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论语》:劝人忠敬向善 莫若以身作则(“举善而教不能”)

句子大全 2023-08-15 07:15:01
相关推荐

国学探秘:《论语》一书,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源泉,在塑造中国人文价值和人道精神上具有深刻而隽永的影响。现今,我们很多道德伦理、人生情趣和精神底蕴,都与之有着基因传承的关系。在增强和践行文化自信中,有必要探究文化基因的精髓,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生命意义所在,人生志趣和人格理想为何,做一名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忠、敬之品德,无疑是人性中的高贵品质。忠者,尽心而诚意,定然实心实意;敬者,恭敬而顺从,必然毕恭毕敬。

今天,围绕孔子的“忠、敬”道德主张,来探讨如何使人“敬、忠以劝”的价值内涵。

孔子的“敬、忠以劝”思想,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这里,为文简练,而意蕴深刻。如何“使民敬、忠以劝”,是提出问题;“临之以庄”,身行“孝慈”以及“举善而教不能”,就是给出的答案。

如何实现使人“敬、忠以劝”,实则是如何达致政治教化和社会管理目标的问题。

其中,我们要重点理解和领悟的问题有:

“临之以庄”意味着什么?“临之以庄”与“敬”的关系为何?“孝慈”与“忠”的关系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说“举善而教不能”就能达致“劝”之价值目标?

从孔子的论说和答案中,我们可以获得求诸人不如求诸己的这样一个道理:

修为于我所当为,则达致“使民敬、忠以劝”的目的,政治教化和社会管理的预期目标就会不期然而至。若是强求而执意以取,则是反而不能得。

己修为于恭、敬之德,是在以身示人,树立良好形象。

使人恭、敬于己,是发挥自身影响和作用的自得效验。

孔子的思想和主张,从政治上说,是教化和治理施为;从管理上言,是互动和影响行为。

在待人上,临之以庄,就能令人尊敬。

“庄”者,有德之容,意指容貌端正严肃。非有其德则不能庄,无德之庄必是伪饰凿为。诚意之“庄”,乃是修诸身而自得的雅致之容。道德诚于心,则必形于色,见于态。

“庄”与“敬”二者内涵相通,故现今已联结为“庄敬”一词。德容之“庄”,是有诸己而形诸外的价值体现,亦即是藉由展示给人看而呈现一种待人尊敬之容。

德容之“敬”,也是有诸己而形诸外的价值显现,亦即是藉由尊敬于人而展现自己待人实诚之容。欲令人敬己,莫若先敬于人,敬于人则人必敬己。

己“庄”而使人“敬”,实是自尊而人尊之,自贵而人贵之的意旨。“圣人之欲贵于人者,先贵于人;欲尊于人者,先尊于人”(《文子·符言》)。使人敬己,则必庄以待人。犹如敬人者人恒敬之一样,己“临之以庄”,必能使人敬己。

孔子“临之以庄,则敬”的思想,乃是藉由修身于“庄”而达致使人于己为“敬”的目标。这一道德伦理信念,乃在于揭示有其因必有其果的人生真理。

在正人上,身行孝慈,就能令人忠信。

“孝”者,是敬养于亲;“慈”者,是惠众于利。孝和慈二者,皆为道德之行,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人格品行。身行孝慈,则以身作则,就能给人树立良好榜样。

非修为于仁义之道德,则不能达致孝慈;若无仁义之诚敬,则伦理行为必是迎合奉迎之造作。诚心之孝慈,乃是修诸身而形于外的道德真诚之行为。

“孝慈”与“忠”,二者内涵相通。德行之“孝慈”,是藉由待人尽心诚意而呈现的一种慈爱、孝敬之价值品行。身行孝慈,就是展示品德给人看,显示尽忠的德行。

德行之“忠”,是藉由忠诚于人而展现自己尽心尽力的内在价值坚守。己“孝慈”而使人“忠”,实是自修为于“孝慈”而化人于忠的道术思维和价值意旨。

“孝慈则忠”,亦如“欲贵于人者,先贵于人”的思维意蕴,核心的理念旨在揭示:使人忠于己,则必先躬行“孝慈”以示人,以身作则。己行“孝慈”,必能使人待己为“忠”。

孔子“孝慈则忠”的思想,乃是藉由躬行“孝慈”之德而达致使人事己为“忠”的目标。孝于亲,慈于众,则民忠于己。这一道德伦理信念和人生真理,乃在于揭示:有“孝慈”的修为工夫,自然达致使人“忠”之效验。

在教化上,举善而教不能,就能令人得劝。

从前后思维形式的一贯性上看,可参照前两句对“举善而教不能则劝”的逻辑进行解析。“劝”必是使动词,意指使民劝,亦即是让民自勉以忠敬于自身的意义。

达致使民自劝勉,以为修善忠敬之道,就在于求诸己而“举善而教不能”。只要“举善而教不能”,教化一旦付诸实施,就必能使民勉励于从善修善。

“举善”者,既是选举重用善人贤良,又是崇尚倡导修善行善。“教不能”,既是赋予人的道德修为之能力,又是教会人礼节品行之能为。

孔子“举善而教不能则劝”的思想,乃是藉由施行“举善而教不能”之政为或教化,达致让人得以为劝勉、劝诫的目标。这同样是一个自然而必然达致的人生哲理。

这一道德伦理信念,乃在于揭示有“举善而教不能”之治为工夫,自能达致令人“劝”之效验的人生真理。民有所劝,则乐于为善,必服从政令,就能使上下和睦而有序。

人生的智慧,莫若求之有道,而知本、崇本以举末就是其中之一。

孔子“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的谆谆教诲,就在于以己仁爱之心,以不倦之意,告知我们人生的智慧和真理:

达致令人敬、忠和劝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就在于求诸己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临之以庄”,身行孝慈,坚持“举善而教不能”。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欢迎评论交流探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版权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