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孩子没完成作业”老师发飙家长(妈妈一句话老师从批评到点赞)

句子大全 2023-09-01 04:31:01
相关推荐

现代中年妇女有三怕:一怕老公出轨,二怕自己变老,三怕老师打电话。

李姐说,昨天她就应言了,老师虽然没打电话,却发朋友圈直接艾特她:“你家童童昨天数学作业没有完成,您关注孩子抄书本了吗?”

面对老师质问,李姐明白老师这是连孩子带家长一起批评了。但想到自己和孩子约定的“计划”,想了想这样回复了老师:“杨老师很抱歉,昨天我确实没有看孩子的抄书本,原因是我和孩子约定好了,他自己的作业自己完成,并检查好。孩子已经连续一周都做得很好,昨天是疏忽了,麻烦您帮我批评提醒他,因为您的话比我的话管用100倍,希望您能理解,谢谢。”

信息发出不到1分钟,很多家长纷纷点赞,“童童真棒,自己写作业自己检查,这个习惯确实要早早培养。”

“看来我家闺女也应该实行这个方法,每天作业都是盯着写完,再给检查好,到了高年级还这样可不行啊。”

“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很有必要,童童妈妈明智。”

一会孩子的数学老师也回复了:“好的,童童妈妈,我一会提醒他下,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我非常赞同,偶尔一次出差错也正常,要给孩子时间。”

是啊,如今保姆式的陪读的家长太多了,凡事都帮孩子安排好,表面上是为孩子好,实际是在害孩子。这样的孩子成绩再好也是“高分低能”,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的“拐仗”便不会走路了!小学成绩一路高歌猛进,结果到了初高中,父母一撒后,成绩一落千丈的例子太多了。

北京四中有套特别著名的学习法理论是:自学是解决学习成绩问题唯一出路。

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正是为以后的自学能力做铺垫。

北京四中学习法中提到:被动学习是造成学生学习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从初中开始要求每天自学占40%以上。

同时这个理论也得到了美国哈佛大学关于学习法的研究证实。

学渣+自学能力=学霸

谈到自学能力有多么强大!其实是强大到你想象不到!

朋友家小孩子小学四年级前都是中等生,英语算是学渣,孩子父母各种着急,外面培训班报着,妈妈为了孩子成绩,直接辞职照顾孩子,孩子每周的补课排得很满,很难约出来玩一次,即便这样成绩却也不尽人意。到了五年级,眼看面临小升初了,孩子父母每天特别焦虑,甚至失眠,孩子有次半夜起来看到妈妈睡不着,还在研究他的数学题,那一刻孩子突然顿悟了,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倒让父母如此操心,真是内疚!从那以后,孩子心态完全变了,去补习班不再是父母催着去,晚上写作业不再是父母再三督促,背英语单词再也不会和妈妈闹翻天了,周末同学约打球,再也不心痒痒的,而是专心在家学习,这样经过一年的努力,连老师都没想到,成绩高出重点初中10多分,直接晋级学霸行列!

鲁迅先生曾在《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中写道:“父母对于孩子,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也就是说,过度的关注反而会束缚孩子,“解放”才能让孩子更早地自立自强,才是明智之举。

判断孩子是否拥有自学能力?

判断的标准有三点:

第一是以前的基础是否扎实,如果连以前的基础都不扎实,何来能力去自学后面的课程?第二是对新事物的兴趣,一般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的孩子,不大可能自觉地进行超前学习,只有那些对新事物有强烈兴趣的人才具备强大的自学潜力。第三是对目标有强烈的追求欲望,这种孩子具备超前学习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动力会转变为一种实际的物质力量,这是我亲身经历的切实体会。

没有自学能力的孩子,家长如何培养?

1从小事做起,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保护过度也是一种束缚,也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有些家长特别宠爱孩子,明明7-8岁了却总把孩子当“小孩子”,认为孩子这事干不好,那事也干不好,家长成了孩子的“助理”。

朋友家小孩8岁了,从没洗过自己的袜子,吃饭从没拿过一次筷碗,没帮父母扫过一次地。这类家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它事不用你管。”

TED演讲《正确的教育方式-避免过度呵护》中提到:

TED演讲《正确的教育方式-避免过度呵护》

古人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循顺渐进,从一些小事做起:

比如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扫地,擦桌子,拿碗筷等;比如自己的作业,自己记好,主动完成作业后,自己检查;比如看好明天课表,自己把相关课本收好,装书包;比如自己决定明天穿什么衣服,晚上提前准备好放在床头;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要让孩子看到完成任务后去玩的希望。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加强孩子的责任感教育

要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学习责任,父母不妨坦率地告诉他:在每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都有各自的责任。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说,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不应要求父母去承担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当孩子具有高度的学习责任感时,他便会主动地去学习,并尽自己所能去搞好学习。

很多妈妈抱怨孩子丢三拉去,上学要么忘带书,要么忘带尺子,老母亲们像个保姆一样每天操碎了心。其实很多时候都是父母自找的,孩子忘带东西就应该用自然后果惩罚他们,比如忘记了书,课堂上就没有书,还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下次自然会自己记得。

用自然结果惩罚孩比打骂教育管用10000倍。

不帮不扶不教孩子的家长,多半都是具有大智慧的父母。

所谓不扶才是最好的“扶”。

3 不遗余力去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吧,那是培养自主学习的“快速通道”

《少年说》节目中男孩向父母喊话:我不是学习的机器!

早上一育儿达人妈发妈聊天,谈到学习到底是苦是乐时,她诚恳地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了再次体验当学生的感觉,她特意报了学习班,和孩子一起学习,在大量的习题考试时,的确是非常辛苦的。

另一个妈妈有次在家抱怨上班996太辛苦,她家儿子说,996算什么,你们大人至少周六日还能休息呢,我们周末还有补习班,比996还惨呢!

求学本身一定有辛苦的成分,我也从不向孩子传输100%的快乐教育思想。

那如何破解呢?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当他心中有渴望,才能熬住一切的黑暗、寂寞和沮丧。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的开篇即说:“求知是人类的天性。”由于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好奇心,形成了一种由内而外自发形成的探索欲求,这才是学习。

在学校学习中,颇为普遍的是,孩子记住了很多知识要点,却不知所以然,更无法应用。在课堂上,孩子们一双双眼睛无精打采,茫然无比。无论家长怎么推、老师怎么拉,孩子就是原地不动。

其实,在家长老师“推”、“拉”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焦虑和恐惧是导致孩子对学习丧失好奇心,想象力破灭的罪魁祸首。“我要学习我想了解的事物”变成了“要我学习你喜欢的东西”,我们渐渐地把孩子的学习欲求变成了义务。

近日一个网红学霸考砸后痛哭的表情包在网上疯传,试想自己的孩子如果能为自己学习的事如此着急,家长何愁没有好成绩呢?反之,家长急,老师急,全都是干着急。

所以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孩子,从而唤醒孩子自我学习的意识胜过老师和家长一切推拉。

当然,对于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前期还需要父母的适当的干预,保证按“规矩”做事,推荐一个比较好用的方法——每日任务清单法。

比如每天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引导孩子选出重要的3---5件事情,写在一张纸上,作为“要事清单(To-do lis)”,每完成一项,划一个勾。

前期必须严格监督,说到做到,这是一个培养习惯的过程。如果开始不严格,可做可不做,最后再要严格管理,就比较困难。

有了这个“痛苦”经历之后,后面的管理就变得轻松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最后希望每一位家长都找到正确的方法来管理孩子的成绩,而不是自己累成狗后抱怨孩子为什么如此不争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