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同学来说 到底哪些该精读(哪些该泛读)

句子大全 2023-08-06 02:44:01
相关推荐

#孩童教育#

文言名篇在构思行文方面都各有自己的长处。

如果说学习文言文有什么诀窍的话,我认为就是要多读”,而且要精读和泛读相绪合。

对我们初学文言文的人来说,哪些该精读,哪些该泛读,精读该怎样读,泛读又该怎样读呢?首先,作为精读的材料,我觉得课本中所选的文言课文(包括诗词)是很适宜的。

它们大部分是名篇,书上有较为详尽的注释,上课时我们又能听到老师的讲解。除了课文以外,一定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名篇,读了这些名篇,我们往往会把它们作为评价其他文章的“标准”,从而更快地提高阅读欣赏水平。

为了尽量选好精读的作品,请老师指导是很好的方法,从有定评的好的选本(如《古文观止》)中去选择,也是好方法。

既然是精读,我们就要尽量弄懂每一个句子的意思,最好对每个字每个词都研究一下。文言文中虚词用得较多,意义也比较微妙。有些词现代语中往往找不出合适的词与之对应。譬如“既”字,表示“已完成”的意思,现代语中却没有一个词能完全替代它。

文言文中有些词除其本意以外,还有不少引申义。如“以”字除“凭借”这个意思外,还有“因为”等引申义。

像《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不因为环境的顺心就高兴,也不因为个人的失意就悲伤”。这里的“物”、“己"是“喜”、“悲"的依据,“以"有“因为”的意思。

但从本意上说,“因为”还是从“凭本意,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感情、甚至口气,做到心领神会,灵活运用,而不能机械地去背它的现代语解释,如“凭借”、“拿”、“用”、“把”、“因为……”等。否则不仅记不住那么多,就是记住了,也不一定能理解它在具体文句中的确切含义。

文言文中的虚词虽然用法很多,但毕竟数量较少,因此,我们对实词应予以充分的重视。诗词中有的词有多种词性。

到了一定的阶段,可以进行文言文的现代语翻译。这时候,虽然已懂得文中的每一个词,也理解文章的意思,但是要用现代语翻译,就会觉得有点模模糊糊,难以表达。

因此我们要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翻译时要把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搞确实,不能含混,不要受课本上注释的束缚,而要力求精确地理解原意,尽量用准确的现代语表达。

翻译时还应该重视文育文的断句读(给古文加上标点后阅读)练习。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古文文句的结构特点,达到顺利阅读的目的。

其次,精读文言文,除了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能顺利翻译外,还要学习、欣赏那些名篇在构思行文方面的长处,熟读、背诵其中精彩的段落,以至全文。

我们如果能熟读、背诵名篇,反复吟咏,细细咀嚼,加深理解,不仅能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能提高阅读水平,实在是很有益处的。

其实,初学文言文时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嘴完一篇较为艰深的古文后,就“松了一口气”,事后不再去温习了。

我们都是初学者,初读一篇文章时,即使很仔细地了解了每一个字的意思,对于整篇文章的构思、行文、遣词、造句上的妙处,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领会很多。

因此我们要不断温习,仔细体会,不能放过这一极好的提高机会。我们可以看到名篇的字里行间常常会出现一些诸如“千古绝唱”、“佳处一字不可易”、“姿态横生”、“文情至此极矣”等赞语。

这不完全是空泛的话,其中一些是古人精读后的深切体会。如评注得不精当,怎么能流传至今呢!我们觉得它空泛,实际上正说明了我们对原文还没体会到像他们那样的深度。等到我们也能体会到古人评得精当了,那么,我们对原文的理解也就进了一大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