩伴,自己孤僻成长。

重视孩子的儿童期,很多孩子在幼儿期的时候,是一个非常爱说也非常爱表现的人,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渐渐变了,变得不爱说话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成长,受认知和环境的影响,让他们在同龄的小朋友成为了另类,因为融不进去,从而让他们的内心产生了自卑,然后他们就会受到自卑的影响,成为一个不爱开口说话的人。

要想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受孩子的成长影响,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慢慢引导孩子。

一、不让孩子脱离认知范围

平日里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要试着改变,不要整天围着孩子的学习来说,可以多和孩子说说他们这个年龄段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聊聊孩子都喜欢的王者,我们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也可以和孩子聊聊王者;我所指的和孩子聊王者,不是说让大家教孩子去如何打王者,而是聊聊它里面的人物故事。

还可以聊聊现在孩子都喜欢看的动画,以及电视、电影、明星偶像等;通过 和孩子说他们这个年龄段感兴趣的话题,来开阔孩子的认知范畴,让孩子在和同龄小朋友相处的时候,不会别人说的是啥都不知道。

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啥都不知道,而被同龄小朋友孤立,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出现自卑心理了。

二、适当的学会放手

由于现在家庭孩子普遍都不多,很多家长对孩子普遍都存在关心过度的情况。

特别是当孩子和同龄小朋友玩耍的时候,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争执时,如果家长在一边的话,他们就会急急忙忙地上前去护着,或者是把孩子带走。

家长的这种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自我辩论的语言能力,还剥夺了孩子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

所以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做家长的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突发问题,这样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才能成长得更快,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三、让孩子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

不听孩子说,是很多家长都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当孩子提出对某件事情的理解时,很多家长听都不听孩子说的对还是错,直接就打断孩子的话,不让孩子说出来;有些家长更过分,直接打击孩子,说你个小孩,知道些什么,哪来那么多话等。

家长的这种行为,会打击孩子积极开口说话的意愿,从而影响到孩子语言能力的表达;而且还会打击孩子积极参与的积极性。

为了不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到他们思维的发展,在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采用以上这些方法来帮助孩子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