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中学生如何学习文言文

句子大全 2023-08-08 06:58:01
相关推荐

零、概述

中学生如何学习文言文,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文言文的分类以及选择

2、哪种书籍适合中学生精读?

3、如何精读?

一、文言文怎么分类?

大体来说,中外文学体裁大体分为四大类,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中国古典文学亦不例外。在我们国家,诗歌包括诗词曲赋,主要是《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小说主要是指四大名著以及官场鬼怪小说等。戏剧主要是指四大古典戏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散文主要散布于经史子集中。

对于中学生来说,诗歌属于韵文,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加之诗歌语言极其精炼和简洁,所以,古代诗歌学起来难,教起来也难,真正要学好就更加难,所以,中学生课外不宜大量精读诗歌。

古代小说类篇幅都很大,适合泛读,不适合精读。

古代戏剧如古代诗歌一样,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难度也很大,而且对于学习写作帮助不大。

剩下的就是散文,它包括了记叙文、议论文和夹叙夹议文等等。但是,历朝历代的散文散布于各种各样的“经史子集”中,浩如烟海,中学生要如何选择呢?

二、哪种书籍适合中学生精读?

经史子集中,“经”部中单单《十三经》就已经卷帙浩大,遑论其他;“史”部中单单《史记》和《资治通鉴》就已经多到难以卒读,更何况是“二十四史”,据说,真正的历史学家每天都读也需要整整10年时间方能读完;”子“部更是群星汇聚,浩若繁星,数不尽数;”集“部中任意抽出一部就会难住绝大多数同学。

那么,有没有从各“经史子集”中精选出来的汇编本呢?这当然是有的。最有名的就是吴楚材选编的《古文观止》、曾国藩选编的《经史百家杂钞》、姚鼐选编的《古文辞类纂》三种。其中,吴楚材的《古文观止》总共12卷,共222篇,其中以散文为主,骈文和韵文所占比例极小;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总共75卷,共722篇,包括散文、辞赋共13类;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总共26卷,共约700篇,包括散文、辞赋共11类。难度上,从难到易分别是《杂钞》≥《类纂》>《观止》,显然,对于课业负担繁重的中学生来说,选择《古文观止》精读是比较合适的。

以下巴金和王力先生的话可作例证----

巴金说:“(小时候)老师平日讲得少,而且讲得简单。他唯一的办法是叫学生多读书、多背书。我背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这是两百多篇散文的选集。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但是当时也只能说是似懂非懂。可是我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的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的思路连下来的。这样一来,我就觉得写文章比从前容易些了。我仍然得感谢我那两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

王力在《文言的学习》(p63)中谈到“学习的具体措施”时说,“那么,究竟怎么办呢?我看要多读些好文章。可以读读《古文观止》,这书市面上有卖的,其中一共有两百多篇文章,不要求都读,可以少读些,读三五十篇就可以。要读,就要读些思想性较好的或自己爱读的文章,最好能够背诵,至少要读熟。...另外,要学些常用词,这也很重要。”

三、如何精读?

1、文章的选择

(1)最好精读《古文观止》全部222篇文章,在理解的基础上不停诵读,直至逐渐形成语感。以初中为例,若每周读熟1篇文章,需要222周时间,相当于约55个月,共4年多时间。目前,初中都还要参加中考,因此,可靠的时间只有初一和初二两年,所以要读完很困难。

(2)如果读不完全部222篇文章,那么可以精读《古文观止》中的一部分文章。具体读多少篇呢?读哪些文章呢?

杨伯峻在《文言语法》(p1)中说“文言文,是以周秦文作底子的”。所以,要读就读能打底子的文章。那么,周秦文在《古文观止》有多少呢?我们知道,周文的《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谷梁传》2篇,总共56篇;秦文的《战国策》14篇,《楚辞》2篇,李斯1篇,共17篇。合起来周秦文总共73篇

又,林纾说“仆恒对学子言,天下文章,能变化陆离不可方物者,只有三家,一左、一马、一韩而已。”其中《左传》34篇、《史记》14篇、韩愈24篇,合起来左马韩总共72篇

也就是说,如果要精简,有两种精简方法,即“周秦文”或“左马韩”。不管选择哪一种选择,都最多需要75周,约一年半时间,大致符合初一初二两年时间这个限制条件。

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有第三种选择,即《左传》34篇+《国语》11篇+《战国策》14篇+《史记》14篇+韩愈24篇,共97篇,刚好需要2年时间,完全符合初一初二两年时间读完的时间限制。

2、字字过关的方法

在开始和孩子亲子共读《古文观止》时,我们会发现很多版本都无法对文章的每个字都给出注释,像王力的《古代汉语》一样。经常的情况是,我们认为很好懂的字词在书上都有注释,但我们不知道而极想知道的字词却偏偏没有注释,即使我们对照白话译文,也会赫然发现译者是在有意无意跳过这些难懂的字词,尤其是一些虚词的用法,更是如此。这些全注全译版本的作者,跳过难懂字词的办法是意译,但孩子如果只知道某句话的意译意思,停留在浮光掠影的层面,那他们在面对考试要翻译字词、句子或段落时,就必然抓瞎,因为平常学习时,这些被“跳过”的字词没有进入到他们的知识积累系统中。

而文言文基本词汇的掌握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熊江平在王力所著《文言的学习》序言中的第9页,说“王力先生为了教学的需要,在主编《古代汉语》时,对《春秋三传》《诗经》《孟子》《庄子》等几部书出现的字作过统计,以在书中出现10次以上的字为标准而适当增减,加上部分汉魏两晋南北朝作品中的常用字,列出1086个字”。意思是说,要学好文言文,大概要掌握1000个左右的常用词。可以想象,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掌握上述一半即500个左右的常用词大概能很好地应付中高考了。

3、需要哪些参考书?

每个家长的情况都不一样,以我而言,为了弄懂《古文观止》中的每个字,我买来以下书籍作参考----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解决《古文观止》中34篇《左传》选文的问题;

《左传全注全译》(中华书局版)----帮助理解34篇《左传》选文;

《古文观止》(新华出版社)----解决读音问题;

《古文观止》(中华书局全注全译版);

《古文观止》(上海古籍全注全译版)----注释还行;

《古文观止》(岳麓书社版)----翻译还行;

《古汉语字典》(王力)----查找稍不便;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查找方便,收录词条完备;

《左传详解词典》(陈克炯)----遇到难点字词,极有帮助;

《词诠》(杨树达)----偶尔用到;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很好用;

《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所引例句有翻译,很好;

《左传虚词研究》(何乐士);

《虚词诂林》(商务印书馆)----排版太密集,查找不是很便利,但义项列得很全,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的字翻查之后往往有惊喜;

《文言语法》(杨伯峻)----值得拥有,非常有用;

《左传撷华》(林纾)----从写作的角度分析,文言文写的,挺有意思;

《左传微》(吴闿生著 白兆麟校注)----需细细品读;

《古文观止》(中华书局吴楚材原注版)----繁体竖版;

《古书虚字集释(上下册) 》(裴学海 中华书局)----繁体竖版;

《东周列国志》(人民文学出版社)----可对照阅读《左传》中的故事;

《古文观止鉴赏集评》(安徽文艺出版社 朱一清)----可以学习名家对文章结构的分析;

4、我的做法和感想

我通常是先自己弄懂文章中的每一个字的意思以及为什么,再读一句讲解一句。讲完之后,再让孩子边读边讲解,最后,让孩子每天抽空诵读一遍。

我们不要期望孩子“刷”完一篇文章就牢记了这篇文章的字词句,这是不现实的。每一个字,至少要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16次以上,孩子方才有可能记住这个字的“音”、“形”、“义”。也就是说,你至少要给孩子重复解释16次以上,这个字才真正属于你的孩子了,否则,那还是属于字典的。

我不知道这样刷《古文观止》具体对孩子有什么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当她读过10来篇之后,明显的感觉就是觉得学校的课内文言文变得简单和容易了。对于我来说,当我预先做功课,仔细弄懂《古文观止》第一卷之后,就发现自己能够不借助注释和译文,也能读懂大部分从未读过的韩愈文章,而在此之前,我对韩愈文章的看法就是“聱牙诘屈“四个字,以前每每想读的时候,总是读几行就读不下去,因为要不停查字典,而现在,我似乎获得了某种自由。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我再去读唐宋八大家其他家的文章,会更容易?

我并不建议让孩子去背。我的理解是,背,固然是最好的方法,但是,背的痛苦指数最大,大人小孩都难以持久进行下去,中途放弃的可能性很高。而在理解基础之上的诵读是可以的。由于没有压力,孩子也不会过于抗拒,而且有可能慢慢产生愉悦感。但不背的反效果也很明显,就是孩子的进步慢,积累少,短期见效慢。所以,我的方法是,加大“刷”文章的量,通过接触更多的优秀文言文,来抵消孩子不背所带来的反效果,毕竟,什么东西见得多了,认识也就会更深刻一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