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孔子论学和思——解论语为政第二之五

句子大全 2023-08-15 05:18:01
相关推荐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颜渊是孔子非常喜欢、重视的弟子,后世尊称颜渊为复圣。《论语》记载了很多颜渊的学习生活情况。

孔子创办私学,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的私学,在规模上和教学内容的系统完善方面及对后世的影响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孔子办学的具体情况我们知道的不多。《论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是孔子教学的内容。授课形式,普通学生,应该是集中讲授,随到随学;身通六艺的贤达弟子,像高级班一样,既有大道的学问传授,又有师徒之间的自由讨论。《论语》中“弟子问”的记载很多,给我们留下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研讨学问的生动画面。这些高级弟子,大多追随孔子,周游列国,为求达道,历尽艰辛。然而依倚夫子,青史留名,也足慰平生了。

那种高级班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让我们想起古希腊苏格拉底及其追随者。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我与颜回谈了半天学问,他只是默默地听,不像其他人那么多问题,他是懂还是不懂?

不懂的是愚钝,懂的默识心通,懂与不懂之间的有疑问存焉。

圣人于解与未解之间存疑焉。

圣人存疑,“退而省其私”,看看他自己关于这个是怎么做的,结论是“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退而省其私,不是仅仅看颜回在私下里对有关所教授的学问的谈论,而是看有关所教授的学问的进一步发挥、应用及与学者本人各种行为的关联结果、相互渗透,这样孔子才得出结论说颜回“亦足以发。”

学问是复杂难解的,学问在一个人那里也是随认识的进程而转化变易的。

孔子,儒家宗师,老师的始祖。他对学生的这种观察认识正是现代做老师的难以做到的。现代的教育及教育者和学生之间之所以难以做到这样,一方面是对事物认识能力方面的欠缺,另一方面也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孔子和弟子们那样的师徒共同生活的情境了。

然而,把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和先师孔子对比也是,——也是个错误的“比”吧。

看看下面几节孔子对学问一道的讲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孔子肯定知识是由已知到未知的,——正是通过已知的东西的推理论证、反复求索过程,真理才得以显现。

一定有人会问,那推理论证的前提,那已知的东西是怎么成为已知的呢?难道不是从未知来的?

首先,从未知的东西是无法开始论证的。如果说推理论证的知识是有中介的知识,那么于此相对立,就有感性直接性的认识作为有中介的认识的补充。从已知到未知与从未知到已知的对立是直接认识与间接认识的对立的一种局限于逻辑推理论证的一种片面的表述。

从前提出发的推理论证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相反的过程。认识的结果一旦产生,结论就成为对于认识者的直接的存在。在那种间接的、有中介的认识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向直接性的感性认知的进展。信仰不能没有感觉而存在;伦理道德也需要内在化在自我之中,成为我们自身,我们自己因此就是“这个”。感觉就是自我的简单性和直接性,感觉和自我是那种在自身中还未被分开的状态。当信仰、伦理关系这样的内容内在化在我自身之中,内容就是我的感觉。我的感觉这样就包含一个超越感觉自身的对象并指向自身以外,感性直接性的认识就因此仅仅成为整体认识过程的一个环节。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上所言,思维过程就是把既有的知识吸收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的过程。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占有知识,使知识成为我们自己的;另一方面我们的自我从客观的东西上分离,——自我是从与客观的东西的相合一的状态到自我从他物回归自身的运动,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事情的客观性得以在我们的认识中显现。

只学习既有的知识,不经过思维过程的加工,知识就是死的、没有生命的堆砌,怎么能不迷惘在书本的茫茫大海中呢!反过来,没有既有的知识的积累,思维就没有现实的材料、对象,会产生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或者流连徜徉于虚幻的东西里,那就危险了呢!

一旦醉心于虚幻的东西,由此而——“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当我深入到事情之中、客观的东西之中时,对我自身的主观反思就消失了。我自身、我的主体性只是在与事情的对立中被反思、被认识。当自我从对事情的专注转回到自我自身,并把自我保持在这种空虚的、仅仅以自己本身为对象和目的时,客观的现实的内容就成为消逝的东西,那种无力现实、逃避现实的思想就会产生,在实践活动中,就无法摆脱各种片面形式的本能冲动。

孔子反对没有现实性的、没有根据的认识,这是和儒家的现实实践相统一的。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什么才是知识?或者说,什么就是知识?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你这样就给知与不知划了界限,划出界限的行为直接造成被划界限双方向对立面的过渡。

由判断而达到推理。

这就是新的知识的产生。

朱熹解释这一节说“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之”以此。“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弊,亦不害其为知矣。”然后,朱熹又补充说:“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朱熹强调子路与这里有关的个性特点,把有关认识的主要之点放在“况”之下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