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 是指哪“三省”(答案藏在后半句)

句子大全 2023-08-29 05:30:01
相关推荐

《论语》有多重要?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曾流传这样一句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儒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合集,完整地记录着先秦时代,孔子和门徒的经典对话,是儒家修身治学的精髓所在。从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到中年后有感而发“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儒家似乎已经沉淀为华夏儿女骨骼里的基因。

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

在浩浩荡荡数千年的历史,和汗牛充栋的文献史料中,儒家可以归纳为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儒家修身治学的方法途径,又是儒家的终极目标。关于儒家的修身,最经典的论述无外乎《论语·学而篇》中,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很多人都会这句话,但很少有人知道曾子所谓“三省”是指哪三省,更不知道该如何省。

要弄明白曾子“三省吾身”,必须熟知曾子的原话。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知道曾子的原话后,再继续讨论“三省”的含义,便相对容易很多。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曾子给出“三省”的内容,即一是“忠”,二是“信”,三是“习”。

忠于本心

按照曾子所说,一个人每天都要对三件事情进行反省。第一是反省自己是否做到“忠”,“忠诚”是一个人的品格, 无论是朋友还是夫妻之间,保持一份坚贞的忠诚,是做人的基本底线。与人合作、谋划事情,一定要本着忠于此事的原则,才能让人放心。

儒家所谓的“忠”,不是忠于某个人,也不是忠于某件事,而是忠于自己良心。只忠于某个人,会变成“愚忠”,只忠于某件事,会变成“愚蠢”,唯有忠于自己的本心,才是真正的“忠”。也就是说人与人交往做事的过程中,要事先考虑清楚,这件事是否处于自己的本心,符合自己的本意,能否有坚持到底的决心。

与人诚信

捷克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诚然如此,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刻,毅然决定他无法摆脱将来的复杂社交。有社交一定会有交心的朋友,与朋友如何交往,便涉及“诚信”的问题。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人类对“诚信”的需求,本质上来自于对契约精神的渴望。毕竟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诺大的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规则来维持运转,才能保证自己利益最大化,所以“诚信”便显得极其重要。好不夸张地说,讲诚信的人不一定成功,不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失败。

三国时期,有个极其不讲诚信的吕布,虽然武艺高超,有着项羽万夫不敌之勇,但张飞仍然蔑视他为“三姓家奴”。原因是吕布为人丝毫没有诚信,先认丁原做义父,跟着丁原讨伐董卓,又因董卓给他加官进爵,他便转头追随董卓。没过几年,司徒王允用貂蝉巧设连环计,吕布再次背叛董卓。到最后徐州战败时,号称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竟然没有一人为他请求。

注重实践

曾子给出最后一条省察是“传不习乎”。我们都知道一代大儒王阳明有本名著叫《传习录》,所谓“传习”应该分开解读。传是传道授业解惑,即老师传授知识;习是实践或消化知识。连在一起是说,从老师或书本学到的知识,有没有经常回忆复习,有没有经常实践。很多人做学问往往难以深入其中,总感觉听起来都会,做起来很难,这样的问题大多出在此处。

所谓“知行”便是整个道理,知而不行,是非知;行而不知,是假行。修身治学更应该如此,不能什么道理都懂,什么道理都做不到,这样无异议于将道理束之高阁,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是每天要反复自我省察三次,分别是早中晚。笔者认为,即便是按照次数的思路理解,也绝不是每天只省察三次。“三”在古语中,往往作为虚数词存在,与阿拉伯数字的含义大不相同,它泛指频繁和很多的意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