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农村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谈

句子大全 2023-09-07 07:46:01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母语文化,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在此基础上,去阅读文学、历史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文章,来开阔视野,丰富自己。阅读是理解文章内涵的基本方式,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 农村低年级语文阅读现状

1.1 拼音的掌握程度不够高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拼音掌握程度都不够牢固,部分学生对拼音字母的认读都比较困难,因此在拼音认读的时候,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辨认才能进行朗读,有时由于对字母的混淆以及对发音的掌握不牢, 往往造成认读错误的现象,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对文章的误解,以及对段落的不理解,造成了语文阅读困难的现象。

1.2 阅读速度慢,对文字符号不能快速识别

低年级语文阅读速度慢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一是对汉字掌握不牢固;二是学生基本不会主动进行阅读,因此得到锻炼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对拼音、生子的使用频率更低,造成了阅读速度慢,并且进步小;三是学生自身心理的落差,由于自身在语文方面学习成绩欠佳,因此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不足,所以阅读能力持续低下。

1.3 阅读过程中无法对段落整体掌握

由于前文说到的学生对拼音的掌握程度不高,并且阅读速度慢, 所以会将原本完整的段落或者句子进行拆分来读,因此并不能有效地对段落进行理解,对文章的认知程度也不够高,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阅读思维,这也是导致低年级语文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农村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创建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从小学低年级的年龄阶段特性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低年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情景的融入力更强,更容易被激发起好奇心,从而融入到课本教材内容和课外阅读文章中。基于这种特性,教师可以创建相应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完成高效的阅读。

创建阅读情境可以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用“演”来代替情境的设置。通过表演来展现阅读的实感,进一步的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融入,实现阅读兴趣的激发。例如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在这教学中中可以引导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的角色,展现角色之间的关系。通过表演文章中的对话和动作,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内容,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实际的形象,加深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进一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能够调动起全班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引导学生的阅读。

另一方面创建情景在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自身想象构建相应的阅读情境。例如《树和喜鹊》中,可以让学生想象,树和喜鹊的经历、想法,并且让学生想象树和喜鹊相处的情景,让大家都置身于这样一个环境中,感受文章角色中的心境,进一步的体会文章的描写情感,并学会其描述技巧。既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能够带给学生进一步的思想启迪,激发他们参与阅读的热情。

2.2 引导学生进行剧情演绎,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教育应当是润物无声的过程,当学生已经意识到教师在教育他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表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失败了。所以,基于对低年级学生喜爱演绎,乐于表达的行为了解,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设计课堂教学演绎情境,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演绎,如此,不仅可以一方面满足学生游戏、玩乐、演绎的心理需要,更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促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使得语文课堂阅读的魅力绽放出别样的色彩。

比如,在教学指导《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时,语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自主预习,找出本课的生词、生字,通过查阅字典和词典的方式,自行尝试理解生词、生字,然后,通过阅读理清故事的主线, 如“小虫子在行走的路上都遇到了谁,小虫子拥有怎样的性格,以及你是否喜欢扮演小虫子?”如此,学生通过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知晓了完整的故事情节,这样我们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即时演绎就会切实可行了。

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自由结合小组以及自主选择扮演人物角色的权利和时间,接下来,就是将课堂讲台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在台下观察,并及时记录学生的表演过程,最终在学生结束后,教师来对学生的集体演绎进行总结和评价,如此,学生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演绎的乐趣, 更可以懂得一只小虫子的欢喜成长历程,学生自行预习阅读的过程, 也是他们阅读理解能力养成的关键。

2.3 以自然生活为资源,降低阅读难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阅读内容与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场景、生活案例相联系,给学生营造出特定的情境与氛围,让学生在联想中更准确、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

比如,在学生阅读有关“春天”“夏天”等与自然有关的文章时,教师就可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几幅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图画,利用其唤醒学生记忆,引导学生联想自己见到的春天或是夏天景象,对比作者的描写,看作者的描写是否贴合当时的自然情景等。这样的阅读过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同时也可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阅读生活的良好习惯。

2.4 家校共育,强化家长监督作用

农村小学生家长普遍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不够,这也是导致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让学生在家庭中做到有效阅读,才能够通过延长阅读时间、强化练习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自制力就较差,因此更需要教师联系家长进行积极的监督,对于布置的阅读作业,要在家长的监督下高质量的完成,同时引导家长自主选择一些阅读素材,让学生在家进行阅读,通过课外的阅读,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 结 语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既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又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同时, 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善于实践、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反思,相信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一定会获得提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