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写下震烁千古的名句却因落水英年早逝

句子大全 2023-08-30 02:40:01
相关推荐

本文乃贾宏涛说电视剧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在唐高宗至武后初年,出现了“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说:“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是对“初唐四杰”的正确评价,同时也给他们排了座次。王杨卢骆,共同之点是仕途坎坷,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他们的诗,有摆脱风靡一时的齐梁诗风的倾向,扩大了诗歌题材的范围,促进了五律的成熟,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一页。

王勃生于公元六百五十年,死于公元六百七十六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六岁善文辞,十四岁,“应幽素举及第”(《旧唐书·王勃传》),授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召为修撰。当时诸王好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新唐书·王勃传》),被高宗斥出王府,漫游蜀中,在剑南登山远望,慨然思慕诸葛亮的功业,赋诗见情。后来,补虢州参军,犯罪当死,遇赦革职。当时王勃的父亲王福畤为雍州司功参军,因受到连累,贬官为交趾令。王勃前往探望,渡南海落水,受惊而死,只活了二十七虚岁。

王勃是一个才学兼富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他与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人走着不同的道路。他的诗现存的虽然不多,但是,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就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一首赠别诗。杜少府是王勃的友人,名不详。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尊称,地位低于县令。之任,是赴任;蜀川泛指蜀地。宋代李昉等编的《文苑英华》收录了这首诗,题目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张逊业校刊的两卷本题为《杜少府之任蜀州》据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六八六年)设置蜀州,而作者已死去十年了,因而,蜀州定是蜀川因形似而误。本诗题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正确的。

“城阙辅三秦”这句是写送别的地方。阙,是皇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城阙,指唐代的都城长安。辅三秦是以三秦为辅佐。三秦,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时为秦国,秦亡后,项羽封降将章邯等三人为雍王、塞王和翟王,故称“三秦”。“风烟望五津”这句是写杜少府要去的地方。风烟,指风尘烟雾,十分辽阔;五津,是长江在蜀地内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和江南津。“城阙”与“风烟”二句的意思是:宏伟的长安以八百里秦川为畿辅,透过那辽阔的风尘烟雾,远远地望那五津渡口。

“与君离别意,同是宧游人”两句是写惜别原因的。君,指少府;意,指离别时的情意。宧游人,指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和你离别的心情是彼此相同的,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在外做官的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是进一步写送别原因的,同时对友人进行安慰。海内,是四海之内,古代指全国存知己,是有知心朋友。天涯,指天边,遥远的地方。比邻,指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意思是说,只要世上有知己人,那知己人就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住在隔壁一样。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句是对友人的勉励。无为,是不要;歧路,是岔路,指分别之处。儿女,指青年男女,常与英雄、大丈夫相对而言;沾巾,是泪湿衣巾。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分手的路上,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让眼泪弄湿了衣巾。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友人,从思想内容上看,它歌颂了人间真挚的友谊,说明双方的友谊不因远离而淡漠,而是情长谊深。自古以来人生别离是痛苦的,上路的杜少府由京都到蜀川,他要离别挚友,要离别城阙巍峨、畿辅广阔的长安,独自到那满眼迷蒙、路途遥遥的蜀川,他的心情肯定是忧伤的。而作者当时仍在长安,在政治上还没有受到挫折,心情是平静的这两个朋友虽然时而仰视富丽堂皇的长安城阙,时儿遥望风烟迷茫的蜀川,但心情是有差别的。一个是失魂落魄的失意人,一个虽然在仕途,仍奋发向上,但也预感到自己要走朋友的路,因而作者安慰朋友“与君离别意,同是宧游人”,含蓄地告诉朋友,你今天到蜀川去,我明天不知“宧游”到哪里,你只是早走了一步。以此来减轻杜少府孤身远行的痛苦。同时,这也是二人思想共鸣之处。

由于作者当时仍在京城做官,对自己的前程仍抱有幻想,因而他乐观地疾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进一步劝慰朋友,我们虽然离得远了,但是两颗心却靠得更紧了,以此来振奋一下朋友低落的情绪。但是,杜少府没有反应,而不象汪伦送李白那样,李白认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虽然杜少府仍黯然神伤,但是,作者仍在鼓勉朋友“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反映了作者心胸开阔,意气高昂,使远行的朋友神清志爽,受鼓舞而去。今天我们读了这首诗,也有吹去别离闷气,带来开朗豪放之感。

从艺术上看,本诗第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语言气势磅礴。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描绘出一幅气势豪迈的画卷:近处是富丽堂皇的望楼高高耸立,两个朋友恋恋不舍;背景是风烟迷离,隐隐约约的蜀川。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辽阔的空间。这样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壮阔的胸怀。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开阔,表现了作者的抱负和乐观主义精神,这样的豪情壮语,成为震烁千古的名句。

本诗第二个突出的特点是寓意颇深。两个朋友,在依依惜别时,眼前是熟悉的令人留恋的豪华的京都,而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却是风烟迷茫。他们“望五津”实际上是望不到的,只能在脑海中想象五津,想象那陌生的蜀川,这里隐含了他们的仕途如同“风烟望五津”一样,前程渺茫,实不可知。末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的“歧路”是一语双关的。“歧路”在诗中的直意是岔道,而寓意是指困难,就是指在困难面前,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悲观失望,畏缩不前。如果把寓意再延伸。“歧路”也可理解为政治上的岔道,在政治的“歧路”上,不可效儿女之态,痛哭流涕,意气沮丧,而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

这首诗,从章法上看,起、承、转、合,条理井然。首联对仗严整,颔联散调相承,颈联转折有力,末联令人心胸开阔。这首五律,虽然和后来的五律对仗有所不同(颔、颈联对仗),但可以看出,诗的平仄、押韵、对仗基本合于“近体诗”的要求,证明初唐五律渐趋成熟。

总之,这首诗格调高昂,笔法刚健有力,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文字风格上,都和当时风行的“宫体”、“艳体”不同,这便是这首诗的最可贵之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