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他大器晚成 七岁会说话(诗 文 书 画无一不精)

句子大全 2023-08-25 02:00:02
相关推荐

嗨!大家好,我是妤儿,上一篇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天妒英才,早早去世的徐祯卿,今天来跟大家分享的这一位却是大器晚成,七岁才会说话的文征明,大家一定好奇七岁才会说话的孩子为什么能在诗文书画上那么精通呢,一起来看看这位大器晚成的文征明经历了什么吧!

文征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征的繁体是徵),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长州也是如今江苏苏州人,是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世称“文衡山”,也是“四绝”的全才,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唐伯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留有著作《甫田集》。

文征明生于一个武官家庭。父亲文林中举成为进士,担任温州永嘉县令。之后携家赴任。母亲祁氏相继携文征明兄弟前往文林赴任地。文征明小时候生性迟钝但是为人忠厚。后来因为母亲祁氏离世就被抚养于里中外祖母家。7岁的文征明还不能说话,在其他父母看来如果7岁还不能说话家里一定是很着急,更有甚者可能会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但父亲文林就不同了,父亲认为他会大器晚成,不比其他孩子差。当文征明11岁能够开口说话以后父亲就让他就读外塾。

弘治二年己酉,当时学官严厉,拘文法,循章句。文征明虽然练习程式之文,但是心底里却很是不愿意学习。于是在间隙读《左传》、《史记》、两《汉书》及古今文集。与祝明、都穆、唐寅提倡为古文辞。祝允明、杨循吉皆折辈行相交。初识沈周,观沈周画《长江万里图》于双娥精舍,很是羡慕和赞赏他的绘画技艺,于是跟从沈周学画。周刚开始不希望文征明因为绘画妨碍了他的科举大业,但是最终还是倾尽全力将所有的画艺教授给他;并且非常喜欢和器重他。

要说起文征明也是一位专情的男子,娶昆山吴愈第三位女儿。征明内行淳古,和妻子白头偕老,一生之中从未变过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少见的好男人了吧!

文征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沈周,后致力于赵孟、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是受到沈周、吴镇的影响,并且兼取赵孟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是受到赵孟、王蒙的影响,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我们讲了这是第三位四大才子了,他们书法都受到李应祯的影响),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画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文征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虽然,文征明七岁才会说话,但他的寿命还是很长的,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就这样这位就离开了人世,文征明墓坐东朝西,墓道东端的坟冢呈圆形,墓道两旁有石兽和石马。墓地地1982年被评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石碑背后的“文征明墓重修碑记”记载,1984年维修过一次,2007年省、区和街道共同出资49万元再次维修。《太湖诗碑》高1.77米,宽0.9米,碑阳和碑阴各刻文征明自作自书的七言律诗一首,刻六行,每行十至十三字,为大字行书。字径大者25厘米,小者10厘米。碑阳为《太湖》诗,碑阴为《涵村道中》。

今天的人文小故事就讲到这里啦!期待我们下次见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