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戴安澜将军殉国 死前一句话感人落泪(遗孀把20万抚恤金全部捐出)

句子大全 2023-09-04 03:55:01
相关推荐

毛主席一生只为两个人写过挽诗,一个就是众所周知的罗荣桓元帅,“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另一个,有点匪夷所思,他是国民党的将领,还是蒋介石的嫡系爱将。

他就是戴安澜将军。戴安澜是国民党名将,毕业于黄埔三期,担任过第200师少将师长。大家都知道张灵甫的74师,却不晓得200师也很厉害,它对外号称是中国唯一一个机械化师。

1904年11月25日,戴安澜出生在安徽芜湖无为县仁泉乡,小时候父亲希望他以后可以建功立业就给他取名衍功。

1910年,年仅6岁的戴安澜进私塾读书,取学名炳阳。1922年,考入由陶行知任校长的南京安徽公学学习。

1924年3月,从在粤军第4师任团长的叔祖父戴端甫的来信中,获悉国共两党合作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消息,便与本乡一批热血青年奔赴广州,先参加国民革命军,当二等兵。

同年底,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队,改名安澜,自号海鸥,以表达自己要力挽狂澜,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一生;要像不怕大海风暴中的海鸥一样去勇敢搏击。在校期间,他受到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影响,接受周恩来、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先后参加了讨伐陈炯明叛乱的战斗和平定滇系军阀杨希闵、桂系军阀刘震寰叛乱的战斗。

1926年毕业后,参加北伐。抗日战争爆发后,开赴抗日前线,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血战日军。后参加鲁南会战,率部血拼日军4昼夜,荣立战功,升任89师副师长。

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率部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在这场战斗中他发挥出了惊人的指挥才能,一度击退进犯台儿庄的敌人,获得了宝鼎勋章一枚,之后又参加了长沙保卫战是一位让日军十分头疼的优秀将领。

戴安澜因为战功卓绝,受到了杜聿明和陈诚等长官的赏识,接任了杜聿明的第200师师长职务,在昆仑关之战中戴安澜率部击毙了日军的少将旅团长,虽然自己也身负重伤,但是获得了战斗的胜利,养好伤之后的戴安澜又接到了新的任命。

1942年,杜聿明指挥的第5军,甘丽初指挥的第6军和张轸指挥的第66军成为第一批入缅的中国远征军,总兵力共10万人。当时的200师作为国民革命军中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由两个战车团、两个摩托化步兵团和汽车兵团、工兵团、炮兵团、搜索装甲兵团组成,部队实力堪称国军一流。

为了帮助英军主力脱险,也为了稳住从缅甸南部开始崩溃的防线,200师不得不孤军深入,由北向南疾驰。远征军其他部队虽然也想赶上200师的脚步,但苦于运输装备落后,被200师远远落在后方。

1942年3月19日凌晨,追击英军的日军先头部队直接冲进了200师先遣营的包围圈。远征军入缅作战第一仗——同古保卫战拉开序幕。

戴安澜在战前动员:男儿出征誓当效命疆场,为祖国捐躯是军人的光荣。此战中,如果我战死由副师长顶上,副师长牺牲由团长顶长,团长牺牲副团长顶上,依此类推,直到战至最后一人。

200师士气高昂,群情激愤!

戴安澜还给妻子写了决别书: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

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心理的英军,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因为远征军这块“挡箭牌”已经到位了。

随后日军主力55师团抵达,不仅人数是孤军深入200师的两倍,还有火炮支援。结果英军在东南亚部署有空军,但因为害怕遭受损失,英军居然果断放弃了制空权,任由日本战机在空中肆虐,导致200师被日军三面包围。

后日军56师团的支援,200师被包围了,只得固守待援。

杜聿明立即命令200师放弃同古城,同时派出新22师支援,200师趁夜渡过锡塘河,跳出日军包围圈,全身而退,没有在同古城内留下一个伤员。

这场战役,200师以五千兵力和劣势装备对抗4倍人数且装备精良的日军,坚守同古12天,歼敌5000余人,自身伤亡不到2000人。

杜聿明评价200师“连一副伙食挑子都没有留下”,实在是个奇迹。

戴安澜也被人们称为“中国军队自近代以来扬威异域的第一人”。

就连入侵缅甸的日本第15军司令官坂田祥二郎也称,“同古之战敌军抵抗异常顽强,又善夜战与阻击,使我军遭到了重大损害”。

4月底,腊戍失守,使得远征军回国之路被切断,而身为最高指挥的史迪威和罗卓英又跑去了印度,造成缅甸远征军群龙无首,缅甸形势急转直下。偏偏这个时候,杜聿明又下达了取道野人山进入印度的命令,差一点将远征军彻底葬送。

在撤退中,戴安澜部又与军部失去联系,在毒虫横行、地势险峻的野人山爬山越岭70余日,无衣无食,以野草杂菜充饥,备极艰苦。同时还遭受着敌人的围追堵截,情况异常艰险。

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他们突遭日军伏击,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因缺乏药物医治,伤口化脓溃烂,数次昏厥。

1942年5月26日下午5时,戴安澜一行来到缅北茅邦村,此地距祖国只有100多公里。戴安澜自知命不久矣,就叫来副师长郑庭笈,嘱咐他一定要把部队带回国。又感伤地说:"我现在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 郑庭笈含着眼泪,问师长可有什么话带给妻儿。戴安澜摇了摇头。又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只见戴安澜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接着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许久。

他死后,部队还在突围撤退,一时找不到棺材,将士们抬着他的尸体回到了国内。

师长死了,他的警卫员欧阳全回国后选择了退伍。因为夫人:"你们回来了,师长却没回来。"欧阳全一直到90多岁去世,都没有再去见过戴安澜的家人。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决定在远征军出发地广西全州湘山寺举行隆重的国葬,一时万人空巷,民众纷纷前来祭拜这位抗日英雄。

毛主席敬佩将军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抗日的英雄气概,特地送上一首挽诗,名为《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周总理更是写下了“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挽联来悼念他的这位黄埔学生。当然了,蒋介石也亲笔写了一首挽诗,纪念这位马革裹尸的好学生。

1942年10月16日,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作为戴安澜将军的遗孀,她收到了国民政府发放的20万抚恤金。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令人惊讶的是,王荷馨却将这20万元抚恤金全部捐出。在故乡芜湖,一座安澜中学就此成立,王荷馨告诉世人,她希望丈夫的精神能鼓舞广大民众。唯有全国上下一心,抗战大业才能成功。纵然是位女性,她也明白丈夫的家国大义。

戴安澜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后来各有成就。大儿子戴复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后到同济大学任教,主持设计了近百项工程。二儿子戴靖东,曾在南京工学院担任讲师。小儿子戴澄东,曾任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也是高级工程师。女儿戴藩篱参加过朝鲜战争,后到上海毛纺厂工作。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