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四年级语文《女娲造人》学习案告诉你人类起源不一样的答案

句子大全 2023-09-03 05:05:01
相关推荐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2、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3、会认“娲、藤”2个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教学难点: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一位巨人创造出来的,他就是——盘古。下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盘古的伟大吧!观看视频。

2、看了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

3、过渡:

盘古开天地后,地球上就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有了鸟兽虫鱼,但是因为没有人类,让偌大的天地间显得冷清寂寞。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又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她为这个没有生气的世界加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从此,世界变得生机勃勃。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五课《女娲造人》中的主人公——女娲。

二、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1、板书课题,认读“娲”字。

2、齐读课题,质疑:读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什么? 教师梳理问题: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2)她是怎么造人的?

(3)她造的人什么样?

小结过渡:带着问题读书,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故事中去寻找答案吧。

三、自读解疑,了解内容。

(一)学生根据自学提纲,独立阅读,解决问题。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理解的新词,查字词典解决。

3、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思考刚才质疑的问题,在书边作出批注。

(二)全班交流互动,讨论解疑。

1、读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2、分段朗读课文,集体评价。

3、交流不理解的新词。

4、学生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

(三)解答刚才的质疑,感知课文的内容。

问题(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学生找句子——汇报句子——抓关键词简单概括

句子A、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可是单单没有人类。(造人原因:没有人类)

B、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莽榛的原野上,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把反问句换一种说法——概括造人原因:感到非常孤独——感情朗读

问题(2)女娲是怎么造人的?

学习方法:找句子——抓重点词语写体会——汇报——感情朗读。

A、由“想、掘起、掺和、揉、捏”等动词体会女娲善于动手的精神。

B、由“满心欢喜、眉开眼笑”体会女娲造出人后的快乐、喜悦和仁爱,。

C、由“很久、疲倦不堪”体会到女娲造人花费的时间长久,为了让大地有生气,她不辞劳苦。

D、联系上下文,体会女娲造人方法之“绝妙”,体会到女娲善于动脑。

E、由“终于”一词,体会到女娲为了让人类绵延不绝,积极思考,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问题(3)她造的人什么样?

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写体会

——汇报——感情朗读。

“捏成了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

(四)师引导解答刚才的质疑,感知课文的内容。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

理解反问句“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的意思,并指导朗读。

(2)女娲是怎么造人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女娲的聪明、仁爱、辛苦和快乐,并进行相应的朗读指导。)

(3)她造的人什么样?(引导学生从相关的语句中谈体会,找答案。)

过渡小结:女娲心怀仁爱,用智慧与努力创造了人类,并使人类世代相传,延续下来。从此,大地变得生气勃勃,女娲也因此成为人类的好母亲!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再来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除了这些,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四、再读课文,感受写法

感情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想象力丰富的特点。

2、通过体会,了解古人为什么会这样想。

五、拓展阅读,布置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

1、介绍有关女娲的书籍和其他故事,鼓励学生课下阅读。

2、查找资料,了解人类的起源。

板书设计: 造人原因 寂寞荒凉 伟大

女娲造人 造人过程 方法 黄泥捏人 挥藤洒泥造人 智慧

男女配合 繁衍生存 勤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