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时代铸精神(文化明本心——《无问西东》)

句子大全 2023-08-16 06:46:01
相关推荐

可能有人会觉得,《无问西东》这部电影,人物关系繁多,时代环境复杂,让人一时无法体会这部电影的妙处。但在我看来,无论他们的关系多么复杂,环境如何变化,都永远有一种精神一脉相承。那种精神,是一种自我的精神,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所积淀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

电影以科技化时代为始,逐步追溯时间,全景还原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它以时代的变化中所营造的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沉重,来渲染不同时代下每一个中国人的执着追寻与探索。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电影中的事件回环上演,逐步发展,引人入胜,相互关联。在层层设伏的叙事中,一霎间情节的揭露,让观者豁然开朗,更加深了对人物的具体认识,以及对情节人物在发展中,由迷茫到主动,由消沉到自信,由保守到突破的性格变化的肯定,进一步加深了对无问西东这一豪气之词的认同。

但又从何来证明这部电影反映的是我们的文化精神呢?

首先,这部电影的每位主角,其身上都有“仁”,其中张果果一人足以完美彰显。张果果的“仁”,是尽管在事业收到了打击,人正在失意之时,仍不记巨额手术费,给予这个被企业抛弃的有困家庭最大的帮助,面对家属一步步升级的需求,张果果的真“仁”与Robert的假“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张果果不做出Robert “趁早甩掉”的假心伪善之举,而是不计回报的进行帮助。这是真“仁”,亦是“仁者爱人”的典例,亦是人间温暖。

当“待人以仁”不断被我们在生活中一步步的显现,真正的仁者,克己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实现他们本身之愿,助人为乐,不图回报的奉献精神,更是我们所要体会和实践的。

接着,电影以沈光耀为代表,其身上有义有礼。集中体现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学生面貌,一方面重情义,同学师生之间,情同手足,相互关怀;一方面重侠义,国家有难,举步维艰之时,积极参军,守护国家,解一方黎民之忧患,有行侠济世之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识。同时,面对自己的父母之担忧教诲,他并未反驳顶撞,而是向父母承诺以“善意之谎”,使父母宽心。但在国家危亡之际,毅然选择了国家,奉献了一生。他舍小家顾大家,怀揣家国之情,深明孝道大义,诚大丈夫!死得其所,壮哉!叹哉!

曹植曾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我们何曾经历过那段风雨飘摇的时光,又何曾体会过当年前辈们的辛苦,在面对我们的幼稚时,想想我们的苦尽甘来,时代在召唤我们,亦在不断提醒着我们,既要面向未来,又要不忘过去,牢记始终。

然后是集梅贻琦,冯友兰,钱穆,蒋梦麟,朱自清,马约翰,沈从文,钱钟书,闻一多,陈寅恪,袁复礼等诸位教授,校长之 “智”,撑起中国学术史上的一颗明珠——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他们以身作则,保存华夏知识文明的火种,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厚德载物,润物无声。将中华文明,华夏知识,绵延传承。

最后电影是由陈鹏,王敏佳的遭遇作为60-70年代的缩影,展现在那个黑白颠倒的风雨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学之士反遭污蔑,是他们,无论被多少无知唾弃,依然守住内心之洁净,坚定内心,不畏风雨,无问西东。

仁,义,礼,智,信,常常被人提起,又常常被人忘记,当一部电影,看似纷繁复杂,但总能透过它,发现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原因与道理,找寻到人内心最本质的初心。这部电影是《无问西东》,最后权借影片末的句子来印证,来思考: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