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从一首《绝句》看杜甫的理性与感性

句子大全 2023-09-02 05:14:01
相关推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理性和感性可以简单理解为理智和情感,在文学家身上,这种人性的特征会被放大。唐代大诗人杜甫,他被称为“诗史”。他的诗中有一种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也有一种客观记录现实社会的责任。他在创作中并不只会写“三别”、“三吏”这样的作品,他也会写一些情景交融、抒情言志的作品。研究杜甫这个人,分析他人性中的两面性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杜甫有一首特别出名的《绝句》,描写了安史之乱后,他在川蜀落脚。川蜀中相对稳定的生活,让他感到久违的平静,也让他重拾积极进取的心思,想要回到中原大地,寻找成就功业的机会。这首诗的前两句单纯写景,很好理解。杜甫采用白描的手法,勾画出一幅清新的花鸟画。这两句诗流露出杜甫的感性特征。他直抒胸臆,眼中景就是心中景,没什么转折心思。

诗中的后两句,从表面上看依然展现了杜甫的感性思维,但如果翻译一下这两句诗,就会发现,其中包含了很强的逻辑关系与科学观察角度。这就说明,后两句诗应该表现了杜甫的理性思维。感性是理性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杜甫的创作正好符合了这个逻辑关系。

杜甫透过窗户看到了西山上的积雪,低头看到了门口停泊着开往东吴的大船。西山积雪是远景,有可能是虚写。有没有想过,门口泊船也是虚写。关于这句诗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无论是这条船从东吴开到川蜀,还是要从川蜀开到东吴,都是为了表现空间的广阔感觉。杜甫写这两句诗的时候应该打开了“上帝视角”,他把透视写入了诗中。千年积雪与辽阔空间,时间与空间构成了坐标系统,展示了杜甫的理性思维。

一首诗小诗展现了作者了人性思想。在这首《绝句》中,不仅仅有镜头的延续,还有镜头的跳动与切换。这种写作上的技巧,体现出理性构建在感性之上。

也许有人会问,分析杜甫的理性与感性有什么意义?杜甫作为一个千年之前的伟大诗人,他本人有很多特点值得研究。通过他的一首绝句分析他的人性,固然会有管中窥豹的嫌疑,但这个角度为读懂他找到一个端口。随着研究的深入,也许可以跨越时空和杜甫成为朋友。

拓展阅读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不仅仅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隽永是一种滋味,也是一种风格

另类文人,明末张岱

世外高人,山中宰相,南朝士族子弟陶弘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