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北方人到南方上学是否适应 语言听不懂(更重要的还有这件事)

句子大全 2023-09-07 06:45:01
相关推荐

随着新一轮高考结束,各位学子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想必都沉浸在由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的喜悦中,非常期待开学后的大学生活。虽然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对于是否开学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这并不影响莘莘学子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畅想。

其实不少同学是既期待又紧张的,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此次远行,几乎是离开爸爸妈妈最远的一次,换到一个小集体生活。大学很多事情都需要自主完成,没有机会多去依赖别人。

很多学生都愿意报考离家远一点的大学,想要去一个全新的城市体验新的生活。其实,到了大学才发现,大学的很多景象都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跨地域上大学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等都和原来的城市不尽相同,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新生入学,来自全国各地。

绝大多数大学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大一新生来自五湖四海,北到黑龙江、内蒙古;南到海南等一些城市。尤其对于北方人去南方读书,任何地方都要适应。首先第一感觉便是语言不通,其次便是吃不惯的食物,这些都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不然容易水土不服,影响自己的学习。

气候、饮食和语言,这三点是远在他乡的学生们首要面对的问题。首先是气候问题。北方人对南方的印象便是非常热,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南方的夏天除了比较热之外,更多的是潮湿,身体非常的不舒适;到了冬天,又非常的凉。可是北方家家户户都会安装上暖气持续供暖。

但到安徽中部以南冬天没有暖气,甚至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还高,这对于北方人是非常难熬的。除此之外便是语言。虽然大家都是说的普通话,但各地的普通话似乎也不太一样,都带着本土的特色,尤其是北方的东北人,表示很难听懂南方人讲的话。

要是北方人听北方人讲话还好,似乎即便有困难也是能够勉强听懂的。但是南方人讲话是真的很难听懂,他们的方言种类繁多,说话语速又快。尤其是在听舍友给家人打电话时,仿佛开启了“加密”模式,甚至比外语还难懂。有时候一个词可能对方就理解成另外一种意思,仿佛说话不在一个频道上,这时候是非常让人抓狂的。

当然这些都不算,吃饭问题是最大的事。首先是菜量。南方人到北方上学,会忍不住说北方的菜很实惠,量大能吃饱,往往只需要很少的钱,就能买到很多的食物。但北方人到南方就不一样了。南方的菜做的都很精致,小巧玲珑,不忍下口去吃,这个量仿佛是“xs”号的,豪爽的北方人一口就把食物消灭了。

其次是菜的口味。南方有些地区喜欢吃甜,有的地方偏辣。比如江苏、上海一带好吃甜食,一般是酸甜口的;但是到了四川、湖南这些地方,他们更偏喜欢辣菜多一些。因此,吃不了辣的同学可不行。

同学之间要互相包容,互相尊重。

其实,五湖四海的人能够聚集在一起,这本来就是一种缘分。大家的相聚时间可能只有短短的四年,但这四年内大家可能会变成亲密无间的朋友。

比如,当舍友是少数民族时,一定要尊重对方的习惯,少做出一些禁忌行为,否则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拉开双方的距离。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这时候更要应该尊重对方,不应该看不起或者是嘲笑。

即使遇到问题,也不要急着争吵。吵架是非常容易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的。遇到问题时,第一步便是好好沟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和禀性,都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同学之间要学会好好的交流,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改掉自己的小毛病,一般都不会引发什么大的事情。

大学同学还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毕业后,很多人彼此之间也保持着联系,甚至还会有工作上的交集。大学四年维护这段情谊非常重要,有可能会相伴一生。因此,没必要因为小问题伤了彼此的和气。

总结:

其实南北方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考生在报考之前可以进行一番实地考察,来判断自己能否适应异乡的生活方式。否则一直不适应环境,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成绩。

只有生活上过得舒适,才能把心思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多多参加社团活动、参加全国竞赛提高自己、全方面提高自身能力、多多结交朋友才能逐步的进行,给自己留下无悔的大学四年生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