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位高僧说:人走霉运时 牢记这两句话(好运不请自来)

句子大全 2023-08-26 03:51:01
相关推荐

一位高僧说:人走霉运时,牢记这两句话,好运不请自来!

一、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高僧说:修行之人,依法修持,待到功德圆满,机缘成熟,心态稳定之后,自然也就没有丝毫虚妄杂念,也就无所谓对解脱凡尘俗事、心魔障碍、生死困惑的牵挂了。只要心中没有牵挂,没有障碍,也就不会有对凡尘俗事的操心。远离虚幻梦想,达到大超脱的境界。

高僧认为,佛经——《心经》从照见五蕴皆空,到无苦集灭道,都是针对人们对“有”的错误认识及执著,其目的就是要人去放弃错误的认识,同时也放弃对它的执著,也就是要像《金刚经》所说的“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那样去生活。

正是因为许多人对“有”的认识不足,总是在有所得的心态下生活,从而令人对于人生的一切都生起执著。比如:

一个人拥有了财富,他会害怕财富的失去,想法子如何保存它;拥有地位,害怕别人窥视他的权位;拥有色身,害怕死亡的到来;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怕弄脏了;谈恋爱,害怕失恋;拥有娇妻,害怕被别人拐去或跟谁跑了;黑夜走路,害怕别人暗算;在大众场合说话,害怕说错了丢面子……

总之,对拥有的执著——执著地位、执著财富、执著事业、执著信仰、执著情感、执著家庭、执著生存的环境、执著拥有的知识、执著人际关系、执著自身的见解、执著技能所长,使得人们终日生活在恐怖之中。

由于执著的关系,使人对人生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恋恋不舍的心态,结果恰是这种执著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种种烦恼。

那么,我们该如何告别这种种烦恼呢?

高僧指出,从照见五蕴皆空认识到一切都如梦幻泡影,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相,无知无得,心无牵挂,妄想自然就不会有了。

二、坦然面对一切,就能超越生死

高僧说:人生的问题很多,但如果予以高度概括,那便不外“生死”二字了。通常人们关心生活,然而,生活只是生的一部分。哲学、宗教重视探讨生的来源及死的归宿。佛教作为生命的科学,人生的智慧,对于有情生死问题,不但有深刻的研究,还有解决的方法。

禅宗还有句名言:“大死一番,再活现成。”倘若不以身体作为死亡的依据,人的一生当中,总是要面临无数次死亡与重生的体验。

死对人来说,是无法回避的,生的末端便是死。谁不想长命百岁?但人活百岁终要死,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

当然,对死亡怀有恐惧并不奇怪,人一死,便会失去生活给他的各种美好事物。但一个人,如果你经历过人世沧桑,活着时尽职尽责地工作,没有虚度时光,那么应该死而无憾了。死亡是人生的终结,如同旅途的一个驿站。

正像英国作家雨果临终前说的那样:“生命的旅行,总有结束的时候,我该休息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来自《庄子·至乐》中的文字——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皎皎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终其一生,费尽心思追寻的是得不到的财富、不确定的爱情、过眼云烟的名利,却很少有人能够停下来想一想,要如何正视终须面对的死亡。生死其实是同一件事的两面,悲恸、号啕与怨天尤人都于事无补,唯有坦然接受。

前生已逝,未来未到,这都不是人们可以掌握的,唯有每一个现在,人们可以把握得住。因此,人们不必因为终将死亡而变得消极虚无,也不必因为今生的不美满而寄望来世。把握“当下”的生活态度,其实就已决定人们的幸福与悲哀了。

高僧指出,在现实的世界里,做人不必以生死命题来钻牛角尖,也毋须在虚幻中迷失自己。因为,人生是永远的舍弃和永远的追求。人们无法预知死亡,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活在现在、活在当下。

朋友们,如果你现在正经历人生的不顺,正在走霉运,那就请好好体悟高僧的这两句话吧!

最好是能够多默念几遍,相信它会给你的心灵带去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帮助你尽快走出霉运,迎来好运的。

- The End -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请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