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人民日报头版连推六文话六稳:不畏浮云遮望眼

句子大全 2023-08-03 06:42:01
相关推荐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形势如何?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会对就业、外贸、投资等产生哪些影响?面对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中国经济能否如期实现年度目标任务? 8月3日起,人民日报连续在头版推出“稳就业”“稳外贸”“稳投资”“稳金融”“稳外资”“稳预期”六篇经济述评,对年中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方便读者,本文做了集纳摘录,一文读懂当前经济形势。

(一)稳就业,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

今年上半年,我国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为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经济平稳运行、新动能快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上半年我国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突出表现为五大特点。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752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截至6月末,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超过4.3亿人,较上年末增加500万人以上。“在‘放管服’改革和创业创新政策促进下,民营经济快速增长,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壮大,成为拉动就业的重要力量。”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企业从业人数同比增长5.2%。截至6月末,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 高校毕业生就业稳中有升,截至6月1日,2018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上半年,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1万人,同比增加2万人。退役军人就业积极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职工安置平稳有序。

——失业率保持低位。 1—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处于4.8%—5.1%的区间,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4.8%,为2016年开展该项统计调查以来最低值。二季度末,全国登记失业率为3.83%,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降至多年来的低位。

——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工资水平继续保持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0.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合同签订率同比基本持平,私营企业合同签订率同比提高约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经济平稳运行、新动能快速发展对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确保就业形势稳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孟玮说。

(二)稳外贸,势头好动力足办法多

年初以来,我国外贸实现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双双提升。目前,受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外贸平稳运行仍有一些挑战。稳外贸,是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稳”工作之一。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发展势头良好,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明显提升,为下一步继续保持‘稳’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说。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说,上半年,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内经济平稳运行,推动我国外贸较快增长。1—6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其中,出口7.51万亿元,增长4.9%;进口6.61万亿元,增长11.5%;贸易顺差9013.2亿元,收窄26.7%。

我国对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仍保持增势,上半年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5.3%、5.2%和11%,三者合计占我进出口总值的41%。值得注意的是,同期,我对中东欧16国进出口增长14.7%,高出全国整体增速6.8个百分点。

“上半年外贸的发展,可以说是比‘稳’更乐观。”高凌云说,除了保持较快增长外,外贸的好势头还体现为“高质量”。

——贸易结构更优。 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8.33万亿元,增长12.2%,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9%,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3个百分点。

——内生动力更强。 民营企业进出口的比重继续攀升,上半年民企进出口5.52万亿元,增长11.2%,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9.1%,比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57万亿元,增长7.6%,占出口总值的47.5%,在各类企业中稳坐出口份额的首位;进口1.95万亿元,增长18.4%。

——出口效益更高。 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增长,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4.4万亿元,增长7%,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8.6%。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出口各增8%和9%。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1.41万亿元,下降4.1%,占出口总值的18.7%。

“从地区看,外贸区域发展协调性也在不断增强。”高凌云说,1—6月,我国中西部、东北的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西部12省市外贸增速为17.8%,超过全国增速9.9个百分点;中部6省市外贸增速为13.2%,超过全国增速5.3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外贸增速为8.8%,超过全国增速0.9个百分点;东部10省市外贸增速为6.7%。

(三)稳投资,机会多潜力大空间广

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做好“六稳”工作,稳投资成为“以稳应变”的重要一招。

回望今年上半年,人们注意到,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升。“年初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投资结构不断改善的运行态势,实属不易。”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巡视员赵培亚说。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下半年稳投资应该怎么干?

“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眼下需要扩大内需来平衡外部新挑战带来的冲击,稳投资是很必要很有效的手段。”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稳投资,短板领域加把力。今年1—6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3%,增速出现回落。赵培亚说:“基础设施仍有很可观的投资空间和潜能,相信未来基础设施投资依然会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国新增意向投资和拟建投资项目数量同比增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投资动力较强,下半年基础设施投资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不是‘大水漫灌’式地投资基础设施,而是抓关键薄弱环节。”潘建成说,我国环保欠账多,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就应加强相关领域的投资。例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中的企业搬迁改造,要做好相应的服务与引导,既解决生态问题,又培育出更高等级的产业集群,一举多得。

——稳投资,民间投资潜力大。上半年我国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是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这当中,民间投资增速呈现向好趋势,1—6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58.9%,高出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1.5%。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认为,这反映出三大积极信号:一是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企业资金来源有保障,投资能力得到有效保证;二是今年以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内,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保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企业投资信心较充足,预期在向好;三是随着简政、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增强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投资后劲。

“稳投资既要防范债务风险累积,又要避免新一轮产能严重过剩,充分用好民间投资就显得十分重要。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加快,我们要顺势而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企业家们愿作为、敢作为。”潘建成说。

——稳投资,高质量供给空间广。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消费结构也处于加速升级的关节点,抓住新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加快培育先进产能,逐渐退出落后产能,让优质供给快速增长,亟须改善供给体系质量。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势头强劲,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6.3个百分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认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正越来越凸显,稳投资不是单纯地推高投资增速,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拉动有效投资。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新的投资领域会层出不穷,企业投资活力也将全面释放。“不仅是基础设施短板这类‘硬件’有较大投资空间,高水平的文化艺术教育等‘软件’投资也有待加强。比如,现在高雅艺术供给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很缺乏,这其中就蕴含了巨大的投资机会。”潘建成说。

(四)稳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国内金融形势总体向好,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金融机构合规意识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548亿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作为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稳”工作之一,稳金融在下半年如何顺利推进?金融活水怎样更好地滋润实体经济?

今年上半年,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浙江嘉兴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专门生产销售移动电话及其配件、移动通信交换设备等,目前每年手机制造出货量达6550万台。“今年,银行对我们这类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很给力,公司获得5.14亿元贷款,比去年增加了4500万元。”公司副董事长肖学兵说。

越来越多的银行资金流向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显著增强。银保监会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贷款结构,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同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压缩通道业务,缩短融资链条。推动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腾出信贷空间更好助力经济发展。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250万亿元,同比增长7.2%,本外币贷款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同比增长14.2%。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不断提升,5月末保险业总资产17.5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5.5万亿元,其中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余额超过10万亿元。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自身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年初以来,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总体看,当前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市场利率运行平稳。”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说。

小微金融服务加大升级力度。 上半年人民银行三次定向降准,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近期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精准聚焦的措施初见成效。6月末,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由以往的低增长转为趋势性回升,余额7.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比上年末高5.8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743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增量水平。

整治市场乱象成效显现。 以银行业为例,截至5月末,在保持12%以上信贷增速的同时,同业资产和非债券投资同比各降2.6%和7%,同业理财在上年减少3.4万亿元的基础上,继续缩减1.2万亿元,已累计削减2/3以上。经过半年多来的重拳出击,银行业各类市场乱象得到初步遏制,高风险金融业务持续收缩,金融市场秩序得到修复,呈现稳健运行的良好态势。

(五)稳外资,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7月,多家外企公布在华投资新计划: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将在广东建设总投资逾百亿美元的石化企业,特斯拉将在上海独资建设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的超级工厂,宝马汽车公司计划将中国合资工厂产能增加16%左右……年初至今,全球吸引外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利用外资却逆势上行,规模持续平稳,质量不断提升。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外资”,进一步增强了外商在华投资的信心。下半年,面对国际经济和投资领域的不确定性,面对明显变化的外部环境,稳外资怎样才能保持良好势头,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再添亮色?

我国利用外资年中成绩单成色十足。

“从上半年数据看,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的热情不减,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总体平稳、小幅上升,交出了一张分数较高的成绩单。”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说。

目前,全球刮起新一轮“引资风”,各经济体竞相出台政策吸引外资。同时,全球直接投资“大盘”并不乐观,联合国贸发会议6月发布的《2018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去年为1.4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23%。“放到这个大背景下看,我国利用外资‘稳’的成色就格外抢眼。”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桑百川说。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折合美元为683.2亿,同比增长4.1%。特别引人瞩目的是,1—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9591家,同比增长96.6%。

上半年,我国主要投资来源地的对华投资增势可喜 ,美国、新加坡、韩国、英国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9.1%、19.7%、43.8%和82.5%。此外,东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4.4%,“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在华投资同比增长24.9%。

利用外资成色足,还体现在引资水平的提升。 上半年,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348.3亿元,同比增长4.9%,占整个利用外资总额的30.2%。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6%,占比达20.9%。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33.7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各增36%、31.7%、154.4%。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00.3亿元,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同比增长22.2%。

“外商在华投资领域更广、层次更深、渠道更多样化,这充分说明在外商眼里,中国仍是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热土。”桑百川说。以上海为例,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企在沪投资步伐加快,尤其是上海总部经济发展良好,上半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7家,累计已达642家;新设外资研发中心8家,累计已达434家。

(六)稳预期,不畏浮云遮望眼

7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年度评估,认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该机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6%,与其4月的预测一致。

此前,世界银行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计,受消费增长强劲等利好因素带动,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6.5%,比1月份的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

看好中国经济的不仅是世界两大金融机构,还有众多海外机构投资者。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显示,7月境外机构连续第十七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仓位较去年同期增长60.92%。7月,借助沪深股通的海外资金保持稳定净流入态势,累计净买入额达28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近30%。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也折射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

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稳预期”的要求。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王远鸿说:“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稳定预期十分重要。尽管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保持战略定力,化被动为主动,中国经济稳的格局依然牢固,进的态势更加凸显,稳中有进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经济稳则预期稳

稳预期,先要看懂中国经济运行怎么样。

今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出现分化,然而,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仍延续了“多稳”格局。

稳在增速。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8%,经济增速连续12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6.9%的中高速区间。“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内在稳定性,为我们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说。

稳在就业。上半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走低,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为2016年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开展以来的最低值。6月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超过4.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500万人以上。在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继续优化的同时,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1—6月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

稳在物价。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呈现温和上涨态势,说明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9%,既有利于工业企业利润保持比较合理的增速,也有利于减轻对下游产品成本传导压力。

稳在效益。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51%,同比提高0.4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从经济“年中报”来看,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经济稳则预期稳。央行发布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75.8%,比上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0.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开展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1.3,连续3个季度处于较乐观区间。

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我们有这个底气和能力

稳预期,就要摸清中国经济底牌有哪些。

“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也有足够的能力,以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确保实现年初定下的目标任务。”严鹏程说。

——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动力支撑强劲。

从需求结构看,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8.5%,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正大幅减弱,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强化,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随着这一群体不断扩容,巨大的消费升级需求还将持续释放,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平稳性会进一步增强。”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从动力结构看,过去5年,我国的市场主体数量增加近80%,现已超过1亿户,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3;三大战略、四大区域板块协调联动,新增长极、新增长带竞相涌现,开拓了较大的回旋空间;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展,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今年上半年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了96.6%。这些生机蓬勃的动力因子都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加分项”。

——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应对经验丰富。

“一路走来,我们历经无数坎坷,但每一次都能从容成功应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就先后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一连串重大外部冲击,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能够坦然直面并最终战胜各类风险挑战。”严鹏程说。

——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政策空间充足。

当前,我国财政赤字率、政府负债率较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较高,企业负债率趋于下降,严鹏程认为:“我国的政策空间较大,调控工具多样,完全可以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冲击。”

展望下半年,全面深化改革还将不断释放利好:以补短板为重点,适度扩大有效投资,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将挖掘更多内需潜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切实解决制约创新发展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将催生新的市场活力;改善营商环境,持续减税降费,让企业轻装前行,将增强内生动力;扩大对外开放,充分用好两个负面清单,努力吸引更多的外资,中国市场将展现全新魅力。

不畏浮云遮望眼,穿越风雨有信心。中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中国依然是世界上表现最好、潜力最大、韧性最足的经济体之一,只要我们稳定预期,提振精神,众志成城,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

(记者:陆娅楠、王珂、王观、欧阳洁)

(来源:人民日报社会经济微信公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