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闲话《世说新语》:诸葛亮从没见过的厚颜无耻之人——王朗

句子大全 2023-08-12 06:23:01
相关推荐

【入话】

上一回说了华歆与管宁的当年情闲话《世说新语》:难兄难弟的当年情,也说了世人喜欢拿相近的人物来做比较。

今次,再来看一篇比较,比较的双方是华歆和王朗。

华歆的生平,前文已述,那么这个王朗呢?

《三国演义》里描写:

诸葛亮北伐,王朗不顾已七十六岁高龄,与大都督曹真列阵于祁山,迎战诸葛亮。在阵前与诸葛亮挑起舌战,想用言辞“击败”诸葛亮,但是诸葛亮是什么人啊?那是茅坑里拉SHI脸冲外的汉子!当年一张利嘴舌战江东群儒的人物啊,所以王朗反被诸葛亮言词驳倒,一时气愤、口吐鲜血、坠马而死。是为“武乡侯骂死王朗”。

王朗真的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

历史上的王朗(?-228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临沂)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的重臣、经学家。

他是通过父母官——徐州刺史陶谦举荐步入政坛的,后升任会稽太守。

建安年间,小霸王孙策席卷江东,王朗率军抵御孙策,终被孙策擒获。王朗拒绝为孙策效力,后来接到曹操的征辟,辗转投奔,官拜谏议大夫、参军等职。

曹丕代汉后任司空,曹睿继位后,又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

于公元228年去世,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文帝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和齐献王司马攸,为晋朝的传承和分裂立下汗马功劳。

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同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并著有文集三十四卷,可惜今多已佚失。

原来属于正常死亡,而非如演义所写——被诸葛亮骂死!

【世说】

那么我们来看看《世说新语》又通过什么故事来比较王朗和华歆的呢?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讬,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对于一个来历不明的人,精明的华歆习惯趋利避害,所以最初是拒绝的,但是没脑子的王朗却一口应承下来。

初看还以为王朗有侠义之心,但是一旦贼人追踪而至时,王朗的丑恶嘴脸就暴露无遗了,急于推卸责任,打算将那个求救之人舍弃掉。

这不能不显示王朗的目光短浅和自私自利。

反而是华歆更注重自己的光辉形象,“携拯如初”——不放弃、不抛弃!

所以当两人同样面对如狼似虎的孙策军团时,趋利避害的华歆选择举城投降,而缺乏远见的王朗则选择了硬刚,最后功败垂成,差点丢掉了性命。

所以诸葛亮在评说王朗失江东的时候说道:

“。。。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既没有韬略,也没有行动,最后只有失败。

相传,王朗知道世人常拿他和华歆相比较,而自己经常处于劣势,所以就偷偷地效仿华歆。

《世说新语》里还有一则故事说:

王朗中年时以识度推崇华歆,华歆年终蜡祭八神之日曾经与子侄宴饮,王朗也学他。后来有人向张华提起此事,张华(西晋初年的丞相,后死于八王之乱)说:“王朗学华歆,都是形骸之外。”(表现在外面,一看就看出来的东西,因此与华歆相差反而更远)

颇有些邯郸学步的意味在里面。

但是也有人认为王朗的见识未必不如华歆。

还是拿孙策席卷江东来说,裴松之的评说:

王、华二公于扰攘之时,抗猛锐之锋,俱非所能。歆之名德,实高于朗,而江表传述翻说华,云"海内名声,孰与于王",此言非也。然王公拒战,华逆请服,实由孙策初起,名微众寡,故王能举兵,岂武胜哉?策后威力转盛,势不可敌,华量力而止,非必用仲翔之说也。若使易地而居,亦华战王服耳。

还是比较公允的。

王朗投靠曹操后,有一次在曹操举办的宴会上,曹操借酒嘲讽王朗说:“不能学你当年在会稽丢了好饭碗啊.”——明显曹操不地道,当中揭人伤疤嘛。

不料王朗仰头怼了回去:“言行举止要表现得恰如其分真是太难了。像我那样,当年既为汉吏,不能保境安民,所以"未可折而折",而您在这个场合,原本当尽地主之谊,体现恭敬好客、折节求贤的气度,想不到却如此对待新来的客人。这就是"可折而不折"了。"

对自己的顶头上司不亢不卑地硬怼,也就王朗这样的遇事不过脑子的人才做得出来啊!

遇事不过脑子的事情还有。

王朗年轻的时候和刘阳是朋友,这个刘阳不忍见到曹氏坐大、汉室倾危,曾经密谋过行刺计划,但是没有成功就死了。曹操掌权后,下令寻找刘阳的儿子,打算斩草除根,刘阳的故旧虽然多,但是没有人敢帮助刘阳的儿子,只有不过脑子的王朗站出来保护了他。又数次苦口婆心地开解曹操,最终获得了赦免,保全了刘阳的后人。

这么看来,王朗倒也不是一个厚颜无耻之人啊!

和华歆比较,也有后人评说道:

按华守豫章,兵至即迎;王守会稽,犹知拒战。

华党曹氏,发壁牵后;王被操征,积年乃至。

此盖所谓“学之形骸之外,去之更远”者也。二人优劣,不问可知。

二人优劣,真的是华高王低么?

我倒觉得华歆精于计算,王朗则率真无畏。

【新说】

评说别人,特别容易,尤其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棒杀和捧杀只在键盘之间。

有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德国电影《浪潮》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历史老师在课堂提出了一个问题:毒菜统治在当代社会还有没有可能发生?学生们对此都嗤之以鼻。

于是老师在学生之间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引导学生们设立统一的口号、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装。短短三天之后,这个班级的学生就对自己的组织确立了高度认同,他们团结、亢奋而激进,把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视为敌人。

当这位历史老师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想宣布实验到此为止时,事态已经不可控制了,一名狂热的学生因信仰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

所以,如果不把真实的王朗告诉给大家,或许长期受各类视频教育的后人就会把他默认诸葛亮所说的“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并在一片鬼畜魔幻中将王朗打入历史的最深渊。

危言未必耸听!

这正是:历史教员假装做个实验矣,诸葛孔明真该骂死王朗吗?

文 | 云间大彭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