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陶渊明诗中的这句话 成为隐士修为准则(成为古今隐士典范)

句子大全 2023-08-29 02:21:01
相关推荐

在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隐士。有些人做隐士是为了让自己逃避现实,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再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而有些人做隐士,则独独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远离尘嚣,归于自然。

陶渊明虽然不是我国的第一位隐士,但却能够成为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

像他所写的《桃花源记》,那里所描述的就是他的心中田园。整篇文章描述了陶渊明来到桃花源后见到的美景、美人、美物、美事,作为读者能够感受到陶渊明乐在其中的心情。但最后所谓的“桃花源”终不可见,也就表明了作者心中的那份期许得不到实现的落寞。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曾经受到过苏东坡的赞赏:“此诗景与意会,故可喜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隐居的地点是“人境”,也就是说是“大隐隐于市”的“市”,然而在这里却没有官场上的“车马喧”。这是为什么呢?诗人自问自答回答了这样一个貌似矛盾的现象——“心远地自偏”。

只要自己的心志高远,哪怕混迹于庙堂之中,也可以做一个合格的隐士。我国有一句话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人都认为这句话很有哲理,但是在陶渊明这里却似乎有了纰漏。

环境确实可以影响一个人,但是如果这个人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心如止水,不争不夺,甘于贫困,那么他所处的官场也会如同山林幽谷一般。

然后作者写到自己在“人境”这个看似不适合隐居的地方过着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通过悠然之心,自然之景,就参破了人生的真谛,那就是万物自由自在,随性而动,人要回归自然,像万物一般追求内心的恬淡和自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人生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

可是这些话能和谁去说呢?和自己身边这些为了官场上的名利你争我夺的人吗?只有他们甘愿做一只“飞鸟”,回归到山林中来,才能明白这其中的真谛吧。只怕我嘴皮说破,也无人能够会意呀!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堇爱诗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